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不知道自己有乙肝,一边熬夜拍短视频谋生计,一边喝酒“解压”,直到肝癌晚期,连告别都没来得及。这不是悲剧,这是讽刺。一个“抗癌人”,最后死于自己没察觉的癌;一个靠传播健康的人,身体却默默垮塌。
他活得像一把火,却熄灭在秋风里。32岁,正是很多人刚刚站稳脚跟的年纪,李德寨却在这个节点戛然而止。
他不知道自己有乙肝,一边熬夜拍短视频谋生计,一边喝酒“解压”,直到肝癌晚期,连告别都没来得及。这不是悲剧,这是讽刺。一个“抗癌人”,最后死于自己没察觉的癌;一个靠传播健康的人,身体却默默垮塌。
人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这句老生常谈早就成了耳边风。拼搏、熬夜、喝酒、吃外卖,像是成年人的“四件套”,再套上一件“自我感动式养生”外衣——喝杯枸杞茶就觉得能抵消整晚的不眠。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肝脏没塌才叫怪事。
肝,是沉默的大器官。它不喊疼,不哭诉,像极了那个在职场里一声不吭、扛起所有活儿的老实人。你以为它没事,其实它早就疲惫不堪。肝癌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从乙肝到肝硬化,再到肝癌,十年、二十年,像钟表一样精确,一点都不马虎。
李德寨的悲剧,不是个案。中国是乙肝大国,约有7000万人处于慢性感染状态,大多数人却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这回事一知半解,甚至浑然不觉。
很多人直到腹水、黄疸、体重骤减,才慌忙就医,结果一查就是中晚期肝癌。那时候,不是治不治的问题了,是还有没有机会说一句“我还没活够”。
一个真实病例:32岁的男性患者,因持续腹胀就诊,体检发现肝脏肿块,经检查为乙肝相关肝癌,确诊时已属晚期,生存期不足半年。
这就是现实。肝癌,不是遥远的事,也不是老年病。它可以年轻,它可以沉默,它可以在你毫无知觉的时候,悄悄布下死局。而这一切,常常从一个最不起眼的“乙肝”开始。
我们对“乙肝”的轻视,来源于误解。有人说,乙肝不就是个病毒嘛,没症状就不管了;也有人觉得,反正我年轻,身体好,哪那么容易出事。还有人迷信各种“护肝片”“排毒茶”,以为吃了就万事大吉。这些认知,就像在烧着的房子里打扫卫生,错得离谱还自我陶醉。
从现代医学角度说,乙肝病毒是一种慢性病毒感染,它会在肝细胞里长期复制,诱发免疫反应,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再损伤,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这个过程缓慢但精准,像一位冷酷的工匠,雕刻着你的命运。
传统医学也早有警示。“肝主疏泄”,一旦肝气郁结,情志失调,内外伤合并,便是疾病之源。饮酒伤肝、怒气伤肝、熬夜伤肝——这一点孔子都知道,他说“饮酒过度伤神气”,不是劝你滴酒不沾,而是告诉你别拿命换短暂的兴奋。
心理学上讲,长期压抑的情绪,尤其是愤怒和焦虑,极易影响肝脏功能。你以为自己是在“扛”,其实是在“耗”。熬夜、焦虑、喝酒,是现代人情绪的避风港,却是肝癌的起点站。
再说酒。酒不是坏东西,古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可那是饮酒,不是灌酒。现代人喝酒像打仗,拼的是量,拼的是不倒。乙肝病毒在体内,你再往火上浇油,肝脏一边排毒一边中毒,最后谁也扛不住。
更荒唐的是,有些人知道自己是乙肝携带者,偏偏觉得“我没症状就是没事”,像是走钢丝的人说“我还没摔死,就继续走”。医学从来不相信好运。乙肝携带者并不等于安全人群,病毒的攻击是潜移默化的。
很多人以为,得了乙肝才需要注意,其实早在“得病”之前就该行动。体检不是仪式感,是命运的先知。可惜,很多人视体检为“浪费钱”“麻烦事”,更别提做肝功能、肝脏B超、肿瘤标志物这些“细致活”。直到病情露出獠牙,才悔不当初。
饮食方面也大有门道。肝脏是代谢器官,不是垃圾处理站。高油高糖的夜宵、油炸食品、腌制品,吃进去的不是食物,是负担。长期摄入这些,会增加肝脏代谢负荷,诱发脂肪肝,进一步恶化肝功能。脂肪肝+乙肝,是肝癌的双保险。
并不是说“吃草为王”,而是要让吃变得聪明一点。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减少内毒素来源,也减轻肝脏负担。深色蔬菜、全谷类、豆制品,不是花哨的“超级食物”,却是踏实的肝脏守护者。
再说睡觉。肝脏的修复时间集中在夜间11点到凌晨3点,你不睡,它就得加班。长期熬夜相当于让肝脏连续夜班,调休无望。你以为自己在追剧、打工、刷手机,其实是把肝功能一点点榨干,像挤干一块早就干裂的海绵。
肝是沉默的,但死亡不是。当它发生的时候,是所有沉默的累积,是所有“我还撑得住”的报应。
有人说,“我年轻,我怕啥”;也有人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可哪种快乐能抵得过健康?哪种“来日方长”,能敌得过猝不及防的终点。
李德寨的离开,不该只是一个热搜,他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照见那些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危险信号。
别再拿“我还年轻”当护身符,别再用“我没症状”当借口。
健康不是某一天的选择,而是每一天的坚持。
参考资料:
1. 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2022年版)》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乙肝防治知识手册》
3. 世界卫生组织《乙型肝炎全球报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彭医生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