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才刚开头,几场悄无声息的告别,却比任何喧嚣都更沉重。一位102岁的老兵,在病床上看完阅兵后,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九月才刚开头,几场悄无声息的告别,却比任何喧嚣都更沉重。一位102岁的老兵,在病床上看完阅兵后,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爷爷,您看到了吗?
这事儿,怎么说呢。
9月3号,就在我们都为那场盛大阅兵心潮澎湃的时候,一个消息传出来,瞬间让所有人的心都揪了一下。
一位102岁的抗战老英雄,走了。
说真的,我看到那个画面,鼻子一下子就酸了。
老人躺在病床上,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但他还是努力地扬起脖子,盯着屏幕里的阅兵直播。
没有一句话,就那么静静地看着。
看着我们整齐的队列,看着我们先进的装备,看着这个他用青春和热血守护过的国家,如今的模样。
随着阅兵式的结束,他的生命,也画上了句号。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执念啊?
我总觉得,老人家就是憋着最后一口气,非要亲眼看一看。
看看这片他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如今山河无恙,国富民强。他要带着这份安心,去告诉那些长眠地下的战友们。
你想想看,16岁,我们还在干嘛?可能还在跟父母闹脾气,还在为了考试发愁。
16岁的他,已经扛起了枪,奔赴了那个九死一生的战场。
就在那个刀枪不长眼的战场上,他的一只右眼,被日寇永远地夺走了。
后半辈子,他就靠着一只眼睛,看遍了这世界的沧桑变化。这个画面,真的,比任何宏大的叙事都更有冲击力。它让我们这些和平年代的后辈,一瞬间就明白了“岁月静好”这四个字的真正分量。
有网友说得特别好:“爷爷不是离开了我们,他是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份喜悦告诉战友们去了。”
是啊,他不是名人,不是明星,但他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该被铭记的“巨星”。
另一种人生,同样悲壮
如果说老英雄的离去,是漫长岁月后的功成身退,那另一位年轻生命的凋零,则充满了不甘和悲壮。
抗癌博主“富国”,走了。年仅42岁。
好家伙,1812天。
整整一千八百多个日夜,他都在和癌症这个恶魔搏斗。
2020年确诊的时候,他感觉天都塌了。上有父母要养,下有年幼的女儿要疼,他怎么甘心就这么走了?
在妻子的鼓励下,他选择用最乐观的样子,去面对最残酷的现实。
他开始在网上记录自己的抗癌日记,发了一千多条。那不是卖惨,而是一个普通男人最顽强的生命宣言。
他说,每次疼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想自己的小女儿。
他不想让孩子那么小,就没有爸爸了。
可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五年抗争,他还是倒下了。任凭家人怎么呼唤,都没能再睁开眼。
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什么?
就是这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却一直在做公益。
他筹集来的钱,没有留给自己,而是捐给了同样患癌的孩子们。他用自己微弱的光,去点亮别人的希望。
好友说,如果不是这场病,以他的文笔和才华,肯定能有一番大成就。
可现实没有如果。
富国用他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从来不只用长度来衡量。
世界很大,告别的方式各有不同
这个九月,告别的名单上,还有好几个响亮的名字。
乔治·阿玛尼,那个创造了时尚帝国的老爷子,也在9月4号离开了。
一说起阿玛尼,我们想到的是昂贵的西装,是T台上的模特,是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时尚巨头,年轻时也曾有过截然不同的人生梦想。
他经历过二战的残酷,最初的理想是当个医生,救死扶伤。可偏偏,他晕血。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关上一扇门,总会给你开一扇窗。
他后来参军,退伍后误打误撞进了服装行业,结果呢,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天赋,建立起了一个影响至今的全球品牌。
可以说,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还有越剧演员孟再平,才49岁,正是舞台上最有魅力的年纪。
她对越剧爱到了什么程度?
爱到了骨子里,哪怕身患胰腺癌,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她依然坚持在舞台上表演。
她用生命最后的光和热,点亮了她挚爱的戏台。
这种对事业纯粹的热爱,让人动容。
还有清华大学的岛子教授,一位著名的艺术学家、诗人,因为白血病匆匆离世。
上个月,网上还在为他紧急求助AB型血。
当时大家都以为,他能挺过这一关。
结果呢,还是没能如愿。
一位艺术评论家说,感到万分悲痛。是啊,他的离开,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损失。
写到这里,心里挺复杂的。
老兵、博主、时尚大亨、越剧名角、大学教授……
他们来自完全不同的领域,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在这个九月,殊途同归。
他们的离去,让我们不得不再次直面那个终极问题:人这一辈子,到底什么才算没白活?
是像老兵那样,把生命融入家国大义?还是像富国那样,在苦难中迸发出人性的光辉?又或是像阿玛尼和孟再平那样,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极致,留下印记?
说白了,这些“名人”的离开,之所以让人惋惜,不是因为他们的名气有多大,而是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实实在在地留下了一些东西。一些比生命本身,更长久的东西。
大家觉得呢?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