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超市这东西千万别吃! 100%含毒汞, 还以为是健康食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9 19:45 1

摘要:最近,29岁的女子纳莎·蒙哥马利通过社交媒体视频自曝:这种饮食方式,以为是养生,其实是慢性自杀!

//前言//

女子连续数月吃这东西补充蛋白质,

结果竟然吃中毒了,

差点没命!

原来澳洲超市里这个常见的“健康食品”,

竟然有这么大风险!

#01:

女子吃鱼中毒

差点没命

最近,29岁的女子纳莎·蒙哥马利通过社交媒体视频自曝:这种饮食方式,以为是养生,其实是慢性自杀!

2021年底,纳莎为了补充大量蛋白质,开启了近乎金枪鱼不离口的饮食模式。

她每天早餐用饼干配金枪鱼,午餐吃金枪鱼三明治,工作期间还把金枪鱼当作零食,每周摄入约6罐金枪鱼,总计约1.5公斤,这样的饮食持续了四个月。

仅仅两三个月后,她就开始出现肌肉痉挛、手脚刺痛以及嘴里总有一股金属味等不适症状。

起初,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她的血检结果显示正常,所以她最初将这些症状归咎于新工作带来的压力。

图片来源:dailymail.co.uk

但随着症状迟迟没有好转,她再次就医。

当医生询问她最近是否大量食用某种特定食物时,纳莎才提到自己吃了很多金枪鱼。

随后的详细血液检测显示,她体内重金属汞的含量 “过高”,最终被确诊为汞中毒。

研究显示,如果每周食用超过25罐金枪鱼,或大约16块金枪鱼排,通常就存在汞中毒的风险。

不过,这并非绝对,个体差异以及金枪鱼的种类是关键因素。

纳莎食用的长鳍金枪鱼,其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普通金枪鱼,这也是她即使每周食用量低于高风险量仍出现中毒症状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汞中毒对婴儿的风险极大,备孕或怀孕中的女性每周食用金枪鱼不应超过两罐或两块金枪鱼排。


确诊后,医生建议纳莎戒掉金枪鱼,为期六到八个月,直到所有症状消失。

纳莎表示:“我基本上要给身体排金枪鱼毒,感觉就像戒毒一样。” 如今,她对鱼类的选择非常谨慎,虽然有时手指和脚趾还会感到刺痛或麻木,但没有经历任何长期的副作用。

那么,金枪鱼罐头,以后就不能吃了?

#02:

金枪鱼罐头

检测出汞污染

非政府组织 Bloom 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金枪鱼罐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汞污染,这是一种对健康有害的物质。

根据报告,研究人员在五个欧洲国家(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随机选择了148个罐头,并由独立实验室对其进行了测试:100%的罐头被汞污染。

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解释说,汞在自然环境中本就存在微量分布,但人类活动如采矿、冶金和化石燃料的使用也会产生汞污染。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汞列入对公共健康最具威胁的十大物质之一。

在海洋中,汞与细菌混合并转化为甲基汞。这种衍生物毒性更大,Bloom 和 Foodwatch 在金枪鱼罐头中发现了大量甲基汞。

根据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的说明,甲基汞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毒,特别是对胎儿发育期和幼儿时期的影响最为显著。

即使母亲没有出现中毒症状,暴露于甲基汞的儿童也可能出现轻微行为障碍或发育迟缓。

汞中毒是指有毒金属汞在体内积累,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麻木、震颤,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永久性甚至致命的脑部和肾脏损伤。

汞含量较高的鱼类包括鲨鱼、旗鱼、金枪鱼和康鱼(又称马鲛鱼)等。

虽然这次最新的检测样本都取自欧洲,但事实上,澳洲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案例。

#03:

澳洲发布相关报告

金枪鱼还能吃吗?

之前澳洲也曾有过一份报告,表明金枪鱼罐头中的汞含量是“不可预测的”,孕妇应该避免食用它们。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Consumer Reports》的一项调查测试了5个流行品牌的30罐鲣鱼和长鳍金枪鱼罐头,包括 Bumble Bee, StarKist 和 Chicken of the Sea。

每一罐都含有汞,即使是同一品牌的罐头,汞的含量波动也很大。有的罐头含汞量非常高,以至于研究人员说根本不应该吃。

该监管机构的食品安全研究主管James Rogers说:

不同的罐头,汞含量会以不可预测的方式飙升,这可能会危及胎儿的健康。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监管机构透露,流行的黑巧克力品牌,包括 Tony's Chocoloney、Trader Joe's 和 Lindt,都含有铅。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汞在海洋中自然存在,这意味着金枪鱼等海鲜中总会含有一些汞。

但自工业革命以来,部分海洋的污染水平已经增加了两倍。专家说,雨水将汞从大气中移到海洋中,然后被生物吸收。

金枪鱼是一种掠食性鱼类,这意味着它们体内的汞的浓度要高得多。

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而言,长鳍金枪鱼的汞含量是鲣鱼/金枪鱼替代品的三倍。

即使是在同一种品牌中,罐头中的汞含量也有所不同。

研究人员说,在三种长鳍鱼样本中 (两种是Chicken of the Sea长鳍鱼,一种是StarKist精选无盐长鳍鱼),汞含量高到根本不应该吃。

这一事件也让我们思考,作为消费者,该如何正确选择和食用鱼类呢?

在选购方面,优先选择 “light tuna”(多为 skipjack、yellowfin),它汞含量较低,符合 FDA 推荐。

关于食用频率,普通成人可每周2–3次(共6–12 oz)。

孕期、哺乳期、幼儿和体弱者,建议遵循FDA/EPA建议或咨询医生,尽量选低汞鱼类如三文鱼、虾、鲈鱼等。

化学家 Alain Manceau表示,确实应该少吃。最好专注于较小的金枪鱼种类,避免食用较大的金枪鱼,例如蓝鳍金枪鱼。

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建议,每周吃两次鱼,将 omega-3 脂肪酸含量高的油性鱼(鲑鱼、沙丁鱼、鲭鱼、鲱鱼)和另一种鱼(无须鳕、无须鳕、鳕鱼、鳎目鱼等)混合在一起食用。

最后

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均衡与适量,

即使是营养丰富的食物,

也不能毫无节制地食用。

一些海鲜中含汞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海鲜都不可以食用了,

只要含汞量在合格的范围内,

基本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来源:微报澳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