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坐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手里妻子刚才塞给我的存折,心里五味杂陈。
我坐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手里妻子刚才塞给我的存折,心里五味杂陈。
刚才小慧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如纸,却还在安慰我:"老张啊,还好咱们AA制这么多年,我这儿有钱,你也有钱,这病咱们治得起。"
那一刻,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想起三十年前,我们刚结婚那会儿,小慧就提出要AA制过日子。
那是1985年的春天,满城的槐花开得正盛,我在国营机械厂当钳工,小慧在纺织厂织布。
我们住在厂里分的一间十二平米的小屋里,屋子里除了一张铁架床、一张三屉桌,就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了。
墙上贴着从《大众电影》上撕下来的刘晓庆的照片,那是小慧最喜欢的明星。
那天晚上,小慧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她那本绿皮的工资本,认真地对我说:"老张,咱们家的钱,我看还是分开管比较好。"
我当时正在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一听这话就愣了:"这是啥意思?咱们是夫妻,还分你的我的?"
小慧低着头,声音很轻:"我的意思是,咱们各自管各自的工资,家里的开销一人一半。"
我把收音机关了,坐到她身边:"小慧,你这是不信任我吗?还是觉得我会像隔壁老刘那样,拿钱去打麻将?"
"不是的,老张。"小慧摇摇头,"我是想,这样对咱们都好。"
我那时候年轻气盛,脑子里装的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老观念,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小慧,我告诉你,咱们家我当家做主,钱都交给我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小慧没有争辩,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坚定。
过了一会儿,她说:"老张,要不咱们试试看?试一年,不行的话再说。"
看她那样子,我心软了,也就答应了:"行,就试一年,但是我跟你说,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人家会笑话咱们的。"
谁知道这一试,就是三十年。
起初那几年,我心里总是别扭得慌。
每次和工友们一起在厂门口的小饭馆喝酒,他们问起家里的事,我都不好意思说。
老李端着酒杯开玩笑:"老张,你这是'妻管严'啊,连钱都管不了,还算什么爷们儿?"
我总是笑笑,端起酒杯一口干了,不解释什么。
其实那时候我也不理解小慧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每个月都把工资分成两半,一半交给对方当家用,一半自己留着。
买菜、买米、交房租,我们轮流出钱。
买衣服、买鞋子,各花各的。
小慧总是很仔细地记账,用的是那种红皮的日记本,每一笔钱都清清楚楚写着。
有时候我看她晚上在昏黄的电灯下算账,觉得这样太累了,夫妻之间还要算得这么细,像做生意似的。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这样做也有好处。
我不用担心小慧会埋怨我乱花钱,小慧也不用担心我会嫌她买东西贵。
我想买什么东西,只要不影响家用,就可以随便买。
小慧也是一样,她想给娘家买点什么,也不用看我脸色。
1987年,厂里因为完成出口任务发奖金,我分到了两百块钱。
那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够买一台红灯牌收音机了。
按以前的想法,这钱当然是我说了算。
可是按照我们的约定,这钱是我自己的。
我想给我妈买件棉衣,老人家的棉衣穿了十多年,都洗得发白了。
小慧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你妈养大你不容易,该买。"
那时候我才明白,小慧这样做,其实是在保护我们彼此的自尊。
可是就在这年冬天,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让我们的约定破产。
小慧的弟弟小勇突然从老家跑来,说是要在城里找工作。
小慧想让弟弟在我们家住一段时间,我本来是同意的。
可是没想到,小勇这一住就是三个月,不但不找工作,还天天在家里吃闲饭。
最要命的是,他还偷偷拿了我抽屉里的五十块钱。
那天晚上我发现钱少了,气得不行:"小慧,你弟弟这样下去不是个头儿,他拿了我的钱!"
小慧脸都红了:"老张,对不起,我马上还给你。"
"这不是还钱的问题,"我声音有点高,"你弟弟这样下去,咱们家都要被他吃垮了。"
小慧眼圈红了:"那你说怎么办?他是我唯一的弟弟。"
我们两个人第一次因为钱的事情吵了起来。
最后还是小慧狠下心来,给弟弟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让他走了。
事后我们坐在床上,谁也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小慧说:"老张,要不咱们还是把钱放在一起管吧,这样分开,遇到事情反而麻烦。"
我想了想,摇摇头:"不,咱们继续这样,刚才的事不是咱们约定的问题,是人品的问题。"
小慧看着我:"你不怪我?"
我握住她的手:"咱们是夫妻,但也都是独立的人,你有你的难处,我有我的原则,这样挺好的。"
从那以后,我们的感情反而更好了。
19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们这个小城。
很多人开始下海经商,也有人下岗失业。
我们厂子效益不好,连着好几个月工资发不下来。
那段时间,我心情很低落,觉得自己没用,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
每天晚上回家,看着小慧省吃俭用的样子,我心里就像压着一块石头。
有一天,我在厂门口遇到了老同学王建国,他现在自己开了个服装店,开着桑塔纳,穿着西装革履的。
"老张,你还在厂里熬着呢?"王建国点着中华烟,"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端铁饭碗?"
我笑得很尴尬:"我这人没你那个胆子。"
"胆子是练出来的,"王建国拍拍我的肩膀,"要不你跟我干吧,我正缺个帮手。"
那天晚上我回家,把这事儿跟小慧说了。
小慧听完,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问我:"你自己怎么想的?"
