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股市中人人都想骑黑马,而大部分投资者都曾经遇到过黑马股,本来可以大赚一笔,可惜被黑马又踹又踢,半路就被摔下了马背。刚一脱缰绳,马儿就绝尘而去,再也没有了上马的机会。投资者的感觉往往是,你不抛它,股价就不涨,刚斩仓,股价却飞一样涨起来,似乎就差自己手中这几股,这
股市中人人都想骑黑马,而大部分投资者都曾经遇到过黑马股,本来可以大赚一笔,可惜被黑马又踹又踢,半路就被摔下了马背。刚一脱缰绳,马儿就绝尘而去,再也没有了上马的机会。投资者的感觉往往是,你不抛它,股价就不涨,刚斩仓,股价却飞一样涨起来,似乎就差自己手中这几股,这种痛苦的过程相信人人都经历过,而且大都不止一次。这些都是中了庄家洗盘的花招。
主力洗盘的时候,我们可以在K线形态上发现征兆,如大幅震荡,阴线阳线夹杂排列,市势不定;成交量较无规则,但有递减的趋势;常常出现带上下影线的十字星;股价一般维持在庄家持股成本的区域之上,若投资者无法判断,可关注10日均线,非短线客则可关注30日均线;按K线组合形态的理论分析,洗盘过程即整理过程,所以图形上也都大体显示为三角形整理、旗形整理和矩形整理等形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K线形态需要特别注意:
1.连续出现阴线,但股价并未大幅下跌。股价都比较接近,往往构筑一个整理平台,这通常是牛股在中场休息,主力在卖力洗盘。
2.平缓上升时突然拉出长阴线,跌破布林线指标的下轨,这种走势多为主力的洗盘行为。
3.上升时突然放量下跌,但很快便收复失地。这时表明主力已经迫不及待,准备拉升了。
4.上升途中突然出现长影线,也是主力洗盘常见手法。这样在整个K线图形态上就会呈现出短期头部特征,许多抄底资金见此便会离场出局。长长的影线对于前期被套及获利末出货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主力利用这部分投资者的恐惧心理使其出货,充分清洗盘中筹码。
5.股价处于前期技术高点成交密集区或底部横盘区域,主力采取一种大幅高开低走的手法,做出一根高开长阴线,进行震仓洗盘,这样能够让持股者失去方向感,同时,长阴线对持股者的心态有极强的威慑作用,持股意愿不坚定者会很容易被清洗出局。这种洗盘手法比较激进,因此决定了主力之后会采取较为极端的拉升方式。
6.股价在一波上涨之后,主力在前期头部利用“双飞乌鸦组合”制造陷阱进行洗盘。在K线图上,前面没有出现天量大阳线或吸引跟风的走势,但是突然高位收阴,并在第二天低开低走,且收出近似光脚的阴线。这种洗盘方法动作很快,随后股价则以大阳线连续拉抬,甚至连续地涨停。
如果你炒股超过了三年时间,但还是亏损的,那么大概率是这6点基础逻辑没有搞清楚!我是坚持做波段进出、严格执行仓位管理的职业散户,炒股17个年头了,从30万入市到现在以此为生,给大家做个分享,认真看完,能让你少走5年弯路!
