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鸠摩智一句“能和老衲打成平手的世上没有几人”,把慕容复衬成透明人,当年全国收视率狂飙36%,配角碾压主角的第一次实战就在这里。
鸠摩智一句“能和老衲打成平手的世上没有几人”,把慕容复衬成透明人,当年全国收视率狂飙36%,配角碾压主角的第一次实战就在这里。
不是主角没演技,是配角太会抢。
二十七年过去,慕容复成了过气贵公子,鸠摩智却在每个剪辑号里循环复活。
观众只记得李国麟那张狂到可爱的脸,忘了演对手戏的张国强其实也是慕容复本人。
张国强被鸠摩智压了二十七年,转头在《潜行狙击》里演莫一烈,才扳回一局。
一个人把慕容复的疯和莫一烈的阴演得明明白白,却被观众当成两个人,这就是配角的隐藏技能:换脸不换手。
麦长青更绝,一句“吔屎啦你”从2010年传到2024年,弹幕天天刷屏,他本人上综艺唱rap,台下年轻人跟着吼梁非凡。
反派演成顶流,电视台剪进宣传片,风头盖过女主邓萃雯。
黄德斌演太监小禄子,提前三个月学清宫礼仪,走路膝盖弯几度都量过。
《金枝欲孽》之后,他几乎年年有戏,最近还接到港产电影男一号,从太监专业户到警队高层,跨度大但不违和,观众买账。
阮兆祥在《皆大欢喜》里装疯卖傻,转头开栋笃笑巡演,三千张票两小时卖光。
观众才发现那个逗趣管家说起社会话题也带刺,原来喜剧面孔背后是生活洞察。
陈国邦被称最被低估的演技派,演《大太监》彭三顺时连手指都在颤抖。
后来干脆去大学教书,学生贴出课堂笔记,一页纸标满眼神层次,网友看完集体喊复出,这股口碑在短视频平台发酵,直接帮他拿到内地网剧男配。
许绍雄的欢喜哥从《使徒行者》火到泰国,曼谷街头有人找他合影。
老爷子现在一边拍戏一边做监制,去年开的新戏拉来内地平台投资,投资方点名要他坐镇,理由是“这张脸自带收视率”。
蒋志光演完医生演律师,还在公益广告里扮的士司机,观众每换一个台都能撞见他。
最近他跑去社区教老人唱歌,视频流出点击破百万,评论区全在刷“童年回来了”。
梁烈唯改名梁竞徽重新出发,木荣之后又在《飞虎》演狙击手,寸头肌肉一出,社交平台刷屏。
内地综艺请他谈港剧幕后,他一句话总结:配角不是背景板,是戏的灵魂螺丝钉。
数据最有说服力。
TVB去年片单里,超过六成剧集以老配角做宣传点,招商PPT直接写“鸠摩智加盟”“欢喜哥回归”。
平台比谁都清楚,观众早已把配角当主角。
剧组预算越来越紧,老配角反而更吃香。
一场戏能带三种情绪,一条过,省下的时间和钱都算进利润。
副导演私下算过账,用熟脸配角比请流量新人省三分之一成本,收视还稳。
观众也在变。
短视频把梁非凡剪成表情包,把鸠摩智配成武侠DJ,年轻人没看过整剧却先认识配角。
老演员自带二创流量,省了宣发费用,平台自然追着签。
有人担心港剧青黄不接,看看这些配角就踏实。
李国麟直播带货边卖边唱佛经,张国强在舞台剧练声,麦长青跳舞带货两不误,他们把老手艺玩出新花样,顺便把观众缘带进直播间。
下次再看到熟悉的面孔闪过,不妨停下来多看两眼。
一部剧能记十年,往往不是主角多完美,而是配角把人性演得够真。
他们站在边角,却把整部戏牢牢拽住,这才是港剧最狠的底牌。
来源:陈陈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