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福建省委副书记方毅同志告诉我,10月底在 北京,周恩来同志当面问陈毅同志:“敌电台广播,在金门击毙共军28军 副军长萧锋,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告诉我一声?”
南溪、孙翊整理
各级领导对我的关怀
金门之战后,台湾国民党当局大肆宣传“击毙萧锋”,报纸刊登,电 台广播,仿佛真有其事。
据福建省委副书记方毅同志告诉我,10月底在 北京,周恩来同志当面问陈毅同志:“敌电台广播,在金门击毙共军28军 副军长萧锋,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告诉我一声?”
陈毅同志回答:“萧锋没有过海。”
周总理说:“哦,这是敌人造谣。”
萧锋还活着,谣言不攻自破,以后敌人也不再吹嘘这件事。
周恩来同志对我的关怀,我终生难忘。
“击毙萧锋”之说从何而来?
被俘去台湾人员80年代末回大陆后告诉我:当敌人大呼大叫要“活捉萧锋”时,有一位同志曾高呼“我是萧锋”,随即拉开手榴弹壮烈献身。敌人信以为真,就宣传“击毙萧锋”。
听到这件事,我内心非常激动。我至今不知道这位“萧锋”的真实姓名, 也很难猜出他是谁。他这种宁死不屈、勇于牺牲的英雄行为,永远活在我 这个真萧锋的心里。
金门战后,我痛感自己对人民犯了罪,请示党纪军法的制裁。
11月8 日,陈毅同志来电说,苏联斯大林宪法上有一条,凡为了歼灭敌人努力作 战,即便部队受到损失,也不追究个人责任。他指示我放下包袱,积极参 加再战金门的准备工作。
1950年5月6日,我代表28军到南京参加华东军区精简整编会议。
会议期间,陈毅同志由上海来南京,找我询问金门作战经过。
当我说到自 己的责任时,陈老总打断我的话说:“金门战斗失利,主要责任不在你, 三野前委把主要力量用来处理上海市这个大包袱,没能注意前线敌情变 化。”
陈毅同志还在我们福建小组讨论会上说,“金门问题不要追究。打 了胜仗要泼冷水,打了败仗要鼓气!不能壮敌人的胆气,灭自己的威风, 要加强团结,继续前进。”
在会议总结时他还说:“金门问题不要追查了, 主要责任不在10兵团和28军,责任在三野前委,特别是我的责任,只管上海这个大包袱,金门全由10兵团去处理。28军是个好部队。”
会议期间,陈毅同志带几十名军以上干部游玄武湖,又找我谈话,问 我:“思想上有什么负担?”
他进一步勉励我:“金门战斗失利主要责任在 三野前委,叶飞、萧锋只是具体执行者。我早就说过,凡为歼灭敌人认真 作战,即使部队受到损失,也不要追究指挥员的个人责任。你要大胆工 作。对金门失利我负责,有人问你就说去找陈老总!”
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同志对我同样关心。
他在军区精 简整编会议期间也找我细问金门战况。我一边流泪一边汇报。
粟裕同志 说:“金门失利主要责任不在你萧锋,也不在叶飞,主要是三野前委背上 了上海这个大包袱,对10兵团的事情就放松了。”
我说:“主要责任在前线,按党纪军法论处,我甘愿接受制裁,决无怨言。”
粟裕同志说:“不能那么说,不能那么说。”
12年后的1961年,我和粟裕同志都住在北京医院治病。他在病房里 还戴着老花镜看军用地图,研究国外敌人动向。
那年5月1 日晚,我在他 的病房看天安门广场上空的节日焰火。两人又谈起金门往事。
他对我说: “金门战斗失利,主要是轻敌与急躁,责任不在萧锋,也不在叶飞。那时 三野前委主要精力是管上海,怕上海出了事不好交待。”
我说:“前线过错,主要责任在我身上,兵团给了几个师…… ”
粟裕同志说:“没有船,几个师有什么用!你们打大嶝岛,就知道胡琏兵团11师来了,可惜当时不知道他们来了多少。”
1976年1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不幸病逝,举国哀悼。
1月15日午 后,我和老伴贡喜瑞同志到人民大会堂悼念周总理后,又来到粟裕同志家。他和夫人楚青同志在走廊上等候。在谈过周总理伟大的一生和他在 “文革”中的艰难处境之后,话题又转到金门之战。
粟裕同志恳切地说: “金门战斗主要责任不是你萧锋,也不是叶飞,三野前委特别是我主管作 战要负主要责任……”
