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酸化油价格高位盘整,UCO市场强势延续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13:43 1

摘要:2025年9月4日外盘时段,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主力11月合约收于4449令吉/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8令吉/吨。全日期价呈现窄幅区间波动,当周累计录得上涨。市场关注点转向下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MPOB)即将发布的供需报告,交易员期待从中

2025年9月4日外盘时段,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主力11月合约收于4449令吉/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8令吉/吨。全日期价呈现窄幅区间波动,当周累计录得上涨。市场关注点转向下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MPOB)即将发布的供需报告,交易员期待从中获取更多方向指引。

国内方面,大豆酸化油市场在近期冲高后进入盘整阶段,主流出厂成交价维持在6700-7000元/吨。当前下游餐饮消费整体疲软,而国内UCO市场资源供应总体偏紧,原料废弃油脂价格依然坚挺。与此同时,棕榈油基衍生品原料上涨动力普遍减弱,POME等部分品类价格出现回调,PFAD跟涨行情也基本结束。相比之下,泔水油、地沟油及精炼UCO价格继续上行,整体价格重心进一步抬升。

UCO市场维持高度竞争态势,采购成本持续高企。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领域尤其来自海外的刚性采购需求为市场提供了稳健支撑。地沟油和潲水油货源紧张、价格居高,推动大豆酸化油需求上升,使其供应持续偏紧。另一方面,油酸生产环节因成本压力较大,企业开工率有所下降,对高价酸化油的接受度较低,采购意愿不强,市场交投氛围较为清淡。

当前油脂化工中下游行业正面临显著经营压力,核心矛盾在于上游原料价格持续高位与下游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

油酸原料端,以单体油酸和棕榈油酸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受期货市场资金推动及国际供需关系影响,持续处于高位。由于价格波动剧烈、终端接受能力有限,中游企业多采取低库存策略,以刚需采购为主,避免大量囤货带来跌价风险。

生产端陷入“生产即亏损”的困境:采用高价原料生产导致成本与售价倒挂。大型企业因前期储备的高价原料库存尚未完全消化,生产成本固化,难以随行就市下调产品价格,否则将面临存货跌价损失。相比之下,库存较轻、采购灵活的小型工厂反而在当前市场阶段具备一定报价优势。

销售端竞争激烈,内卷加剧。终端消费品市场销售不畅,下游客户对成本极其敏感,拒绝接受涨价传导,导致中游企业无法有效转嫁成本压力。目前普遍实行“以单定产”模式,即依订单安排生产,以严格控制运营风险及资金占用。

总体来看,大宗原料价格波动向中游传导存在明显滞后效应。企业正处于“高库存待消化—当前成本仍高企—下游拒接涨价”的三难局面。行业普遍将维持现金流、控制亏损规模作为现阶段首要目标,静待原料市场出现确定性回调信号后再作经营策略调整。

来源:金联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