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身灰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皮肤黝黑,说话带着一股浓重的沧州口音。初次见到常连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更像一位普通的工人。而看似平凡的他,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邯郸慧桥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记者 苏醒 牛冰洁
一身灰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皮肤黝黑,说话带着一股浓重的沧州口音。初次见到常连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更像一位普通的工人。而看似平凡的他,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邯郸慧桥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
公司展厅里,常连波对着公司的产品打开了话匣子。“这是垃圾焚烧炉里用的组件。”“这是开掘隧道喷涂用的。”……产品形状五花八门,用途多种多样,这些都是常连波及其团队研发出的“宝贝”。
“我们的产品主要用于垃圾处理、农机、工程机械和砂石破碎等领域,是大型垃圾压实机等高端装备的零部件。”常连波介绍称,“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国家,根据不同客户要求,我们都是定制化生产,这就需要不停地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不停地研发,就需要有肯钻研的劲头。正是凭借这股劲头,常连波作为我市高层次技术人才,在产品研发征程上一路高歌猛进。
2012年,常连波从沧州市来到邯郸成安县,十几年来,虽乡音未改,却在成安干出了一番不俗的成就。“那会儿来成安,就是年轻气盛,心里就想着下决心干好。”常连波如是说,也如是做。他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慧桥公司的生产和研发中,白天泡在生产线上不停地试验,晚上查阅资料写报告,在精益求精中持续创新,努力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新产品。
“2015年,国外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要求两层金属结合外表不能有缝隙,切开后内部不能有缺陷。”面对这一情况,常连波与企业负责人一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钻研试验,经过20多次的尝试,最终通过消失模工艺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同时,该产品也成为慧桥公司的拳头产品,为企业带来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创新永无止境。2024年,常连波及其团队研发的“双金属复合耐磨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技术和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年7月,常连波又作为河北省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项目的负责人,主攻金属陶瓷复合耐磨材料的研发。同时,常连波还获得了河北省创新英才称号,享受高层次技术人才待遇。
“被评为高层次技术人才,让我有了被尊重的感觉。”常连波回忆起自己一路的成长感慨道,“干我们这行,研究和生产不分家,工作需要我们一直在生产一线,也要求我们肯吃苦、肯钻研。今后,我会在每一次新产品的研发中,不断提升自身本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创造更大的价值。”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