接着,粟司令员补充道:“28军是一支能攻善守的 好部队,在金门作战中英勇善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宁死不屈,顽强拼 搏,杀伤敌人一二万人,确实打出了军威,人民军队的英雄史册上同样应 有他们毫不逊色的名字。”
同时他还特别强调:“金门作战的失利,不能影响组织对你的使用和提拔。”
实际上,正如陈、粟首长致电毛泽东主席作检讨时说的:“职未尽到 检查与督导之责,亦不能辞其咎。”
这种主动为下级承担责任、不揽功诿 过的可贵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金门之战已过去了近60年。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 命家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指示和对我的关心,我都铭记在心,时刻 不忘,也是促使我不断前进和保持革命晚节的动力。
尤其是陈毅同志和粟 裕同志那种严于责己、宽以待人、体贴关怀部下的高尚风格,更使我刻骨 铭心,促使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金门失利,我作为前线指挥员,当然要 负重大责任,决不应因高级领导同志主动承担责任而减轻对自己的责备。
列宁曾说过:“无论过去和现在,我们的力量就在于我们对最惨重的 失败也能给以十分冷静的估计,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应该怎样改变我们的 活动方式”。
当年由于重视吸取金门失利的教训,我兄弟部队在解放海 南岛、舟山群岛等沿海敌占岛屿中,都减少了损失,取得了胜利。今天, 在我军加强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神圣任务中,重温一下 金门之战的经验,把握风云变幻的台海关系,是有现实意义的。
金 门 岛 战 斗 经 过 要 图
(1949年10月9日)
金门作战日记(选录)
作者按:萧锋同志坚持写日记,64年如一 日,在金门作战时亦不例 外。惟战时军务繁忙,日记有详有略,有简有繁,文字难免粗糙,结构难 免较乱。但体现了当时的环境气氛和思想情绪,十分珍贵,为后来的回忆 文字所不及。以下选录萧锋同志金门作战前后的日记,尽量弥补书上的漏 失,使读者再睹当年情景。凡在该文中讲到的事实都尽量不选,以避免 重复。
日记从1949年9月选至11 月初为止,编者仅修改个别文字。
一九四九年
9月2日,晴。返军部(福清)已3天,精神未恢复原状(患疟疾)。 正组织攻平潭。
朱绍清军长已病,去上海休养,整个军的指挥工作落在我 身上,组织指定由我代理军长,平潭岛、厦门、金门战斗我要打好。渡海 作战困难很多。三野前委要求28军创造渡海攻岛的范例,为攻台湾创造 条件。难胜任!边学边干,不断总结经验,任何事物都怕有心人。
5日,晴。叶飞司令员来福清同意我攻平潭部署,并令攻平后,攻取 南日、湄洲岛、金门岛,协同兄弟部队攻厦门。我带82师和炮兵团南下。 拟后日去前沿海边部署战斗,尽快攻取平潭。
12日,晴。午前研究平潭作战方案。守敌73军约15000人,刚去, 工事没做好,对我攻击较有利。
从福州沿海找到500多只船,4只轮船, 明晚才能全到。
粮食不齐,兵马难行。最后决定15 日晚22时发起打平 潭,料16日结束战斗。
兵团令本月23日南抵安海,准备打金门。我故乡江西已解放,已写信给家人。
兰州、西宁陆续攻陷,西北战斗也快了,国 民党政府拟迁重庆,做反共到底迷梦。守四川抗日是可以的,但是今天的 形势已不允许,看来年底国民党彻底完蛋,明年定是个全胜年。
13日,风。247团打下大练岛,扫清平潭岛外围,歼敌1300多人。 渡海战可真难,真是英雄部队。
14日,恶(台)风,阴。247团打下大练岛,歼敌714团全部;245 团攻克草屿岛,歼俘敌3000余人,船只损失很大。明天能否攻击平潭, 只好由天气来决定。大练岛歼敌2个团太冒险,这个战例不能介绍。
15日,晴。老天帮助,台风已过。虽准备不完善,但主观条件基本 已备。今午后7时发起总攻。
我82师主力7时半开船,8时30分强行登 陆,84师晨1时登陆,247团晨2时登陆。
16日8时,经过反复冲杀,部 队顽强战斗,将敌分割围歼。9个团多路一齐登陆猛打、猛歼,扩大滩头 阵地,结束战斗,歼73军军直和38师、51 师全部,俘敌6300余,我仅 伤百余,为我军创立以来伤亡最小的一次战斗,缴获很多。这是第二次渡 海作战!