1,进场逻辑:预判,试错,加仓,持有。这是跟第一条短线不同的趋势波段进场需要做的步骤。首先我们不能保证进场的逻辑一定是正确的,其次不能保证进场的位置是正正好的。
所以第一次建仓往往是根据逻辑轻仓介入去试错的。如果股价暂时遇到调整,但仍然坚定当初进场的逻辑没有问题时,调整15%到20%区间往往是补仓的时候。如果逻辑正确,市场认可,那么在回踩短期均线的时候往往是考虑加仓的,然后就是趋势未破之前坚定持有。
2,确定好支撑位。尤其是短线,进场之前,要做好计划,划出关键点位,尤其是支撑位,具体方式我直播的时候跟大家讲过很多次了。一方面提醒自己免得追高,再者如果击破支撑位,也提醒自己离场。对于正在上涨的白马股,支撑位大多为10天线,也有的是7天或者14天线为支撑的,用软件看一下就知道了。
3,喜新厌旧。这点尤其适用于游资大幅拉升过的股票。一个让你吃到肉的公司,往往会给你留下不错的印象,这也导致股价在调整的时候很多人想着再从它身上获取二波。当是大多数个股走完主升之后,会步入较长时间的调整,很容易之前的盈利直接还回去,然后有些可能是以年为单位的织布机,得不偿失。
4,中线波段方面,要放弃没有走出底部的股票。有一个参考指标,那就是120天均线,也就是半年线,如果股价处在120天均线之下,说明此时主力还未开始运作,则底部不明。另外一个就是低位一直没有成交量的,股价要想走出底部,一定会放量堆,甚至会做箱体震荡做三四个量堆,筹码经过充分换手集中到主力手中之后才有望走低位主升浪的。
5,心态大于技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那么技术再精通也无可救药。账户就是自己优势和不足的镜像反映,一个稳定盈利的系统一定是克服了人性中的弱点形成的,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有时候,成败之间,就差一点心态的修行。
6,静能生慧,适当学会空仓,少看盘,则能避免因为看盘过多导致的情绪化操作。散户一个弱点就是需要每天持有股票,而且踏空思维比较严重,殊不知主力也是抓住了散户的这种心态,制造分时大幅波动,散户追涨杀跌。静下心来,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市场。
一只翻倍牛股从头做到尾,参考“五日均线”不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大盘指数还是股票在每天的涨跌过程之中都离不开均线的运行,如果股票持续上涨,那么均线也是会逐步上移的,相反同理,因此我们往往也是通过均线来判断股票是上涨趋势阶段还是下跌趋势阶段,而像做短线强势股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5日均线,只要股票在5日均线上方运行,往往就是上涨行情的预示,而一旦跌破5日均线,那代表着资金已经出现分歧或者撤退,股价往往也会迎来调整,因此学会使用5日均线往往是我们把握强势股买卖点的重要方法之一。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运用呢?
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了,这还不简单,就跌破5日均线卖出,站上5日均线就买入!这个看起来是这样的,但是具体来说还是有很多细节的:
1、股票的价格涨上涨的行情过程之中,且股价一直在5日均线的上面运行,每次出现回调的时候都不会出现跌破5日均线的情况,说明股票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没有出现滞涨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快速买入迎接接下来的上涨行情。
2、股票的价格在底部的时候,股价收复5日均线又跌破并在接下来几天之内有所放量上涨有效收复5日均线,这个时候往往说明有主力资金在控盘,可以选择买入。
3、在股票的上涨过程之中,如果出现离5日均线越来越远的情况,这个时候往往会迎来技术面上的修复,回落的风险比较大,这个时候要注意适当降低仓位或者止盈。
4、如果股票跌破5日均线但是还是处于10日均线上方运行的话,往往预示着主力资金对股价的拉升欲望明显降低甚至开始准备撤退了,后期一旦跌破10日均线,那么就需要离场了。
尾盘通常是指收盘前的半小时,作为多头、空头一日搏斗的总结,向来为投资者所重视,如果说开盘是序幕,盘中是过程,那么,尾盘就是定论。尾盘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承前启后的特殊位置,尾盘既可以有效回顾前市,又能起到预测后市的作用。
对于尾盘的一些数据,很多投资者喜欢对收盘价进行分析,这是因为收盘价不仅是当日行情的标准,而且是下一个交易日开盘价的依据,可据此预测未来证券市场行情。相对于收盘价来讲,投资者往往会忽略其他一些信息,比如收盘时的盘面反馈,即收盘以后停留在盘面上的挂盘状况,包括几个买卖价位及相应的挂牌数量等。
