时代之城·雲墅教育论坛第二期 | 当教育焦虑蔓延,如何找回教育的初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2:32 1

摘要: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当我们疲于追逐分数、攀比超前时,是否还记得——最初对孩子的期待,不过是健康、快乐、善良而有光?

“激发孩子内驱力的五种途径:亮点价值感、目标渴望感、同伴影响力、自由选择权、付出获得感。”

——刘灵珊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 英语老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亮点,家长要做的就是发现、呵护并点燃这些亮点。”

——李俊

外滩传媒总编辑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当我们疲于追逐分数、攀比超前时,是否还记得——最初对孩子的期待,不过是健康、快乐、善良而有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改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时刻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思路不变,还在通过“提前学”获得先发优势,通过“007”获得更高分数,把从早到晚的“卷”视作教育的圭臬,却忽略教育的终极是终生学习,终生学习终生成长,是适应未来快速变化的世界的必要条件,亦是掌握开创美好未来的成功密码。

近日,时代之城·雲墅销售中心,一场关于“反对家庭教育内卷,鸡娃弊大于利”的教育对话,在暑期的最后一个周末悄然发生。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的艾欣、刘灵珊两位老师,与外滩传媒总编辑李俊,从二十余年的一线教育经验出发,为现场家长揭开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不是卷,也不是躺,而是清醒地走一条更宽广的路。

回归教育初衷

上海,不断包容新鲜血液和有才华的年轻人融入这座城市,也造就了高节奏、强竞争的环境。而教育也成了一座被焦虑裹挟的高地,竞争从早教开始,蔓延至小学、初中,甚至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缝隙。但内卷真的能换来孩子的未来吗?

刘灵珊老师坦言,“我教过一个小男孩,二年级就能做高中英语题,妈妈为他骄傲。但中考前,他崩溃了,长期超龄学习压垮了他的心理韧性,这不是个案。”内卷的本质,是一场没有增量价值的内部消耗。

它让孩子在重复性竞争中逐渐失去对知识的好奇、对自我的认可,甚至对生活的热情。“我们希望孩子“茁壮成长”,这是初衷。如果偏离了这个初衷,再“优秀”的超前学习也可能适得其反。”

内卷的根源往往来自家庭,家长扛不住外界的比较,把焦虑传递给孩子。我们常说,要有“三种力”:定力、耐力、判断力。定力是不随波逐流,不盲目羡慕他人;耐力是相信时间的力量,孩子成长需要更多耐心;判断力是看清孩子的类型,找到最适配他的发展路径。

艾欣老师指出,家长要调整理念,规避内卷弊端,需要具备上述这“三种力”。“教育的终点不是中考、高考,而是孩子能否拥有幸福的能力。”

内驱力

点燃教育火种

“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躺平”是无目标、不作为,而“反内卷”是有方向、有行动。明确孩子要达到什么程度、适合什么领域,把“模糊的焦虑”转化为“具体行动力”。反内卷不等于放任。真正的底气,来自于唤醒孩子内在的动力。

聊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艾欣老师提出了激活孩子内驱力的五种途径:

第一种是“亮点价值感”:孩子的亮点不一定在语数外、道法等学科,可能在绘画、唱歌,甚至“会照顾人、人际关系好”。家长和学校要“看见、认可”这些亮点,让孩子有价值感。认可孩子的亮点,帮孩子建立自信,孩子都有“向好之心”,关键是帮他把“想”转化为“行动”。

第二种是“目标渴望感”:帮孩子埋下“目标种子”,发现孩子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定下目标,让孩子“渴望接近”这个目标,这种自发的渴望,比家长的“催促”更有用。

第三种是“同伴影响力”:如果能让孩子多接触积极正向的同伴,一起合作学习、参加假日活动,能相互影响,提升意志品质。

第四种是“自由选择权”:给孩子一定的“话语权”,孩子会觉得“被尊重”,这种心理暗示能减少逆反——很多时候孩子反抗的不是“做事”,而是“被安排”。

第五种是“付出获得感”:把目标定得“小一点、难度低一点”。短时间内看到收获,孩子才会有动力继续。把大目标拆小,达成了就及时肯定,小成就感会累积成大动力。

复旦教育

分数素养难得

复旦系作为上海教育界公认的“四大名校”之首,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自1950年创校以来,便始终立于中国基础教育之巅。作为基础教育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是如何为学生奠定坚实人文素养基础,引领学生正确选择并成功走向更高目标平台?复旦系教育到底厉害在哪里?

