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店门口停着几辆外卖电动车,其中一个骑手正在等餐。他疲惫地靠在车上,手机屏幕的光照在脸上,我突然觉得这张脸有些眼熟。走近一看,是白天在路口执勤的那个交通辅警。
当辅警脱下制服,穿上黄色骑手服,这座城市正在发生什么?
昨晚加完班,路过一家24小时便利店。
店门口停着几辆外卖电动车,其中一个骑手正在等餐。他疲惫地靠在车上,手机屏幕的光照在脸上,我突然觉得这张脸有些眼熟。走近一看,是白天在路口执勤的那个交通辅警。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个例。
之前发表了一篇2025全国辅警工资大曝光!看完我真的惊了,差距比你想的还离谱的文章:全国除了一线城市,大部分地区辅警月薪只有2500左右。我当时还想,这数字是不是太夸张了?直到那晚在便利店门口的偶遇,才明白这个数字所言非虚。
想想也是,2500块在今天能干什么?
房租1000,吃饭1000,剩下500块要加油、电话费、人情往来。。。更别提什么存钱、买房、结婚生子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他们的工作强度。
我有个朋友的表弟就是辅警,按他的说法,那是“4天一个轮回的地狱模式”:白班8小时,接着值班到第二天早上8点,然后继续上8小时白班才能下班。
夏天最热的时候,交通辅警站在没有遮挡的路口,汗水能把整件制服浸透;社区辅警天天处理邻里纠纷,从楼上漏水到宠物扰民,鸡毛蒜皮却又不得不管;巡逻辅警更是24小时待命,街头斗殴、小偷小摸,哪里有事哪里就得去。
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少的钱,这就是大部分辅警的现状。
但比经济压力更让人窒息的,是那种“被忽视的存在感”。
在很多人眼里,辅警就是“临时工”的代名词。明明穿着制服维护治安,却总被人轻视。有次在地铁上,听到两个年轻人聊天:“辅警有啥用啊,真遇到事还得找正式警察。”
这种偏见像一根刺,扎在每个辅警心里。他们介绍工作时总是支支吾吾,相亲时更是底气不足。明明是在为这座城市的安全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更可怕的是那些看不见的伤害。
辅警工作中会遭遇各种极端情况:家暴现场的哭喊、交通事故的惨烈、跳楼现场的绝望。。。这些画面会像梦魇一样,一遍遍在脑海里重播。可是呢?心理疏导几乎为零,全靠自己硬扛。
扛不住了怎么办?只能离开。
而那些选择留下的人,晋升通道又在哪里?干了五年八年,工资没怎么涨,职位原地踏步,看不到任何希望。有个辅警跟我说:“我们就像这个城市的影子,必不可少,却永远站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说到底,当越来越多的辅警选择下班后去送外卖,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更像一种现象的折射。
他们不是不热爱这份工作,只是热爱填不饱肚子。他们不是不想坚守岗位,只是情怀交不起房租。
或许,当我们下次看到辅警时,除了那身制服,也该看到制服下那个需要养家糊口的普通人。当我们享受着深夜还能安全回家的便利时,也该想想那些在黑夜里默默守护的身影,他们值得更好的待遇,值得更多的尊重。
来源:微客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