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前听父辈讲,小时候的人总觉得阅兵是个“听说过但没见过”的大事。可这几年,电视上的画面、朋友圈转发的图片里,方阵整齐、飞机在空中拉出巨大的轨迹、和平鸽腾空,那些场面看着真让人心动。
从前听父辈讲,小时候的人总觉得阅兵是个“听说过但没见过”的大事。可这几年,电视上的画面、朋友圈转发的图片里,方阵整齐、飞机在空中拉出巨大的轨迹、和平鸽腾空,那些场面看着真让人心动。
我就在想,阅兵到底有啥?为什么大家看的时候会特别激动?
有一年抗战胜利八十周年,9月3日北京城格外热闹。天还没亮,广场上就安静得厉害,只剩下几声礼炮。老兵坐在观礼席上,敬着军礼,有人看着眼圈就红了,身边很多年轻人,也悄悄擦泪。
谁都知道,他们那一辈人,在最苦的年月熬出了头。现在再看到钢铁长龙、战车和导弹呼啸而过,可能心里很踏实很安慰。
“这些车牌号有啥不一样?”我自己也奇怪。镜头扫过,只见有辆空着的阅兵车:VA01945。后面还一辆VA02025。回头一想,原来1945就是战争结束,2025象征新的征程。
很多人说:“车不是空的,里面全是英雄的影子。”那只麦克风,像是留给他们诉说故事——这些故事也没人会真正忘记。
再看飞机,真不一样了。印象最深就是,1949年那会儿,参阅的飞机数量不足,为了壮气势就飞了两遍。这回不一样了——各种战机、预警机、直升机、加油机、运输机排着队过天安门。“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一想到这句,特别让人感慨。
天空里,两队战机一前一后,像利箭一样很有气势,中间还有直升机排出巨大的“80”。听说数了一下有26架,八十周年刚刚好;还有三架特地举着“必胜”大标语绕场。
这几年,新的装备特别多。那次阅兵里,导弹方队有个巨大的东风-5C亮相,说是能覆盖全球。坦克、火箭、卫星,能地面能海底能飞天的装备都有。还有一种叫什么“惊雷-1”的新导弹,都是自己造的。
“过去老说三发子弹打完就没了,现在都三位一体了。”说这话的,是电视里的老兵。
我还注意到,全女兵方队也很精神,都是当年的女民兵组的,比男兵还威风。队伍走得很齐,动作也快,看得人直想鼓掌。
其实,最让人觉得新鲜的还是无人装备。电视画面里,地上能跑的无人坦克、天上飞的无人机、水里游的潜航器一块出来。据说这些可不是模型,是真的能上战场用的,甚至还能和人工一起配合。
“无人装备出来了,那敌人会怎么对付?”有个亲戚边看边嘀咕。画面马上就有显示——现在还有专门对付无人机的“反无人装备”,比如那种定向能武器和电子干扰系统,能一下子把天上一群小无人机全扫掉。
听说现在有人预测,以后战场可能真的像视频游戏,各种机甲、无人机互相较劲,看谁厉害。不像过去骑马打仗,现代战争好像越变越快,什么都讲究效率。
国外人看了都咋说?
看直播的时候,也有不少国外网友在论坛里留言。有人夸这些装备进步快,尤其是讲到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机方面发展惊人。说啥“歼-10都沦为表演机”,其实是说,还有更高级别的才进入主体方队。这变化放其他国家也是一件稀罕事。
有印度网友直接评论说:“发展太快了,国防科技真让人尊重。”这种夸奖感觉挺实在,不像走个过场那种口头赞美。
还有前美国军官直接说,“中国展示的科技发展让人震撼,尤其是在无人装备上。”有的网友也觉得震撼,说怎么装备全是中国自己造的,仿佛不再依赖进口。
还有些外国记者注意到了放飞和平鸽,说这么多鸽子一起飞,场面很壮观。鸽子是北京市好几个区的鸽友送来的,很多曾经参加过国家各种重大活动。
那一刻,天空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鸽子和气球慢慢升远,很有意思。
这些画面留下的其实不仅仅是“军队强大”,而是让人心里挺安稳。仿佛不管今后怎样,咱们都不是当年那个“铁不如人”的样子了。
还有一点没法忽略:几十年的变化实在太大。坦克车队跟着走,钢铁都反着光。志愿军老兵举起右手认真地敬礼,这一幕很有力量。
过去只能幻想的高科技武器,现在不只是电视科幻片里的画面,亲眼看见都觉得新鲜。各种大块头装备,听说都是自家工厂,最新型号。
女兵走过,方队整整齐齐地通过。身姿利索,头发绑得干净利落,很精神。老一辈在台下露出笑脸,大家都跳起来拍照。
飞机编队越来越多,飞的高度也控制得刚好。有导弹前队、后队严格区分,还有专门展示强大核能力的洲际导弹。就和过去老照片里飞机不足、坦克打补丁的画面完全不一样了。
整个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和平鸽和气球一起飞升,天安门广场上响起掌声。大家都在抬头看,有老兵身边的孩子激动地喊。
谁都能看出来,现在的军队和几十年前已经大不同。人们一边拍照,一边议论着新装备,场面一直很热闹。
这些年的变化,刚开始觉得是别人家的新闻。可渐渐地,好像变成了身边人关注的事,也不会觉得遥远。看着武器装备一件件走过,心里想着,以后就靠他们守护我们的家园了。
来源:幸福春风nZ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