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醉得意从福州三坊七巷一家家常菜馆起步,凭借高性价比的现炒模式,12年间扩张至370余家直营店,年接待家庭超6000万人次。然而,随着市场内卷加剧、预制菜争议发酵,传统“大而全”模式遭遇瓶颈。2024年,品牌启动战略升级,聚焦到一道炒鸡,打磨新店型,
2013年,醉得意从福州三坊七巷一家家常菜馆起步,凭借高性价比的现炒模式,12年间扩张至370余家直营店,年接待家庭超6000万人次。
然而,随着市场内卷加剧、预制菜争议发酵,传统“大而全”模式遭遇瓶颈。2024年,品牌启动战略升级,聚焦到一道炒鸡,打磨新店型,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这次战略升级的本质是醉得意从“性价比”往“质价比”上转移,用一道菜撕开市场的口子,实现品牌价值重构。
每个品牌的战略升级都有其底层逻辑,醉得意也不例外。
这篇文章,我就以品牌顾问视角拆解醉得意这次战略跃迁的核心逻辑,争取做到言简意赅,为当下想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连锁餐饮品牌提供一些启发。
连锁餐饮品牌想实现第二增长曲线,无非两条路,一条是扩规模,一条是单店破营收瓶颈。
很显然,醉得意想两者兼顾,通过“新战略,新模型,新视觉,新产品,新体验”实现单店营收突破,然后实现快速的规模扩张。
餐饮行业已经进入新时代,竞争已不在简单的门店层面,而是深入到底层逻辑层面,底层逻辑才是未来餐饮决胜的关键,我们进入主题。
01 第一曲线见顶:从“什么都会”到“什么都不够响”
2024年初,年接待6000万人次的醉得意遇到困境,当然,以我对餐饮行业的观察,国内的餐饮人在没有遇到困境之前,是不会主动割肉创新的。
困境一:招牌菜稀释。9大招牌菜也好,3大招牌菜也好,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就变成了桎梏,多个招牌菜会分摊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知。当年被小马宋赋予的“家常菜大王”标签,也变得模糊不清。
困境二:同质化围攻。醉得意是以高性价比的炒菜立足,但跟随者越来越多,以及湘菜小炒,江西小炒的崛起,58元客单的现炒优势逐步丧失,再加上预制菜更加低廉的价格冲击,优势被冲击得七零八碎。
困境三:价值感塌陷。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为“大而全”买单,性价比也沦为基础标配,不再会成为核心竞争力。说句外话,如果一个品牌连性价比都做不到,那么在餐饮行业存在的可能性都没有。
对当下的餐饮品牌而言,如果你的招牌菜,尤其是多个招牌菜,不再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品牌的增长就抵达拐点。
02 破局点:用一道菜撕开市场的战略重构
很显然,醉得意采用的是“一道菜战略”,费大厨辣椒炒肉,客语,已经给了很好的案例示范,醉得意也期望用极致聚焦的战术原则来重构品牌。
通过聚焦一道山茶油炒土鸡实现品牌的三级跳:
①战略聚焦:砍掉7成的产品线,把资源押注到一道菜上。
战略意味着选择,选择意味着放弃,放弃意味着聚焦,这个道理各个餐饮人都懂,但真正敢痛下决心来做的,行业里没有几个。
尤其是像醉得意这样的品牌,在取得阶段性成功的基础上割肉重生,的确考验掌舵者的格局和魄力。
但,醉得意真的就这么干了!
②食材升级:从“好吃”到“吃出门道”。
好吃已经是餐饮的基本属性,吃出门道,吃出价值感,才是餐饮的期望属性和惊喜属性,才能留住顾客,才能被记住。
醉得意是怎么从食材维度做出“门道”的呢?
