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关注插电混动轿车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一款新车:2026款比亚迪海豹07 DM-i已在成都车展亮相,预计9月15日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6万-20万元。这是一台插电式混合动力能源类型的5座中大型轿车。新车基于新一代插混平台打造,外观采用海洋美学设计,并提
最近关注插电混动轿车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一款新车:2026款比亚迪海豹07 DM-i已在成都车展亮相,预计9月15日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6万-20万元。这是一台插电式混合动力能源类型的5座中大型轿车。新车基于新一代插混平台打造,外观采用海洋美学设计,并提供云海灰等四种车身颜色可选。它纯电续航可达230公里,亏电油耗为3.2L/100km,还搭载了DiPilot辅助驾驶系统和云辇-C车身控制系统。
2026款海豹07 DM-i的车身尺寸为4995×1900×1495mm,轴距2900mm,属于中大型轿车。整车采用海洋美学设计语言,前脸为海浪无界格栅搭配深海星眸组合大灯,灯组集成转向灯/日行灯/位置灯功能。侧面采用溜背造型设计,配备18英寸多幅式双色轮毂,轮胎规格为235/45 R18。车尾采用贯穿式粼光点阵尾灯,支持动态点亮效果,后备箱边缘带有小幅扰流造型。提供四种车身颜色可选:云海灰在不同光线下呈现灰蓝色调变化;暖色烟茶带有细微金属闪粉效果;亚特兰蒂斯灰为蓝灰色金属漆;曜石黑则呈现深黑色基调。漆面工艺采用常规金属漆处理,耐候性表现中等。外观细节方面,前保险杠两侧采用八字型导流槽设计,实际作用以装饰为主。引擎盖两侧有明显隆起筋线,但整体线条处理相对克制。门把手为传统外拉式设计,未采用隐藏式结构。后视镜支持电动折叠/加热功能,集成LED转向灯带。灯光配置上,前大灯为双透镜LED光源,支持自适应远近光功能。尾灯组由128颗LED灯珠组成,点亮后呈现点阵式效果。整体造型延续了海洋系列的设计语言,风阻系数为0.26Cd。车身接缝控制在3.5mm左右,装配工艺处于主流水平。
2026款海豹07 DM-i的内饰提供流光灰和美态香红两种配色,中控台采用海浪层叠的设计理念,搭配四辐电容式方向盘和电子怀挡。车机搭载15.6英寸悬浮中控屏和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支持W-HUD抬头显示。系统采用DiLink 100智能座舱高阶版,支持全场景智能语音、手车互联、3D控车等功能。实际使用中,语音唤醒响应时间为400毫秒,连续对话和语义识别的流畅度属于主流水平。
座椅方面,前排支持8向电动调节和4向腰撑,副驾为6向调节,前后排均配备通风和加热功能。材质采用针织布与纹理喷漆组合,座椅缝线为涟漪造型,填充软硬适中。后排坐垫长度足够,对大腿承托比较到位。2900mm轴距带来较好的纵向空间,后排肘部空间1473mm,肩部1419mm,成年人乘坐不会感到拥挤。储物设计上,全车共设置29处储物空间,包括门板手机槽、副仪表板下层储物格、前后杯架和后备箱等。后备箱容积为465升,可容纳1个30寸和3个20寸行李箱,后排支持比例放倒,进一步扩展载物能力。此外还配备4.5升容积的冷暖车载冰箱,支持-6℃到6℃制冷和35℃到50℃加热。娱乐配置方面,搭载12扬声器HiFi级丹拿音响,支持全车、主驾、副驾、后排、环绕和自定义6种声场模式,并具备SDVC音量随速调节功能。静态体验中,车厢隔音表现值得注意,前风挡和前排车窗采用双层夹胶玻璃,配合低噪轮胎,在城市路况下能有效抑制环境噪音。方向盘加热功能从-20℃升温至15℃需时不到5分钟,北方冬季实用性强。
2026款海豹07 DM-i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提供1.5L和1.5T两种发动机选项,最高热效率46.06%。在纯电模式下,CLTC续航230公里,实测在城区温和驾驶(空调24℃自动,载重1-2人)可实现200公里左右的实际续航;高速路段(时速110-120km/h)纯电续航约为170公里。亏电状态下NEDC油耗标称为3.2L/100km,实际综合路况(含城市拥堵、高架、高速)油耗约在4.0-4.5L/100km区间。满油满电综合续航接近1500公里,长途出行压力较小。动力输出方面,电机起步响应轻快,0-60km/h加速表现顺畅,适合城市通勤场景。中段加速(60-120km/h)依靠发动机介入,动力衔接自然,没有明显顿挫。高速超车时深踩油门,发动机会持续提供动力支持,但后段加速力度有所放缓。
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结构,搭载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在城市铺装路面行驶时,悬架能过滤掉细碎震动,经过减速带时车身弹跳抑制得体。高速过弯时支撑性尚可,车身侧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非铺装路面(如碎石路、轻度坑洼)行驶时,底盘对连续振动的处理略显生硬,路感传递较为直接。转向手感提供舒适和运动两种模式可选,舒适模式下转向轻盈,适合城市穿梭和停车场景;运动模式下阻尼加重,高速行驶时稳定性更好。转向虚位较小,车头响应及时,但路感反馈不算清晰。能量回收系统提供标准和高两个档位。标准档位下拖拽感不明显,接近燃油车滑行体验;高档位回收力度明显,单踏板模式可用性较高,尤其在拥堵路段能减少刹车使用频率。NVH表现中规中矩。纯电模式下电机噪音控制良好,发动机介入时噪音传入车厢较为明显。高速行驶时风噪和胎噪抑制达到同级主流水平,时速100km/h以上A柱区域有轻微风噪。充电方面支持69kW直流快充,从30%充至80%约需20分钟,实测在国网120kW充电桩上峰值功率可达65kW。家用7kW交流充电桩充满约需4小时。VTOL对外放电功能最大支持6kW,可同时为电磁炉、电水壶等设备供电,适合郊野露营使用。不同场景下的驾驶感受存在差异:城区通勤时纯电模式安静经济,续航足够满足日常使用;高速行驶时混动模式动力储备更从容,但发动机噪音较明显;山路过弯时悬架支撑足够,但连续弯道中车身响应稍显迟滞;非铺装路面行驶时建议调至舒适模式,能更好过滤路面振动。
