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五点,平壤火车站月台上呵出白气。58岁的朝鲜铁道员老金整理着制服领口,目送着那列墨绿色的国际列车缓缓驶出站台。车窗里,是他第一次被选派到中国交流学习的儿子金成哲。
#新一代智己LS6全国试驾开启#
清晨五点,平壤火车站月台上呵出白气。58岁的朝鲜铁道员老金整理着制服领口,目送着那列墨绿色的国际列车缓缓驶出站台。车窗里,是他第一次被选派到中国交流学习的儿子金成哲。
"要记住,中国的火车和我们差不多,就是路程远些。"老金临行前叮嘱儿子,"晚上记得把车窗关紧,听说中国北方风大。"
成哲在哐当作响的车厢里翻开笔记本,上面记着父亲的经验之谈:平壤到新义州226公里,预计行驶5小时。他看了看表,已经做好了漫长旅途的准备。
列车在晨曦中穿行,成哲靠着车窗,看着田野里耕作的农人。车厢里的广播播放着革命歌曲,头顶的电风扇缓缓转动,推拉车窗发出有节奏的震动声。这一切,都和他父亲描述中三十年前的朝鲜铁路一模一样。
但当他跨过鸭绿江大桥,踏上中国丹东站台时,眼前的一切让他愣在原地。
"这就是......中国的火车站?"
光洁如镜的地面倒映着穹顶,电子屏上滚动着不同车次的信息,安检仪器有序运转。最让他吃惊的,是站台上那列流线型的白色列车车头上标着的数字:"G2022,丹东-北京,时速350公里"。
"这不可能。"成哲用朝鲜语喃喃自语,"870公里,5个多小时?这数字写错了吧?"
同行的朝鲜代表团成员们都停下了脚步,对着列车指指点点。带队的李科长推了推眼镜,认真数着电子屏上的零:"丹东-北京,870公里,运行时间5小时18分。这数学不对啊?"
中国接待人员小张笑着迎上来:"各位朝鲜朋友,欢迎乘坐高铁复兴号。请大家跟我来,列车马上就要出发了。"
成哲迟疑地踏上列车,脚下的感应灯自动亮起。他小心翼翼地摸着真皮座椅,好奇地研究着小桌板,甚至被自动感应的卫生间门吓了一跳。
"这列车......没有窗户把手?"成哲发现车窗是密封的。
小张演示着遮光板的调节:"这是气密车窗,因为车速太快,普通车窗承受不住风压。"
一声鸣笛后,列车平稳启动。成哲紧紧抓着扶手,等待着记忆中火车特有的颠簸和哐当声——但什么也没有发生。列车安静得让人不适,只有显示屏上的数字在跳动:100km/h、180km/h、250km/h......
当车速突破300公里时,成哲终于忍不住了,他用生硬的中文问经过的乘务员:"同志,这个速度,安全吗?"
年轻的乘务员小王停下脚步,她看着一整节车厢朝鲜客人紧张的表情,突然明白了什么。她蹲下身来,用最温和的语气解释:"请您放心,中国高铁已经安全运行了16年,累计运送旅客超过100亿人次。"
成哲摇摇头:"可是,300公里比汽车快两倍,万一脱轨......"
小王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手机:"您看,我可以在时速300公里的列车上竖硬币。"说着,她在窗台上稳稳地立起一枚一元硬币,硬币纹丝不动。
朝鲜代表团的成员们都围了过来,发出阵阵惊叹。李科长认真记录着:"中国高铁,平稳,可立硬币。"
成哲仍然不放心:"那紧急情况怎么办?这么快的速度,刹车来得及吗?"
小王带着大家来到车厢连接处,指着墙上的应急设备:"每列高铁都有智能预警系统,可以提前10公里发现轨道障碍物。我们的刹车系统可以在55秒内让列车从350公里时速安全停稳。"
看着成哲将信将疑的表情,小王又补充道:"我父母都是铁路工人,我从小在铁道边长大。中国高铁的安全记录,比公路交通要高20倍。我每天在这趟车上工作8小时,从来没有害怕过。"
列车飞速穿越田野,窗外的景物连成一片流动的画卷。成哲看着稳稳立在窗台上的硬币,突然问道:"建设这样的铁路,一定很贵吧?普通老百姓坐得起吗?"
小王笑了:"高铁票价相当于普通人半天的工资。学生票还有七五折优惠。最重要的是,它把整个国家联系在了一起。"她指着车厢里的乘客:"你看那位大叔,他是丹东的渔民,每天坐高铁去大连卖海鲜;那边几个学生,是去天津上大学;还有那对老夫妻,是去北京看女儿的。高铁让中国人可以早上在哈尔滨吃红肠,下午在大连看海,晚上回沈阳吃烧烤。"
成哲在本子上记录着,突然抬起头来:"中国为什么能建这么长的铁路网?"
小王思考了一会,认真地说:"因为我们的爷爷那代人修了成昆铁路,每公里铁轨就有一位烈士;我们的父母那代人了引进国外技术;我们这代人实现了自主创新。现在中国高铁已经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
列车广播响起:"各位旅客,前方到站北京南站。"成哲惊讶地发现,5个多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
站在北京南站的站台上,成哲看着即将返程的小王,突然用中文郑重地说:"谢谢您。我今天明白了一个道理:发展的速度很重要,但发展的方向更重要。中国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小王眼睛湿润了,她从包里拿出一枚高铁纪念章,别在成哲的衣领上:"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坐上朝鲜的高速铁路。"
回朝鲜的列车上,成哲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父亲,我今天看到了未来。中国高铁不仅快,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人都能公平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我们朝鲜也总有一天会有这样的铁路,不是因为速度有多快,而是因为它能连接起人民的心。"
车窗外的夕阳西下,成哲摸着那枚高铁纪念章,第一次觉得,回家的路好像变短了。
来源:百姓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