"我也不知道,"我叹了口气,"王建国说得有道理,可是我这人天生胆子小,怕失败。"
小慧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说:"老张,咱们不是有积蓄吗?我这些年攒了不少钱呢。"
我这才知道,原来小慧这些年来一直在偷偷攒钱。
她把自己的那一半工资省吃俭用,竟然攒了三千多块。
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了。
"这些钱你拿去做点小生意吧。"小慧把存折递给我,"大不了赔了,咱们重新开始。"
我接过存折,手都在发抖:"小慧,这是你的钱。"
"什么我的你的,咱们是夫妻。"小慧笑了,"再说,这钱放在银行里也是放着,不如让它动起来。"
我用这笔钱和朋友合伙开了个小修理店,专门修自行车和缝纫机。
虽然挣得不多,但总算度过了难关。
到了1995年,孩子小军要上高中了,需要择校费五千块。
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对我们来说真不是小数目。
我和小慧把我们两个人的积蓄加起来,正好够交这笔钱。
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小慧当初坚持AA制,不是不信任我,而是为了让我们两个人都有底气。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会因为钱的事情互相埋怨。
孩子上高中那天,我们一家三口骑着自行车去学校。
小军坐在我的后座上,小慧骑着她的二八大杠跟在后面。
路过菜市场的时候,小慧突然停下来买了几个橘子。
"今天是好日子,买点橘子庆祝一下。"她笑着说。
那一刻,我觉得我们虽然不富裕,但很幸福。
后来孩子上了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深圳找到了工作。
小军结婚的时候,我和小慧各出了一万块钱,给他在深圳付了房子的首付。
邻居们都很羡慕我们,说我们夫妻恩爱,从来不吵架。
其实我们也有过争执,但从来没有因为钱的事情红过脸。
小慧总是说:"咱们各管各的钱,谁也不欠谁的,这样心里踏实。"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吃饭、看电影、旅游,我们轮流买单。
买房子、装修,我们一起出钱。
给孩子的红包,我们也是一人一半。
朋友们都说我们这样做太见外了,但我们觉得这样很好。
2010年,我们搬进了新房子,一百平米的三居室。
小慧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小花园,感慨地说:"老张,谁能想到咱们还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我走到她身边:"是啊,这些年咱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挺稳的。"
去年小慧退休了,她说:"老张,咱们这样过了这么多年,我觉得挺好的。"
我点点头:"是啊,当初我还不理解你呢。"
小慧笑了:"其实我也是跟我妈学的。我妈当年就是这样和我爸过日子的,她说这样两个人都有尊严。"
我这才知道,原来小慧家里一直就是这个传统。
今年春天,小慧开始感觉身体不舒服。
起初只是胃疼,她说是老毛病,吃点胃药就好了。
可是过了一个月,她开始吃不下饭,人也瘦了很多。
我催她去医院检查,她总是说:"没事,可能是更年期的反应。"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晕倒在厨房里,我才强行把她送到医院。
去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胃癌早期。
医生说需要立刻手术,费用大概要十万块。
我当时就慌了,虽然我们有医保,但自费的部分还是不少。
更重要的是,我害怕失去她。
小慧却很平静,她握着我的手说:"老张,你别担心,咱们有钱。"
她拿出了她的存折,上面有八万多块钱。
我也拿出了我的积蓄,七万多块。
两个人的钱加起来,不仅够治病,还有富余。
可是就在办住院手续的时候,又出了个意外。
医院的财务科说我们的医保卡有问题,需要回单位重新办理,可能要耽误几天。
小慧的病情不能再拖了,医生建议我们先自费治疗。
那一刻,我真的慌了,全自费的话,费用要翻一倍。
小慧看出了我的担心,她平静地说:"老张,没关系,咱们两个人的钱加起来够了。"
她说得很轻松,但我知道,这意味着我们这么多年的积蓄要全部花光。
我正在犹豫的时候,小慧又说了一句话:"老张,还好咱们AA制这么多年,要不然现在你心里该多难受。"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她的意思。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家里的钱都由我管,遇到这种大病,我肯定会觉得压力很大,觉得是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家人。
小慧也会觉得愧疚,觉得自己拖累了家里。
但是现在,我们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积蓄,都为这个家庭贡献了力量。
治病的钱,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出的,谁也不欠谁的。
躺在手术台前,小慧握着我的手说:"老张,这些年多亏了你陪着我。"
我哽咽着说:"小慧,你一定要好起来,咱们还要一起看孙子长大呢。"
手术很成功,小慧恢复得也很好。
住院期间,儿子小军从深圳赶回来了,还带着我们两岁的孙子。
小孙子趴在病床边,奶声奶气地叫:"奶奶,你什么时候回家?"
小慧眼泪都出来了:"奶奶很快就回家了,回家给你做好吃的。"
出院那天,正好是秋天,我们手牵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夕阳西下,街上的梧桐叶子黄了,秋风轻轻吹过。
路过那家我们经常去的小饭馆,老板娘看见我们,热情地招呼:"老张、小慧,小慧的病好了?今天我请客,进来吃碗面条。"
我们在小饭馆里坐下,老板娘端来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小慧吃得很香,脸上又有了血色。
我看着她,心里满满的都是感激。
这三十年来,我们没有因为钱的事情吵过一次架。
无论是好日子还是难日子,我们都是一起面对,一起承担。
小慧用她的智慧,让我们的婚姻充满了平等和尊重。
现在我终于明白,真正的夫妻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纠缠,而是两个独立的人选择一起走过人生。
走到家门口,我对小慧说:"当初你坚持要AA制,我还不乐意呢。现在想想,你是对的。"
小慧靠在我肩膀上:"老张,咱们这样过了三十年,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底气,也都为这个家付出了。这样挺好的。"
我点点头,心里踏实得很。
小慧当初的选择,确实是对的。
来源:奋发书签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