林下散养土鸡:蛋白质含量高达23g/100g,高出普通鸡20%,当然了,真假你要自己评判;
非遗山茶油:采用传统工艺打出来的山茶油,山茶油本身清香高贵,通过高温能快速锁住鸡的肉香。再者,山茶油是营养的具体代表,让顾客感受到用材用料用油的品质和用心;
全程可视化:这一点醉得意紧跟市场形势,把鲜字展现得淋漓尽致,明档厨房,把杀好的鲜鸡挂起来展示,而且每样食材都做到可以溯源,切配炒制全在顾客眼前完成,可信度倍增。
③文化“铸魂”:把菜品变成行走的客家符号。
品牌如人,需要有灵魂,有了灵魂,品牌才会鲜活起来,才会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清晰形象。
而醉得意深挖客家文化,把客家文化铸就成品牌的灵魂。
在永定土楼发布会推出"四时鲜野"概念,将山茶油炒鸡定位为:“客家人待客的最高礼遇,千年迁徙路上的烟火记忆”。
站在更广的饮食文化视角来看,“无鸡不成宴”的文化符号可以深入到全国各个市场的角角落落,这就为醉得意提供了更广的战略想象空间。
一道简单的炒鸡,通过食材,文化,市场背书等,价值感倍增,记忆点倍增,传播性倍增,美誉度倍增,这就是品牌需要的产品内核。
03 增长杠杆:三条杠杆构建竞争壁垒
产品力×供应链×品牌私域=品牌竞争壁垒。
看似简单的一个公式,却是醉得意品牌竞争壁垒的引擎。
产品力上,醉得意聚焦一道“山茶油炒土鸡”,通过食材,工艺,呈现,明档制作,市场地位背书,发布会,国民炒鸡节等,形成品牌拉力,再加上月月研发创新迭代,拉升顾客的复购率。
供应链上,鸡的供应链相当成熟和完善,通过优选品种,数字化溯源,新鲜切配品质可见,不仅优化了成本,还能做到极致的品控。
品牌私域上,醉得意专注会员粘性,把顾客进店看作营销的开始,追求顾客的终身价值,实施顾客忠诚度计划,这才是真正的品牌私域。
这三条杠杆共同撬动醉得意品牌的核心价值点,并且形成了良性循环:聚焦爆款反哺供应链,供应链优化又提升了利润,盈利了投入会员运营,会员复购和裂变又巩固了爆款地位。
让杠杆作用形成闭环,相互作用形成增长飞轮,这是对众多餐饮品牌重要的启发,当然,是我个人认为。
04 顾问视角:餐饮第二曲线的三大破局法则
醉得意这个案例很典型,我相信很多中餐品牌渴望找到自己的增长曲线,其增长本质也就三点:
1.做减法才是真聚焦
砍掉80%平庸产品,用所有资源打透一个认知:"炒鸡=醉得意"(参考太二酸菜鱼模型)。
尽管现在整个行业在唱衰太二,但其创新的模型是值得很多餐饮品牌借鉴的,只不过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形成切合自身品牌特性的模型而已。
2.食材革命成就价值革命
山茶油不仅是调料,更是传递健康理念的媒介。健康无法表述,但山茶油是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是能够被消费者感知到的。
虽然山茶油的价格会让成本上升,但价值感和议价能力同样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文化是最高级的竞争壁垒
“千年客家味”的叙事让竞品难以复制,再加上市场地位的不断升级背书,灵魂会成为品牌最高阶的竞争壁垒。
说在最后:你的第二曲线藏在战略重构力里
作为服务过百余餐饮品牌的顾问,我常被问:“市场这么卷,增长从哪来?”
醉得意的案例告诉我们:当第一曲线抵达巅峰时,必须主动打破自己!
打破产品边界:从“什么都会”到“一招制胜”;
打破价值边界:从卖菜品到卖饮食文化;
打破增长边界:用一道菜激活供应链与会员生态!
我是您的品牌增长顾问,专注帮助餐饮企业找到破局点。当您困惑于:
→ 招牌菜认知是否模糊?
→ 客单价提升却遭顾客抵制?
→ 新店增长难复制老店辉煌?
答案或许正在于:用战略聚焦重构增长基因,让一道菜成为破局的支点。
如果你正面临品牌升级的难题,欢迎与我探讨--用专业逻辑,让好生意自然发生。我是金刀侯,品牌营销科班出身,专注餐饮品牌实战咨询。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餐饮生意真正成长为一个品牌,欢迎找我聊聊——毕竟,品牌不是一时的生意爆好,而是用心经营的结果,它需要的是一个系统,而不是零散的创意营销。(餐饮原点战略小班开启,可以加微信预约sw545418)
来源:餐创内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