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119座“安全高效”煤矿,单吨成本232元,国产煤还能涨价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17:41 1

摘要:9月9日,关于“陕西119座煤矿获评‘安全高效煤矿’”的消息在行业内刷屏。紧接着,煤炭宝直播间披露:8月煤炭进口量比7月增加了712万吨。表面看,进口量上升似乎给国产煤带来压力,但从成本端看,局面并不简单。本文以“成本”为切入点,拆解陕西煤如何在行业下行中保持

9月9日,关于“陕西119座煤矿获评‘安全高效煤矿’”的消息在行业内刷屏。紧接着,煤炭宝直播间披露:8月煤炭进口量比7月增加了712万吨。表面看,进口量上升似乎给国产煤带来压力,但从成本端看,局面并不简单。本文以“成本”为切入点,拆解陕西煤如何在行业下行中保持竞争力,以及这对贸易商和电厂的实际意义。

一、数据先行:

陕西119座矿的成本优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名单显示,陕西有119座矿获得“安全高效”认证,数量位列全国第三。这119座矿的平均生产成本仅为232元/吨,明显低于陕西煤炭产业普遍的260–280元/吨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这119座矿虽然只占全省矿井总数的32%,却贡献了全省69%的产量和81%的利润,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5%(略优于全国平均0.058%),人均产能、单井利润等指标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成本差异背后的三大因素

如果直接把各地“吨价”拿来比可能误导决策。要看性价比,必须把运费、热值、含硫含灰等因素一并计入“到厂价”。陕西具备三方面优势:

煤质优势:陕西主产高热值、低硫低灰的动力煤和化工用煤,价值密度高,市场溢价明显。物流优势:陕西位于中原腹地,陇海线、包西线等铁路通达华中、华东,至主流电厂的铁路运费可低至约80元/吨;相比之下,新疆或内蒙古低成本矿即便坑口价低,运到东部市场每吨需加运费300多元,抵消了低成本优势。规模与效率:大规模智能化矿井、自动化装备投入,使得单位人工、单位设备折旧摊销更低,人效和单井利润显著提升。

三、“安全高效”是否等同于“更赚钱”?

数据证明了强相关性,但不完全等同。119座矿贡献了大部分产量与利润,说明通过规模、技术和管理形成了明显的成本护城河,使其在价格下行期更有韧性。但长期盈利仍取决于市场价格、合同结构和外部成本(运费、电价等)。

四、陕西成本还能降多少?

三条可行路径 行业和省级协会的测算显示,未来三年内还有可观的降本空间:

智能化升级:推进“井下5G+智能采掘”,目标到2025年底覆盖60%矿井,人工相关吨煤成本有望降至约35元以下;运输提效:加大铁路专线提负与费率优化(靖神、冯红等专线),可望将外运成本再降低10–15元/吨;用电结构优化:陕北光伏与储能直供井口,电价从0.42元/度降至约0.35元/度,预计每吨煤可节约电费约8元。

按保守估算,上述措施到位后,这119座矿的吨煤成本有望接近或低于200元/吨,继续巩固北方主产区的成本领先地位。

五、对贸易商和电厂的三点建议

看成本要算“到厂价”:别只盯坑口价,运费、热值与质量折算后才是决策依据;优先考虑“安全高效”矿:在价格下行期,这类矿因成本护城河更易签到长期背靠背合同;关注矿企全产业链资源:手握铁路运力、电厂或化工园区资源的集团(如陕煤化、陕投、延长等),在议价和交付上更有优势。

2025年煤市已进入下半场,拼的不是谁挖得多,而是谁管得精、花得少。陕西119座“安全高效”矿用232元/吨的成本账单告诉我们:规模、技术与物流三者缺一不可。下一轮煤价触底时,能笑到最后的往往是那些把“省钱”做成系统工程的企业。

来源:煤炭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