17日,晴。战后又是南下。已令82师搜集船只,拟船运石井攻金门 岛。午后乘车返福清。明天开会,部署南下任务。
18日,晴。午前召开团干会,总结平潭战斗经验,准备南下工作。 我拟明天抵晋江。
19日,晴。晚乘车抵泉州晋江,行程300余里。到达叶飞司令员办 公室,汇报攻平潭情况。向叶飞司令员、刘培善副政委反复讲渡海困难, 大练岛247团2个连差点被敌围歼。大部队陆地南下, 一部海运南下。
20日,晴。午前到兵团接受任务,午后启程,晚抵石井宿营,行程 80里。以各方了解,金门不容轻视,须有些工夫才能打下来。
兵团预定 参战部队有我军4个团,29军3个团,共7个团。
光有陆地多少兵是空 话,怎么把兵运上去?伤员怎么回来?能不能随时增援?需要多少船?
我 实力倒可以,船少了后劲不大,技术问题很多,需要解决。坚决按毛主席 指示,不打无把握之仗。
21日,晴。北平召开新政协会议,毛主席等演讲,这届大会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是近百年特别 是近几十年,中国人民奋斗的结果。我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战争机构, 解放了国土和人民,三座大山被打倒。
10月2日,阴,台风。找不到船夫、船只,成了攻金、厦严重障碍。 新解放区泉州觉悟不高,找不到船夫,任何次作战准备没有这次糟,唯靠 派兵去自学为主,找船夫为辅导。
前天政协胜利闭幕。这个会表现全国人 民大团结,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 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几十年的愿望实现了!认真准备,打好金、厦 作献礼!
7日,晴。准备工作仍无进展。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庆祝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大会,朱总司令检阅陆、海、空军。我们担任解放金、厦 任务,应当打下金、厦向新中国献礼!
是急躁冒失,还是认真准备,是当 前两种军事、思想的斗争。
11 日,晴。晚乘车抵大嶝岛对岸看地形,海里很难走。大嶝驻敌25 军40师118团、119团,共2000余人。攻金、厦战斗,背水作战,兵多 船少,无用武之地。
13日,晴。昨晚251、244团将小嶝守敌全歼,俘敌300余人。在大 嶝岛发现敌胡琏兵团18军俘虏。
兵团确定20日攻金,拟82师全部加251 团等4个团主攻金门守敌,由垄口东西登陆,警戒东面,歼敌西面,最后 会攻砂美集。
午经东园涉海返澜江,兵团令15日打厦门。此
役准备工作 比历次糟,新区支前不力,群众逃避。兵团不深入了解情况,光发急。
我 们为攻金遇到极端困难,多次向兵团请示提议,叶、刘不大重视。
再报 叶、刘并三野前委,守金敌12000人,工事一般,海过宽,必具3个条件 方可攻:
1、胡琏兵团增加1个团以上不打;
2、不备足6个团的船(首次 载1万2千人)不打;
3、请从山东、苏北地区抽调3000名船夫,人员不 到不打。
以我为主,训练水手不变,积极按这方案准备。现有船不足 120只。
在作战会议上,各单位领导都强调要有足够的船只和船工。
244团邢 永生团长说, 一定要有熟练的船工,船工不够不能打,咱们自己可以学,但这不是三天两天能学会的事,海那么宽,可不能开玩笑!
82师钟贤文 师长说,这是我们解放大陆最后的一仗,可不能打坏了!
29军的同志们 说:光有船没有水手,怎么能渡海?我们是第二梯队,看你们怎么先渡 海?
李曼村主任说,要尽量立足在福建沿海解决船和船工问题,要自力更 生,山东、苏北船工能来很好,我们热烈欢迎,但不能完全依靠后方,还 要加紧在福建动员船只和船工,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使指战员和船工都 深刻认识解放金门的意义。
15日,晴。因我船只未齐,兵团决心先打厦门,后打金门。晚9时 发起攻厦门战斗,29军胜利登陆,其他情况不明。
来源:大肥肥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