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五年规划”听着像政府文件,但落到湖熟、金桥、河南这三个社区,就是明天早上谁家门口要修新路、谁家菜地能不能再盖房、孩子去哪儿上学、老人去哪儿跳广场舞。
“十五年规划”听着像政府文件,但落到湖熟、金桥、河南这三个社区,就是明天早上谁家门口要修新路、谁家菜地能不能再盖房、孩子去哪儿上学、老人去哪儿跳广场舞。
一句话:这份规划把“乡村振兴”拆成了你家、我家、他家都能摸得着的小日子。
先说最实在的钱袋子。
规划把产业拆成三块:田里种稻子、油菜,水里养鱼养虾,再配点草莓番茄,听起来像老套路,但后面跟了“机械化+土地集中整理”。
翻译一下:以后可能整片整片地用无人机打药、大型收割机进场,散户要么把地流转给大户拿租金,要么抱团成立合作社,按股份分红。
不想种地的,村里小作坊要搬去街道工业园,冷链物流招人,工资比原来翻一倍不是梦。
不想打工的,自家小楼改成民宿,油菜花节一开,周末房间能订到三百一晚。
三条路摆在眼前,选哪条都比守着两亩地看天吃饭强。
再说房子。427公顷基本农田用红线钉死,谁想偷偷把田改成院子,无人机一扫就现形。
新建房只能去规划区,优先用那些早就空着的宅基地。
金桥社区的老王去年刚想给儿子批块耕地盖婚房,现在得改主意:要么把老宅翻三层,要么去集镇买统建房。
价格差不多,但后者离幼儿园、卫生室步行五分钟,省得以后媳妇天天抱怨接送远。
配套升级像开挂。
湖熟社区按“二级乡村社区”配置,九年一贯制学校、二级医院、老年活动中心一次配齐;金桥、河南按“一级”来,幼儿园和卫生室集中在湖熟集镇,早晚两班电动公交十分钟一趟,老人免费坐。
最惊喜的是适老化:公厕加扶手、广场加健身器材、村口加监控,连应急避难所都选在文化站——真来台风,大喇叭一喊,全村十分钟集合完毕。
生态狠话也落地。
句容河调蓄区25公顷直接禁建,河边烧烤摊、养鸭棚统统清退。
作为补偿,村里给每家发了光伏发电屋顶的补贴指标,一年卖电收入三四千,等于白送养老金。
年轻人更嗨:5G基站年底开通,直播卖草莓、卖咸鸭蛋,快递车直接开到田头。
钱从哪来?
财政掏大头,村民掏小头,企业再凑一点。
湖熟街道刚跟南京农大签了冷链物流园协议,企业负责厂房,村里负责招工,税收反哺公共设施。
前五年先把路、水、网、厕补齐,后十年再慢慢把旅游做热。
听起来慢,但比起隔壁镇盲目砸钱造古镇最后烂尾,这种“先吃饱再玩好”的节奏反而让人踏实。
有人担心:小作坊搬走了,村口会不会冷清?
工业园离得不远,中午工人骑电动车回来吃饭,小超市、卤菜店生意反而更火。
也有人嘀咕:油菜花节年年办,会不会审美疲劳?
规划里留了彩蛋——明年起加办稻虾音乐节,田里搭舞台,小龙虾免费尝,抖音话题已经预定了。
十五年很长,但明年家门口要修的这条路、要亮的这盏灯、要开的这趟公交,都是规划里第一页就写好的“小目标”。
乡村振兴不是口号,是把日子一天天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来源:农民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