盘面的反馈有很多种可能性,下面我们来探讨其中几种情况:
(1)上下平衡:指上下接抛盘相当,价位几乎没有空缺。比如收盘价为8元的股票,每高或者每低一分钱都有接盘和抛盘,挂出的量也差不多,这是自然的状态,表明没有主力或者主力并没有在收盘价上花工夫。
(2)高空:指上档的卖出价离收盘价较远而买进价则贴近或等于收盘价。如果尾市大盘明显下跌,那么高空状况的出现是正常的。如果大盘走势平稳而且当天该股的涨跌也基本跟随大盘,那么可以确定该股应该没有主力,或者即使有主力也不愿意护盘,表明该股至少现在还不会走强于大盘。
(3)低空:指下档的买进价离收盘价较远而卖出价则贴近或等于收盘价。这是一种非正常状态,因为即使大盘尾市明显上涨,市场散单也不会一味地往上猛打而不在下档挂,因此合理的解释是有盘中主力在运作。如果是最后一笔的成交导致收盘价冲高,那么就是主力做收盘价。
如果股价在最后几分钟连续上涨而下档却没有什么接盘跟上,那么主力就是采用了不太冒险的方法,扫掉上档并不多的抛单,但并不在下档挂接单。如果上档新出来的单子不多,就尽量打掉,将收盘价做高。
常见的几种尾盘拉升走势:
第一,直升式拉升。前几天和当天的走势都很平淡,尾盘最后几分钟突然拉升,中间不出现震荡回调,基本是一条直线上行,成交量快速放大,不给任何人追进的机会。如果全天的成交量因为尾盘的拉升而明显放大,显示主力资金无法出逃,必须采取拉高再想办法出货的方式了。后市主力还是会以出货为主,不然走势不太看好。
第二,震荡式拉升。在最后的半个小时里开始出现放量震荡拉升,不是平滑的直线式上涨,全天成交量也明显比先前放大,从K线上看是量增价涨的态势,但是实际上这是主力力量不强的表现,这种尾盘的震荡拉高其实是一种对敲。这样的拉升方式主要目的还是吸引跟风入场,以降低主力拉升成本,又为以后的出货加大空间。这种走势出现后往往股价还能走高,但持续时间不会很长。
第三,前期个股十分活跃升,成交量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但是股价无法拉高,当日尾盘突然放量拉升,甚至一直快速拉到涨停,以尽可能地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而第二天股价往往没有高开高走,反而出现疲软走势。这是主力利用散户的惯性思维做盘。不少散户认为股价涨停后应有再拉高的动力,否则就要卖出,主力对此进行打压洗盘,为后市拉高扫平障碍。
目前,主力的手段也不断翻新,还有很多被人看不到也看不懂的,这就需要投资者从实盘中去总结经验了。不过尾盘突然拉高的过程始终不是进场的好机会,不管后市能否拉升,在这样尾盘中入场的成本始终太高了。
实战案例解析:
一、试盘
个股全天表现疲软或下跌,但最后1小时却突然出现拉升,给昏昏欲睡的持仓者带来意外惊喜。但在随后的交易日,多数个股不能延续升势,并开始回落,甚至可能仍旧回落到启动的位置。
如果这种方式的拉升出现在不被人关注的底部股票上,那么大多是主力的一种试盘动作。虽然这不能代表次日一定会上涨,但起码说明该股有主力正在运作。这一点对于投资者寻觅主力入驻的个股很有帮助。
如图1-1所示,该股当日低开后下跌,其后时间股价在低位震荡。当日下午2点后,股价突然开始向上快速拉升,不但收复昨日收盘价,还继续涨升2%以上。
在当日走势较弱的情况下,最后1小时的突然放量拉升至少能够告诉我们,该股必有主力资金参与。结合该股K线图等技术因素分析,该股处于股价相对底部,那么这个拉升就极有可能是主力的试盘行为。
二、上涨的信号
当个股处于升势途中的盘整阶段时,某日突然尾盘急升、成交放量,在没有消息刺激的情况下,这极有可能是主力全力拉升的信号。
这种股票的拉升速度、幅度都相当惊人,甚至会出现从跌停到涨停的极端形式。如图1-2所示,该股全天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跌势中,一度封住跌停板。但是在接近尾盘时,风云突变,股价突然急速拉升,并最终封住涨停板。
主力选择这种方式拉升,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利于短时间内迅速脱离启动低位;第二,勾起市场资金的好奇心,吸引尾市和第二天的跟风盘参与助涨;第三,尾市拉升既能节约成本,又能起到良好的造势效果。
三、意在出货
主力出货的个股,其股价一般在高位或是前期刚刚经过大幅上涨的热门股。
如果准备上涨的个股所做的尾盘拉升还有含蓄的成分,那么这类意在出货的个股,其所做的尾盘拉升则极尽生猛之势,生怕别人不注意。
主力以对敲的方式拉高股价,股价被拉高后,卖盘上所挂的卖单并不大,却总是买不完;下面的买单却很大,但只是挂在下面并无明显的变化,投资者只能选择市价即时买入。
如图1-3所示,该股在最后1小时开始缓慢脱离昨日收盘价,并在尾盘出现一波急速拉升,最后1小时升幅达到8%以上。该股尾盘出现这种大幅度的拉升,为什么还会被认为是主力意在出货呢?
