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一直以为糖尿病只能靠控制饮食和降糖药维持,可替利珠单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思路。这是一种人源化抗CD3单克隆抗体,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干预免疫反应,从根源上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作。
作为一名在一线药房工作多年的资深药师,我经常接触到各种糖尿病用药的咨询。而最近,一款名为替利珠单抗注射液的新药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国家药监局(NMPA)公告,这款药物不仅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作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也是我国抗糖尿病药物研发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它真的能“延缓”糖尿病的发作吗?它对普通人有什么意义?这款听起来神秘又高科技的药,到底有多值得期待?
我们一直以为糖尿病只能靠控制饮食和降糖药维持,可替利珠单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思路。这是一种人源化抗CD3单克隆抗体,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干预免疫反应,从根源上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作。
根据美国FDA批准的临床数据,替利珠单抗可将高风险人群发展为1型糖尿病的时间延长约25个月,相当于为患者争取了两年的“无病生活”。这不只是延缓发病,更是一次对传统治疗理念的大胆挑战。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款药具有六大临床优势让人眼前一亮:①靶向精准,干预早期免疫反应;②一次疗程可维持长效;③临床安全性较高;④显著延缓发病时间;⑤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后早期干预;⑥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新希望。
相比传统的胰岛素依赖,这种“未病先治”的理念无疑更加符合现代医学“预防为主”的发展方向。
但在我们为这项突破喝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替利珠单抗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用。它目前仅获批用于延缓8岁及以上、存在1型糖尿病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并非用于治疗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很多人误以为“打了就不怕糖尿病了”,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误区。替利珠单抗只能延缓,而非“根治”1型糖尿病,更不能替代饮食管理或生活方式干预。
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不少患者对新药存在误解,尤其是对“免疫治疗”这个词语感到困惑。
一些人担心免疫药物会“削弱身体免疫力”,其实恰恰相反,替利珠单抗是通过精确调节部分T细胞活性,来阻止自身免疫对胰岛β细胞的攻击,从而保护胰岛功能,而非全面抑制免疫系统。正确理解它的作用机制,才能科学合理地看待它的应用潜力。
当然,作为一种生物制剂,替利珠单抗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常见的有发热、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免疫相关反应,大多为轻中度可控,但也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品说明书中特别提示要警惕严重过敏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罕见但严重的不良事件,因此绝不能自行使用或者随意注射。严格的筛查、专业的评估和规范的监测是使用这类药物的前提。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患者还需特别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替利珠单抗的疗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
对于已患有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基础病的患者,也应慎用甚至禁用。用药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病史评估和实验室检查,确保安全性。
从我的实践经验出发,我建议家中有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家庭,可以主动了解这类前沿药物,并与专业医生沟通是否适合进行高风险筛查。
因为替利珠单抗的使用前提是通过GAD、IAA、ZnT8等自身抗体检测确诊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这类筛查目前在部分三甲医院或专科机构可以开展,越早发现,干预效果越好。
更重要的是,不管有没有使用新药,健康的生活方式始终是防控糖尿病的基石。坚持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定期体检,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预防疫苗”。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药物上,与其被动治疗,不如主动预防。
想一想,我们是否太依赖药物,而忽视了生活方式的力量?替利珠单抗的问世,无疑是医学进步的缩影,但它更像是一道提醒:糖尿病的预防,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每一个选择、每一个细节的积累。
那么你会选择等待疾病到来,还是愿意主动出击,用科学的方式保护自己和家人?替利珠单抗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未病先防”的药物走入我们的生活。你准备好迎接这种全新的健康管理模式了吗?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替利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公告[EB/OL].(2024-05-10)[2025-09-08].
[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替利珠单抗延缓1型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发病研究进展[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4,40(06):421-426.
[3]郑东, 王雪, 刘晨. 替利珠单抗治疗1型糖尿病的免疫机制及临床应用[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5, 34(03): 198-203.
声明: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实用药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