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年轻化的虚火与真解:从《毛选》先胜罗盘看未来之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22:20 2

摘要:五粮液推出29度新品,古井贡酒加码低度化布局,舍得酒业紧随其后。

这是《傅治纲创业日记》第164篇原创文章

度数做减法只是表皮,文化做加法才是筋骨,战略做乘法方为出路。

2025年下半年,白酒行业再度热闹非凡:

五粮液推出29度新品,古井贡酒加码低度化布局,舍得酒业紧随其后。

各大品牌不约而同举起“年轻化”大旗,仿佛找到了行业突围的万能钥匙。

营销文案铺天盖地,行业媒体推波助澜,一时间,“低度化”几乎被包装成白酒的救命稻草。

然而,当喧嚣散去,冰冷的现实依然摆在眼前:

产量连续下滑,业绩分化加剧,年轻消费者的心与白酒渐行渐远。

这波低度化尝试,究竟是高瞻远瞩的战略突围,还是饮鸩止渴的战术虚火?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毛选》的智慧。

教员曾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白酒的年轻化,若只停留在酒精度数的微调,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唯有以“势、道、法、术、器”为坐标,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闭环,才能真正实现焕然一新。

第一,势:行业凛冬,分化加剧

白酒行业的主要矛盾,从来不在度数高低,而在供需结构的根本性失衡。

数据冷酷无情。

自2016年峰值以来,中国白酒产量从1358.4万千升断崖式下滑至2024年的414.5万千升,跌幅高达69.5%。

进入2025年,下滑趋势仍未止住,上半年产量再降5.8%至191.6万千升,全年或将跌破400万千升大关。

短短十年间,白酒产业规模几乎“腰斩再腰斩”。

业绩更显残酷。

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销售收入3304.2亿元,同比仅微增0.19%,而利润总额却大幅下滑10.9%。

数十家上市白酒公司中,仅茅台、五粮液、汾酒、古井贡酒、老白干酒、金徽酒六家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其余大多数企业不是营收停滞,就是利润大幅下滑,甚至陷入亏损。

这就是白酒的“势”:量缩、分化、淘汰加速。

所谓低度化,不过是表层应激反应。

年轻人不喝白酒,绝非因酒度太高,而是因为白酒未能进入他们的生活逻辑与情感系统。

第二,道:文化根基动摇,灵魂缺失

教员在《实践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离开实践的认识是空洞的。”

离开文化的白酒,同样只是空洞的容器。

白酒之所以能穿越千年,不在于酒精浓度,而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

它是李白“举杯邀明月”的诗意,是苏轼“把酒问青天”的哲思,是亲情、友情、家国情怀的情感容器。

而今天,年轻人远离白酒,根源不在酒精,而在文化断层。

他们厌倦饭局上“劝酒文化”的权力压迫,抵触面子社交的虚情假意,追求的是个性表达与真实情感。

他们愿意为精酿啤酒的独立气质买单,为威士忌的生活方式付费,为鸡尾酒的创意喝彩,因为这些饮品能与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频共振。

这正是“道”的迷失:若只做度数的减法,而不在文化上做加法,白酒年轻化注定停留在表面,难以触动心灵。

第三,法:超级IP新文化生态模式 构建战略闭环

真正的突围,必须依靠系统性的“法”。

我提出的 超级IP新文化生态模式,就是把毛选的战略智慧转化为现代商业的方法论。

它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应对,而是一个浑然一体的闭环:

1.品牌人格化

白酒必须成为有温度的人格体。

年轻人追随的是人格化的符号,而非冷冰冰的酒瓶。

五粮液若只满足“国酒”之名,年轻人不会动心;

但若它能化身为“陪你走过人生重要时刻的伙伴”,才能引发情感共鸣。

2.人格IP化

人格要进一步转化为IP,能在不同媒介与场景中传播。

比如“舍得”,不仅是酒桌上的取舍智慧,更要成为一种生活哲学的IP符号,通过短剧、综艺、社交媒体持续影响年轻人。

3.IP场景化

白酒要进入年轻人的真实场景:音乐节、电竞馆、露营地、艺术展。

唯有如此,白酒才能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自然组成部分,而不只是父辈记忆中的烈性符号。

4.场景部落化

最终,IP要沉淀为社群和部落。

就像咖啡催生“第三空间”,威士忌培育鉴赏社群,白酒也要建立自己的年轻人部落,比如“微醺露营社”“低度白酒文化公社”。

这四步,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为因果、循环递进的闭环。

必须强调:只有浑然一体,才能焕然一新。

若只是做品牌人格化而缺乏产品创新,是纸上谈兵;

若只是营销噱头却没有文化支撑,是昙花一现。

法只有与势、道、术、器打通,才真正具备战略力量。

第四,术:灵活战术,精准连接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术是具体的战术操作,贵在灵活。

白酒年轻化的术,应当体现在:

• IP共创:邀请年轻人参与产品设计、包装创意、故事共建,让他们成为品牌的合作者,而非被动的消费者。

• 跨界融合:白酒+电竞、白酒+国潮音乐、白酒+街头艺术,让年轻人消费的不仅是酒,而是文化身份。

• 场景化传播:抖音、小红书、B站不是投广告的场所,而是讲故事的舞台。

一则短片,讲述都市夜归人用一杯低度白酒安慰自己,远比空洞的口号更有感染力。

但要记住:术必须为道与法服务。

若脱离文化与战略,战术再花哨,也只是虚火。

第五,器:产品创新的根基

教员说:“兵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白酒的“器”亦然。

年轻人拒绝白酒,很大程度上出于“怕醉、怕伤身、怕臃肿”的顾虑。

因此,产品必须直击痛点:

• 低醉化:通过工艺创新减少宿醉感,让年轻人敢喝。

• 健康化:降低身体负担,甚至融入药食同源理念,形成差异化卖点。

• 多元化:香型创新、口感丰富、瓶型时尚,满足年轻人的审美与新鲜感。

但“器”若不能与“道、法、术”协同,只是孤立的改良,注定难逃短命命运。

结语:虚火与真解之间

当下的“低度潮”看似火热,实则虚火。

它止步于产品的减法,而没有触及文化的加法、战略的乘法。

《毛选》启示我们:“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放到今天,就是:文化是统帅,战略是灵魂。

白酒年轻化的真正解药,不在酒精度数,而在“势道法术器”的系统闭环。

只有当五位一体、浑然天成,才能真正实现焕然一新。

否则,再多的低度新品、再炫的跨界联名,也只能是虚火一场,烧得旺也灭得快。

白酒的未来,不是靠一瓶低度酒去讨好,而是靠一次文化重塑去觉醒。

唯有当“势道法术器”浑然一体,闭环成形,中国白酒才能在新的时代昂首挺立,不再是父辈餐桌的遗物,而是成为年轻一代心中敢饮、敢爱的精神符号。

来源:傅治纲创业日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