如果仅凭单日分时走势,我们是无法确定这一点的,需要用K线图进行综合分析。图1-5为该股K线图,A点所示就是图1-4中分时走势形成的K线。
如图1-4所示,在A点股价反弹当日,量能并未明显放大,显示出增量资金并不踊跃。相比股价最高点(代表主力出货意图的成交量),A点的量能极其平常,显示主力并不愿大幅增加筹码。
在A点,K线突破上方的60日均线,给了投资者一丝股价反攻的希望,但次一交易日的股价却显出上涨乏力的疲态,结合股价出货高点并不遥远来看,期望上涨只能是一种奢望!这种反弹只能说明主力想把筹码卖个好价钱,从而进行骗线。
同时,在盘中偶然出现大单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如果频频出现像阻截式的大单,就值得细细品味了。
当上档抛盘较大时,在第一接盘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大单。比如某股现在的价位是7.93元对7.94元,从7.94元到7.98元的五档压盘1万股左右,第一压盘7.94元更是有10万余股。接盘方面,下档四个价位全部为数千股接单,唯有第一接盘7.93元出现了10万余股的接单。显然,一般情况下至少短时间内7.93元以下的接单是不可能成交的,因此我们把7.93元的大接单称为“阻截式大单”。
由于下档除了第一接盘以外,其他的接盘都比较小,所以如果市场上要抛出来的筹码绝不会因为第一接盘大而不敢出来,反而会更愿意对着第一接单砸下去。但我们没有看到大单砸出来,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市场上想抛的大单不多,或者干脆说市场的大单已经不多了。
再分析买盘。既然第一接盘比较大,而且短时间也没有变化,那么要想挂在下面的话比较难以快速成交,如果希望在短时间内成交的话就应该对准第一卖单去打,因为第一卖单本身的抛盘量也不小。由于再上面的抛盘不大,如果这个价位不买进的话说不定被别人买了以后股价就上去了。这种心态在大盘回升的时候会经常出现。从这里我们又得出一个结论:市场上真正想买的单子会对准上档的第一大抛单打。
再进行深入分析。说市场上想抛的大单子不多,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结论,其实不论股价在什么位置,哪怕是多少年来的最低价,市场上永远会有想出来的大单子。确实没有大单子抛出来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真正的所谓市场上的大单子已经很少了,或者说大量的单子已经被庄家封存,所以结论就是庄家已经进驻这家股票。
这种手法无非是庄家希望市场能够将第一卖单打掉,至于上面的抛盘到底是市场上的还是庄家自己的,则仅从“阻截式大单”这一点还很难看出来。但有一点很明显,目前不是庄家的建仓阶段,否则庄家不会愿意让市场买。另外这与庄家的成本区也没有关系,庄家的成本也许更高也许更低,反正庄家希望市场买盘跟进就是不愿意增加过多仓位的信号。但由于“阻截式接单”还是有可能成交的,至少会有一部分成交,因此目前的价位庄家还是觉得比较低,即使迫不得已增加一部分筹码也是可以接受的。
总的来说,“阻截式大单”的出现表明盘中有庄家在运作,目前的价位庄家认为不高,但庄家希望通过适当的换手将股价推高。如果频频出现阻截式大单,那一定是跟庄家的动作有关系,散户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