刘灵珊老师说,我们不回避应试,但更重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孩子来学校,不只是为了考试、拿分数,更多是找快乐、找志趣,慢慢建立人生信念。

“我们会给孩子“跳一跳能摘到的苹果”——让他努力后能感受到成就感。如果孩子不擅长学科,在复旦的“土壤”里,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复旦特有的人文关怀和素养培养。”

谈及复旦系学校是如何平衡“分数、升学”和“综合能力”的,艾欣老师解答道,小学升初中,复旦系很多学校是九年一贯制,不用太担心,但中考、高考是“用分数说话”,再重视人文素养,也不能忽略中考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而复旦系学校的优势,就在于能兼顾两者。

平衡分数与综合能力,复旦系学校的策略是:“六七年级放开,八九年级收拢”。六七年级,重点培养综合能力,比如每月两次“名师讲坛”,还有国际交流,国内游学,充分开拓孩子的眼界。八九年级,逐渐聚焦中考,但不放弃所有特色活动,复旦坚持“初三也有春秋游”,给埋头学习的孩子一个“情绪出口”。

今年6月30日,嘉定区教育局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将在南翔镇合作举办复旦附中嘉定学校。

面对家长提问,不同区的复旦附属学校之间,有没有交流互动?艾欣老师补充道,不同区之间复旦系学校的交流主要有三点,第一,资源共享,比如“名师讲坛”,其他学校也会借鉴;第二,师资流动,每学期有一定量老师跨校流动;第三,师徒带教,集团有“教师发展中心”,资深老师会带教其他学校的年轻教师。

学府大城

优质教育生态

教育是一门长期主义的课题,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未来,它不仅需要家长的努力,更是需要这座城市运营者、建造者、管理者者的共同浇铸。当“住得好”与“读得好”成为双重命题,时代之城以一个集萃豪宅品质、硬核产品力、前瞻造城理念与顶格生活配套的“全能大城”,给出了自己的时代答案!

★教育生活的效率革命

时代之城周边复旦系名校环伺,黄金家校距离,构建起“出家门入校门”的教育生活圈,时间成本的优化,为教育生活注入了更加从容的节奏,复旦系12年全龄教育学府,让学习效率与生活品质实现双重提升。

(最终规划以政府部门文件实施结果为准)

★教育生活的丰盛聚合

时代之城与南翔山姆会员店仅一街之隔,步行约700米即达印象城MEGA,旗舰级商业荟萃,品质生活咫尺尽享。以时代之城为核心的中央生活圈,汇聚文体中心(规划中)、休闲景观长廊(规划中),周边汇集留云湖、银翔湖、南翔古镇等多个自然人文景观,丰盈自然文化配套,让孩子课余外的志趣更加丰盛。

★教育生活的场景延伸

以“共享·自然·社交”为设计理念打造的润+生活聚场,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然中的成长乐园,时代·童心集、时代·活力馆、时代·品读社,覆盖全龄段孩子的需求,涵养孩子的精神世界,锻炼孩子的身体健康,让孩子的教育学习场景在社区中自然延伸。

★教育生活的圈层共振

时代之城高知家庭云集,业主群体对教育的共识,邻里间关于教育理念的交流,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甚至未来孩子们在社区中的自发学习互动,让教育在生活场景中潜移默化,与卓越者同行,成为更加卓越的自己。

★教育生活的社群赋能

时代之城依托华润置地社群综合服务品牌“润比邻”,“以热爱予生活所享”为主题,构建滑板场、露营集、游泳吧、运动荟、风味社5大社群,定制化的社群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志趣与热爱,不定期举行的国内名校、博物馆等游学活动,更能扩展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学识,为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先锋化大城,教育理念接驳国际,每年更有不计其数的艺术、科技、前沿的思想碰撞展示,让孩子站在国际一线开拓视野、学识与兴趣。教育的终极使命,从来不是生产同一规格的“优秀产品”,而是守护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点燃其内在的光亮。

我们焦虑,是因为忘记了——孩子不是一张白纸,等待被填满;而是一颗种子,早已蕴含生长的所有密码。教育者与父母要做的,是提供土壤,而非塑造形状;是陪伴探索,而非指定终点。

在时代之城,我们深信:教育不是一场争夺起跑线的冲刺,而是一场陪伴生长的慢行。真正的精英教育,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被看见、被信任中,长成自己的样子。而名校的真正意义,是让优秀不被定义,让每一颗星都有属于自己的轨道与光芒。

时代之城·云墅,与您一起播种希望、滋养成长、见证未来。教育的答案,就在推窗可见的生活里。

图片来自时代之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外滩TheBund

来源:外滩画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