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全日制研究生作为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采用考试入学模式,学员毕业可获得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双证”。选择时,优先考虑办学实力强、声誉良好的院校,能收获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就近择校可减少通勤压力,更便于平衡工作与学习。2025年,深圳大学推出非全日制研
非全日制研究生作为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采用考试入学模式,学员毕业可获得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双证”。选择时,优先考虑办学实力强、声誉良好的院校,能收获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就近择校可减少通勤压力,更便于平衡工作与学习。2025年,深圳大学推出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尤其适合体制内人员及在职教师报考,是在职人士获取双证硕士的优质选择。
一、深圳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详情
(一)核心培养信息
课程学制:各专业学制统一为3年,部分专业学制范围在2-4年之间,具体以院校最新安排为准。
课程学费:学费跨度较大,整体在0.6万元-52.8万元区间,不同专业学费差异根据培养成本、课程设置有所区分。
学习方式:提供三种灵活模式,满足不同学员需求:
周末班:每周六、周日到校上课,时间安排适配在职节奏;
集中班:利用节假日或寒暑假集中授课,面授形式保证学习深度,需按时到校;
网络班:通过线上视频课程学习,打破地域限制,适合距离授课地点较远的学员。
(二)各专业具体信息表
专业学费学制上课方式所获证书教育管理5.4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法律(法学)9.0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心理健康教育7.2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会计12.0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公共管理 (MPA)12.6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学科教学(数学)5.4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数字经济21.0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学科教学(英语)5.4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金融12.0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学科教学(思政)5.4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学科教学(语文)5.4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工商管理 (MBA)(医院管理研究院)29.8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工商管理 (MBA)(管理学院)29.80 万3 年周末班学位证、学历证温馨提示:2026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较多,为避免考位紧张,建议扫描文末二维码提前进入官网完成预报名。
二、深圳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时间与备考时间轴
(一)报考关键时间
预报名:每年9月中旬开启,每日9:00-22:00开放,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提前填写个人报考信息;
正式报名:每年10月中旬启动,每日9:00-22:00,需在此阶段完成信息确认、材料上传及报名费用缴纳,逾期无法补报;
确认阶段:每年11月初开展网上确认工作,部分考点需现场核验报考材料,具体要求以考点通知为准。有意向报考2026年深圳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可按上述时间节点准备。
(二)2026级考研完整上岸时间轴
时间线核心任务2025 年 3 月确定目标专业与院校,了解考研基本政策、科目设置2025 年 3-6 月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梳理学科核心知识点2025 年 7-10 月第二轮复习:强化重点,通过习题训练提升解题能力2025 年 9 月院校发布考试大纲与招生简章,明确当年招生细则2025 年 9 月考研预报名,提前锁定考位2025 年 10 月考研正式报名,完成信息填报与缴费2025 年 11 月网上 / 现场确认,核对报考信息,提交相关材料2025 年 12 月登录研招网打印准考证2025 年 12 月底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2026 年 2 月登录研招网或院校官网查询初试成绩2026 年 3 月国家线、院校复试线公布;调剂信息同步发布2026 年 3-4 月参加目标院校复试2026 年 4-5 月未通过一志愿复试的考生参与调剂2026 年 5-6 月院校公布拟录取名单,完成录取确认2026 年 9 月新生报到,正式入学三、深圳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条件
(一)基本报考要求
身份与品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及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标准;
学历背景(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国家承认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满2年及以上,可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前,需取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证明。
(二)专项工作经验要求
管理类专业(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
大专学历需满5年工作经验;
本科学历需满3年工作经验;
硕士或博士学位需满2年工作经验;
教育硕士(非全日制):除满足基本学历要求外,需符合院校对学籍、从业背景的补充规定,具体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注意事项:各省份考研报名条件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为确保报考顺利,建议扫码查询自身是否符合报名要求。
四、深圳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
(一)初试科目设置
1.管理类硕士专业
涵盖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审计等专业,仅考2科,总分300分:
英语二(满分100分);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包含数学、逻辑推理、写作三部分)。
2.非管理类硕士专业
根据学科类别不同,考试科目分为4科,总分500分,具体如下:
专业类别考试科目总分备注会计专硕 (MPACC)、工商管理 (MBA)、工程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图书情报英语二(100 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 分)300 分管理类专业统一科目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力学、能源动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等理工科专业英语(100 分)、政治(100 分)、数学(150 分)、专业课(150 分)500 分需考数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医学等专业英语(100 分)、政治(100 分)、专业课(300 分)500 分不考数学哲学、新闻传播学、艺术类、法学、社会学等专业英语(100 分)、政治(100 分)、专业课一(150 分)、专业课二(150 分)500 分不考数学3.特色专业示例
法律硕士:英语、政治、法律综合、法律基础(4科,总分500分);
英语笔译:政治、翻译硕士(英语)、翻译基础(英语)、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4科,总分500分)。
(二)复试科目与形式
初试通过国家线及院校复试线后,需参加复试,通常采用现场复试形式,包含笔试、面试两部分,部分考生需加试:
笔试:考查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类专业复试需额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笔试;
面试:涵盖大学阶段学习成绩、专业素养、外语应用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品德考核及心理健康测试;
加试: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管理类、法律非法学专业除外),入围复试后需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具体科目由院校确定。
来源:中国教师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