2026款海豹07 DM-i提供两种辅助驾驶系统:DiPilot 100(三目摄像头版)和DiPilot 300(激光雷达版)。DiPilot 100系统包含ICC智能领航、ACC自适应巡航、拨杆变道、自动泊车等功能,工作车速范围0-130km/h。在实际高速路况中,车道保持稳定性表现良好,能较好地应对缓弯道,但在大雨天气或车道线模糊时系统会提示人工接管。ACC跟车距离支持4档调节,跟车加减速动作较为自然。DiPilot 300系统增加了城市领航辅助(CNOA),支持红绿灯识别读秒、无车道线道路通行、博弈变道等功能。实测在标线清晰的城市道路中,系统能完成直行通过路口、避让行人等操作,但在左转或掉头等复杂场景时仍需驾驶员监控。系统对两轮车和行人的识别距离约80米,遇到横穿车辆时制动时机稍晚。泊车辅助支持APA自动泊车和RPA遥控泊车,可识别线框、垂直、斜列等多种车位。在宽度大于车宽0.8米的车位中,泊入成功率较高,但遇到柱状障碍物时路径规划偶尔会过于保守。遥控泊车功能在手机蓝牙连接稳定时可用性较好,有效控制距离约10米。驾驶员监测系统通过摄像头识别疲劳状态(打哈欠、闭眼等),提醒灵敏度分三档可调。实测在连续驾驶2小时后系统能及时发出提醒,但对戴墨镜驾驶者的识别能力有所下降。
2026款海豹07 DM-i车身采用73%高强度钢,其中热成型钢占比18%,应用于A/B柱、门槛梁等关键区域。在全球NCAP测试规范下,正面碰撞得分率约89%,侧面碰撞得分率约91%。实际碰撞测试中,乘员舱结构保持完整,气囊展开时机准确。配备12个安全气囊,包括前排双气囊、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帘和膝部气囊。气囊覆盖范围较广,但对不同体型乘员的保护效果存在差异。预紧限力式安全带在碰撞初期能有效约束乘员,限力值设定符合亚洲成人体型特征。主动安全配置包含AEB自动紧急制动(工作范围5-85km/h)、ELKA紧急车道保持、BSD盲区监测(监测范围70米)等功能。AEB对车辆和行人的识别成功率较高,但在夜间低光照条件下对穿深色衣服行人的识别距离会下降约30%。ELKA系统在60km/h以上车速时介入力度较为明显,可能对新手驾驶员造成一定惊吓。电池安全方面采用刀片电池结构,通过针刺试验,热扩散监测系统能在电芯异常时提前2分钟发出预警。实测在40℃高温环境下连续快充,电池温控系统能将电芯温差控制在4℃以内。儿童安全配置包含ISOFIX接口和电子儿童锁,后门儿童锁可通过中控屏一键控制,但操作层级稍深,需要时间适应。TSC高速爆胎控制系统能在0.2秒内介入稳定车身,实测在120km/h时速下爆胎,车辆偏移角度可控制在3度以内。
作为参考,深蓝L07 2026款官方指导价14.59万起,提供了两种能源形式和多种配置选择,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增程版车型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28.39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240km,综合续航可达1500km,适合有长途出行需求的用户。纯电版则提供56.12kWh和68.82kWh两种电池容量,对应CLTC续航550km和660km,全系支持3C快充,0.25小时即可从30%充至80%,补能效率不错。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SE系统,包含L2级辅助驾驶、高速导航辅助、自动泊车等功能,并支持OTA升级。车内配备了15.6英寸2.5K可旋转中控屏、高通骁龙8295芯片和24GB+256GB存储组合,支持CarPlay、HiCar和Carlink多种互联方式,语音控制系统支持双区唤醒和连续对话。55英寸AR-HUD抬头显示、前排座椅加热/通风、50W手机无线充电等配置也提升了用车便利性。外观采用4875×1890×1480mm的掀背造型,轴距2900mm,风阻系数低至0.215。轮胎提供18英寸和19英寸两种规格,Ultra版还配备了电动扰流板和64色氛围灯。悬挂方面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结构,并支持软硬调节。
2026款海豹07 DM-i是一款在技术配置和功能表现上比较全面的插电混动轿车。它的纯电续航足够满足日常通勤,油耗水平也符合家庭用户对经济性的要求。空间和储物设计考虑了多种用车场景,乘坐舒适性表现稳定。智能配置和辅助驾驶功能覆盖了主流需求。这款车适合那些需要兼顾城市通勤和偶尔长途出行的用户,尤其是对用车成本比较在意的家庭消费者。它的优势在于提供了较长的纯电续航和相对完善的舒适配置,而在动态表现和安全性能方面则保持了该级别车型应有的水准。作为一款中期改款车型,它在细节体验上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增加了车载冰箱和后排座椅通风等实用功能。
来源:微观说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