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已将头孢他啶列为重点监控药物!医生:服用千万注意6个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14:51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652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药品监控名单,引起了医药界的广泛关注——头孢他啶,这个在医院里常见的“老朋友”,被列入重点监控目录

不少人一听这么说,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常用抗生素吗?怎么也被盯上了?”

但医生提醒:药物不是越常见越安全。尤其是像头孢他啶这样使用频率高、适应症广的抗生素,人们往往忽略它潜在的风险。

头孢他啶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效果较强,广泛用于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疾病的治疗。

药本身并没有“变坏”,但近年来,滥用、超剂量、错误使用的现象愈发严重:

某些患者自购头孢类药物,未遵医嘱私自注射;

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未做药敏试验便开大剂量;

还有人把它当成“感冒灵”,一感冒就打头孢。

这些做法让头孢他啶的潜在副作用被不断“放大”,耐药率飙升,过敏反应频发,甚至出现神经毒性肾功能损伤

国家卫健委此次将其列入监控名单,正是为了推动合理用药,遏制抗生素滥用

1. 头孢类药物和酒精不能碰!

这是双硫仑样反应的经典案例。一旦在用药期间饮酒,可能会导致面部潮红、心跳加快、血压骤降,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死亡

医生强调:注射或口服头孢类药物后,至少48小时内禁酒

2. 肾功能不全者要慎用,剂量需调整

头孢他啶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如果患者存在慢性肾病老年肾功能减退,药物可能在体内蓄积,引发神经系统毒性或癫痫发作

医生会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切勿自行决定用量。

3. 儿童与老年人不是“缩小版成年人”

在儿童患者中,头孢他啶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引发菌群失调或假膜性肠炎。老年人则因代谢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药物蓄积

因此,儿童和老年患者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4. 严格遵守疗程,不要擅自停药

很多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就自行停药,这会导致感染未被完全清除,细菌反弹更凶猛。同时也助长耐药菌株的产生。

用药周期不应由自行判断,而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5. 有过敏史者必须提前告知医生

头孢类药物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包括皮疹、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若患者曾对青霉素或其他头孢类药物过敏,使用前必须做皮试

有些过敏反应可能在第一次用药后30分钟内发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6. 不要与某些药物联合使用

头孢他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合用时,会增加肾毒性风险。与利尿剂(如呋塞米)合用时,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所有联合用药方案,必须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切忌自行搭配。

很多人有个误区:只要发烧、咳嗽、拉肚子,就想着“打一针头孢”。

但头孢他啶只对敏感细菌有效,对病毒引起的感冒、流感、腹泻等几乎无效。随意使用只会破坏体内菌群,甚至引发继发性感染

此外,若不做药敏试验就盲目用药,可能导致用错药、延误病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发布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70万人因耐药菌感染死亡,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高达1000万人

我国在2019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指出:抗生素必须“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

头孢他啶进入重点监控名单,正是这场抗菌药物“保卫战”的一部分。

头孢他啶并非“问题药”,而是“该用时用、用对才安全”的代表。

对普通人来说,记住三句话就够了:

不能自诊自治,一定要遵医嘱;

不能擅自组合药物,避免药物冲突;

不能轻视副作用,一有不适立刻就医。

药品的安全,不仅取决于药本身,更取决于你如何用它

[1]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5年8月发布
[2]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9年版)》
[3] WHO.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2023
[4] 北京协和医院药学部.《头孢他啶用药须知》

来源:黄中医科普讲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