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张昊玥那条长文,手指直接停在半空——谁想到《一年级》里那个被剪成背景板的女孩,把七年前的委屈一次性倒了个干净。
“原来小作精也会塌房?
”
昨晚刷到张昊玥那条长文,手指直接停在半空——谁想到《一年级》里那个被剪成背景板的女孩,把七年前的委屈一次性倒了个干净。
张昊玥说,当年被同组人集体排挤,镜头外喊她“多余”,收工回宿舍发现行李被扔在走廊。
最离谱的是,有次彩排走位,她被故意绊倒,膝盖磕出血,节目组只递了张创可贴,转头继续拍虞书欣的“可爱失误”。
评论区炸了。
有人贴出旧片段:虞书欣对着镜头撒娇“她好笨哦”,张昊玥站在旁边,嘴角僵到发抖。
当年只觉得是综艺效果,现在再看,全是刀子。
品牌动作比网友更快。
虞书欣代言的酸奶广告,凌晨悄悄撤下首页;某轻奢品牌把原定直播改成“技术调整”。
粉丝控评刷“造谣”,可商务数据不会撒谎——金主爸爸永远跑得比粉丝快。
张昊玥没卖惨,只甩了张心理诊断书:中度抑郁,服药两年。
最扎心的是那句“我后来听见‘卡’就发抖”。
这不是八卦,是职场PTSD。
有人扒出虞书欣最近行程:原定综艺延期,新剧宣传零通稿。
网友调侃“小作精终于安静了”,可安静背后,是商务团队连夜开的危机公关会。
娱乐圈的规则从来简单粗暴:流量能把你托上天,也能让你原地摔成平面。
更魔幻的是粉丝。
虞书欣大粉带头网暴张昊玥,话术还是老一套“蹭热度”“想红想疯了”。
结果转头被扒出,大粉皮下是职业水军,一条五毛。
粉丝真情实感冲锋陷阵,背后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
说到底,这不是两个女孩的战争。
张昊玥的控诉像面镜子,照出整个行业的脓疮:练习生挤破头出道,出道后才发现,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是同公司“前辈”的玩笑和导演的默许。
有经纪人发朋友圈:“现在开始给艺人加心理课,算不算亡羊补牢?
”配图是会议室PPT,“禁止职场霸凌”六个大字标红。
底下同行回复:“先把艺人当成人,再当成商品。
”
虞书欣会不会回应?
不重要了。
商务掉光那天,团队自然会教她怎么哭着道歉。
倒是张昊玥,听说有导演递了本子,角色是被霸凌后逆袭的职场新人。
现实比剧本更狗血,但观众这次不想再看“和解”戏码。
娱乐圈需要的不止是热搜,是规则。
下次谁再拿“真性情”当挡箭牌欺负人,至少记得:镜头会撒谎,但互联网有记忆。
来源:肖恩利文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