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车还没上市,配置单已经扔在桌上了:4830毫米车身、2900毫米轴距、200千瓦电机、670公里纯电续航、磁流变悬架、3纳米芯片,外加一颗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
“十万出头就塞激光雷达,深蓝L06这是要把同行逼到墙角。”
车还没上市,配置单已经扔在桌上了:4830毫米车身、2900毫米轴距、200千瓦电机、670公里纯电续航、磁流变悬架、3纳米芯片,外加一颗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
这不是堆料,这是明摆着告诉市场:我不赚钱,我要的是销量,是数据,是用户的心。
激光雷达是个好东西,能看3D,能测距离,能在雨雾天看清前面有没有人。
问题是,它贵。
市面上30万的车都得加钱选装,深蓝直接标配,还只卖10万到15万。
这不是慈善,这是策略。
它要把“激光雷达=高配”的用户认知打下来,让别的品牌没法张嘴要加价。
以后谁还敢说自己激光雷达是高端选项?
用户一句“人家深蓝都标配了”,就能噎死人。
再看磁流变悬架。
这玩意儿以前只在宝马、凯迪拉克身上出现,能毫秒级调整阻尼,过减速带不颠,过弯不晃。
深蓝把它塞进15万以内的车,等于告诉年轻人:你不用攒钱买豪车,也能有百万级操控。
这不是技术下放,这是品牌重塑。
它要告诉市场:我不是便宜货,我是把贵的东西做便宜了。
续航数据也很有意思。
670公里听起来够用,但官方没标测试标准。
大概率是CLTC,实际跑500出头。
增程版180公里纯电,正好卡在城市通勤的舒适区。
每天50公里来回,一周充一次电,周末跑远点开油。
这套组合不新鲜,但放在10万级别,就是杀手锏。
它吃准了用户既要省钱又要自由的矛盾心理。
竞品是谁?
比亚迪秦L DM,月销破万。
极狐阿尔法S5,名气大但销量惨。
深蓝L06直接对标,价格打平,配置碾压。
秦L DM没激光雷达,阿尔法S5没增程。
深蓝这一招,叫“你有的我都有,你没有的我标配”。
它不要利润,它要用户基数。
只要把量跑起来,售后、软件、订阅都能赚钱。
内饰更狠。
无仪表盘+AR-HUD,方向盘前面一块空地,所有信息飘在挡风玻璃上。
15.6英寸大屏悬浮在中控台,像放了个iPad。
年轻人吃这套,觉得科幻。
老年人可能会慌:速度表哪去了?
但深蓝不在乎,它的目标用户是90后、00后,是刷短视频长大的那群人。
他们用语音控制空调,用导航比看路牌熟练。
芯片是3纳米制程。
手机圈都知道,数字越小越贵。
车规级3纳米目前只有高通和英伟达能量产。
深蓝用上它,等于提前布局。
以后OTA升级自动驾驶,算力够用。
它不给你画饼,先把锅支好,火点着,饼来了就能烙。
这比那些“明年开通城市NOA”的空头支票实在多了。
价格10万起跳,顶配15万。
这不是试探,是开闸放水。
它赌的是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会冲到50%,赌的是用户越来越懂车,赌的是激光雷达和空气悬架会像ABS一样普及。
它先用价格撕开市场,再用配置锁死口碑。
只要第一批车主不骂街,后面就是滚雪球。
唯一的风险是交付。
新车上市最怕跳票,最怕品控翻车。
深蓝背后是长安,老牌车企,产能不是问题,但软件会不会卡?
雷达会不会失灵?
悬架会不会异响?
这些都得用户实测。
它现在把调门起高了,万一翻车,就是全网群嘲。
所以它必须保证第一批车零瑕疵,哪怕亏钱也要把口碑砸实。
激光雷达+增程+轿跑造型,十万出头,你冲不冲?
来源:夸夸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