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央、省、市媒体和网络大V等30多人来到湛江市霞山区,参加由湛江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网聚正能量赋能百千万——我爱湛江和美乡村”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大家走访了农创园区和生蚝产业基地,了解霞山区如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落实“百千万工程”。
近日,中央、省、市媒体和网络大V等30多人来到湛江市霞山区,参加由湛江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网聚正能量赋能百千万——我爱湛江和美乡村”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大家走访了农创园区和生蚝产业基地,了解霞山区如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落实“百千万工程”。
活动现场
木兰农创谷:盘活闲置地,融合农文旅促增收
木兰农创谷的设计现代,游客中心建筑引人注目。这里是霞山区利用集体闲置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例子。
作为区里的重点工程,木兰农创谷占地1027亩,由湛江市和越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计划总投资3亿元,其中一、二、三期投入1.5亿元。项目从2024年5月开始建设,一期已于当年12月完成,二期预计2026年底建成。园区规划了农业研学、仓储物流、商务会展、科技服务和生产加工等功能。
项目注重产业融合:一方面利用沙质土地轮种玉米、南瓜等作物,目前已种植650亩,并引进了释迦果、黑金刚莲雾等高价值水果,预计明年可上市。另一方面与高校合作,计划开发果干、果汁等加工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依托靠近湛江大道的位置优势,吸引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推动农业与文旅结合。
目前,项目已为村集体增加年收入超过60万元,提供就业200多人次。全部建成后,村集体年收入预计达到100万元,可长期解决200多人就业。
木兰农创谷工作人员为采风团讲解
中国蚝都:打造生蚝全产业链,目标千亿产值
在中国蚝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可以了解到湛江生蚝从育苗到销售的全过程。
中国蚝都规划面积1202亩,总投资33.5亿元,先期投入9亿元,正在建设总部经济中心、综合服务区和生产示范区。项目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生蚝产业的检验、清洗、交易、物流等环节,平台自2024年6月运行以来,两个月交易额已超5000万元。计划5年内使生蚝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创造1000亿元价值。
项目与圣农集团合作,向成都市场供货,已发送450吨,目标日供应20吨。目前示范区已建成8000平方米厂房,引进18家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产业集聚。周边110家相关企业承担全市约80%生蚝加工流通任务,预计可带动投资2.5亿元、就业1.2万人,年产值7.2亿元。未来还将拓展其他海产品,构建更完整的产业生态。
中国蚝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渔人码头:海鲜交易加创新技术,推动海洋经济
采风团最后参观了湛江渔人码头。这里活鲜交易区十分热闹,各类海鲜应有尽有,是粤西最大的水产品集散中心。
渔人码头位于霞山区东堤路,不仅销售海鲜,还应用新技术。这里设有全国首家使用海鲜“冻眠”技术的邮局,通过低温技术延长海鲜保鲜期,让外地顾客也能吃到新鲜的海味。
渔人码头的水产品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50多个城市,同时结合商业、旅游与文化展示,设置海鲜文化墙,配套客运码头通往旅游点,方便游客购买海鲜后加工品尝或乘船观光,已成为湛江的一个新打卡地。
批发市场顾客云集
海鲜“冻眠”技术展示
【短评】
霞山区通过木兰农创谷、中国蚝都和渔人码头等项目,以企业运营、科技支持和媒体传播的方式,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和海洋经济发展。未来随着项目继续建设,霞山区将继续发挥农业和海洋资源优势,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实践经验。
文、图|记者 余胜容 通讯员 吴沅龙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