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美国FDA对Stelara生物类似药临床疗效研究的豁免,不仅是一个监管突破,更是生物制药行业全球游戏规则改变的历史性时刻!
近日,美国FDA对Stelara生物类似药临床疗效研究的豁免,不仅是一个监管突破,更是生物制药行业全球游戏规则改变的历史性时刻!
01
siN打响第一枪
Stelara生物类似药闯关FDA成功
2025年9月2日,美国FDA做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定,豁免了教授Sarfaraz K. Niazi提交的Stelara(ustekinumab 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疗效试验(CES)要求。
这是FDA历史上首次对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完全豁免临床疗效研究,标志着生物类似药审评流程的根本性变革。
FDA此次开创性的决定,允许基于分析相似性和免疫原性研究的数据批准生物类似药,无需进行传统意义上成本高昂且耗时的临床疗效试验。
Stelara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用于治疗斑块状乾癣、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活性乾癣性关节炎。自2009年上市以来,Stelara的销售额持续增长,2023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08亿美元,美国市场约为60亿美元。
此次FDA的决定预计将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成本降低90%以上,并将审批时间缩短70%以上。这意味着更多企业能够进入生物类似药市场,加速生物类似药的上市,使患者更快获得价格更低廉的药物。
TONACEA
02
幕后推手
二十年论证终获认可
尼亚兹教授在提交给FDA的多份公民请愿书和数十篇同行评审的出版物中,持续主张临床疗效试验对生物类似药评估没有科学价值。
他认为分析相似性和免疫原性研究已足以确认生物相似性,因为数十年来,临床疗效试验从未证明有意义义的失败结果。FDA最终接受了这一基于证据的观点转变,这标志着现代药物开发的历史性转折点。
这一转变背后是美国政府对药品可及性和医保开支压力的回应。FDA的“药品竞争行动计划”旨在促进复杂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开发,通过简化证据要求,加快仿制药上市,引入竞争以降低药价。
TONACEA
03
欧洲共振
EMA的“个案化”临床方法
FDA此次决定与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监管机构(MHRA)的监管路径趋于一致,这有助于推动全球生物类似药监管协调。
2025年4月,EMA发布了《关于生物类似物研发中定制临床方法的反思文件》。该文件体现出的精神是,对于大多数生物类似物产品,疗效比对研究已经不是上市审批时需要提交的必要数据。
这一政策变化已经影响了企业的研发策略。中国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年5月宣布调整其帕博利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开发策略,终止了正在进行的III期疗效比对临床研究。
同样,德国药企Formycon AG和瑞士药企Sandoz AG也宣布了对其帕博利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研发策略的类似调整。
TONACEA
04
多肽前传
化学合成替代生物原研的“免临床”先例
很多人忽视的是,FDA早在多肽仿制药领域就开始了豁免临床的实践。2021年5月,FDA发布了《ANDAs for Certain Highly Purified Synthetic Peptide Drug products that refer to listed drugs of rDNA origin guidance for industry 针对某些高纯度合成多肽药物的ANDA指南》,允许六种多肽药物通过化学合成路径替代重组DNA技术生产的参比制剂(原研药),并可能豁免临床研究。
该指南已初见成效:2020年12月,Amphastar的胰高血糖素仿制药获批,成为首例合成多肽替代重组参比制剂的案例。
2024年12月,中国翰宇药业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凭借ANDA途径(505(j))在美获批,且豁免人体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例独立上市的多肽仿制药。
多肽案例给了FDA“结构确证=临床等效”的实证,也为单抗“零临床”奠定方法论:当分析工具足够精密,人体试验不再是法规默认,而成为科学选项。
TONACEA
05
产业影响
市场格局与研发策略的重塑
FDA这一决定预计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加速生物类似药的上市,最终使患者受益于价格更低廉、更容易获得的生物药物,还将重塑生物制剂市场格局。
受益方包括:
1)中小生物公司:研发门槛和成本大幅降低,千万美元级别即可启动类似药项目;
2)PBM与医保:提前2-3年引入竞争者,年节约百亿美元计的费用;
4)全球患者:更多患者能够获得价格更低的生物药物,提高治疗可及性。
面临的挑战包括:
1)大型制药企业:原研专利悬崖更陡,市场独占期缩短;
2)临床CRO:Ⅲ期订单蒸发,市场规模可能缩小;
3)专利律师:“专利丛林”策略效用降低,和解金可能缩水。
此外,中国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中国生物类似药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83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预计的550亿美元。
随着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开始就单抗类生物制剂召开企业座谈会,生物药集采也有望在中国实质性启动,进一步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TONACEA
06
未来展望
从“人体临床第一”到“数据第一”的监管哲学转变
Stelara“免临床”事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监管范式转变的开始。当高分辨质谱、冷冻电镜、AI结构预测可以“看见”分子差异;当药代动力学模型可以“算清”暴露-效应曲线;当真实世界数据可以“回放”百万病人轨迹时,传统以“人体试验”为金标准的监管哲学正在演变。
这个决定代表着监管思路的根本性转变:当科学证据足够充分时,传统耗时费钱的临床疗效研究不再是必要的。它预示着未来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将更加注重分析相似性和免疫原性研究,而非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未来,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生物药品类豁免临床,科学进步与监管灵活性将成为推动药品可及性的双引擎。FDA需要密切监测生物类似药的上市后安全性,确保在加速审批的同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全球监管机构正朝着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助于简化生物类似药的审批途径,促进生物类似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可及性,让更多患者能够获得价格合理的生物药物。
游戏规则已经重写,全球生物类似药的规则即将重塑,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优秀企业。
来源:医学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