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4日至27日,在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关键节点,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举办的全省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视频培训班在省委党校主课堂、90个市、县分课堂同步开班,1.4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同上一堂课
初秋的荆楚大地,涌动着学习与奋进的热潮。
8月24日至27日,在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关键节点,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举办的全省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视频培训班在省委党校主课堂、90个市、县分课堂同步开班,1.4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同上一堂课,共同学习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优秀的经验做法,开启新征程上的第一次集体充电。
承前启后,树信念、强担当
“亲自参与这片土地的发展,让我既有成就感又有幸福感。今年驻村期满,面对乡亲们的挽留,我选择了留任,我愿做一颗种子,把根扎进泥土里,扎在群众心间。”开班式上,鄂州职业大学驻蕲春县棠树岭村第一书记陈艳声情并茂地分享驻村感悟,台下掌声经久不息。驻村两年,她开直播、办电商培训,带领群众将大山深处的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让偏僻的山村焕发生机。
陈艳的故事,是上一批驻村干部扎根乡村、服务群众的生动缩影。2023年以来,全省上一轮选派的1.4万名驻村第一书记、2万名驻村工作队员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助力我省在国家考评中荣获“九连好”。
如今,5年过渡期进入最后阶段,上一批驻村干部圆满完成使命,新一批驻村干部接棒奔赴乡村一线。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繁重任务,如何提升新一轮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履职能力,帮助他们明确重点任务、激发内生动力、掌握实践方法,是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也是助力打赢过渡期收官之战的关键之举。
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借鉴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培训全国村(社区)主职干部的做法,采取视频同步培训的方式,组织全省1.4万名驻村第一书记集中“充电蓄能”,将最优质的培训资源直接送达基层。
“此次培训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为近年之最,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广大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期许之深。”省委组织部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希望驻村书记通过培训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提升履职之能、强化实干之风,坚定不移抓党建固根基、抓产业助发展、抓治理促和谐、抓服务惠民生。
围绕重点,学理论、讲方法
省委党校的主课堂上,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省直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和业务专家精心授课,373名驻村第一书记心无旁骛,潜心学习。
此次培训针对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和驻村的实际需求,设置了一系列课程,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领航,有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路径指引,也有讲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驻村帮扶工作政策的实操指南,内容扎实,干货满满。
“这几天的培训对我们这些新兵来说很有指导意义,让我对驻村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更足的底气。”省委老干部局驻大悟县徐楼村第一书记秦立新的笔记本上,记满了驻村帮扶的工作要点,他计划回村后先围绕村党支部建设、挖掘乡风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增强全村的凝聚力。
咸宁职院驻通城县金山村第一书记胡林富同样深有感触,他驻村已有两年多,这次培训让他有了更深切的体悟,下一步他将全面挖掘本村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为产业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
云端之上,各地分课堂的学习热潮同样如火如荼。“线上培训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我们在基层一线也能听到省级专家的精彩讲解。”天门市教育局驻蒋场村第一书记曾彦表示,将时刻叩问自己驻村为什么,在村干什么,离开留什么,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对标先进,学经验、拓思路
“我们协助村‘两委’分设3个片区党支部和9个村民小组,通过发挥各自的产业、人才优势,做实村民小组,实现小组的各美其美和全村的美美与共。”
授课台上,省民族宗教委驻鹤峰县石龙洞村第一书记刘明亮细细讲解自己建强村党组织的思路方法。
培训班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个职责展开案例教学,7名优秀驻村书记代表和2名全省担当作为“好支书”代表走上讲台,分享实用管用的经验方法。
恩施州人大驻建始县太和街村第一书记胡福先深情讲述工作队找水引水、抢险救灾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他们为何能迅速融入乡村,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驻郧西县白岩河村第一书记黄海介绍了他们巧借行业优势,带领白岩河村利用废弃菌棒推进生物质发电,走上绿色产业新赛道的做法,为大家打开思路。
……
“对标先进村,我们牛庄还有差距,我一定扎实做好工作,一步步积累成绩。”五峰县委宣传部驻牛庄村第一书记舒中尉说,要把学到的经验用于实践,让组织强起来,让党员动起来,扩大高山蔬菜产业规模,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身在分课堂的武汉新洲区科协驻胡店村第一书记何建军深受启发:“我们驻村不是添几个劳力,而是要带着思路去、带着资源去。我将把科协的技术优势和村情结合起来,让群众吃上‘科技饭’!”
交流碰撞,谈体会、谋实招
白天的学习热潮未歇,夜晚的思想碰撞又起。
8月26日晚,主课堂的学员们各自分组,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驻村帮扶工作质效分享驻村感悟与实战经验。分课堂同样讨论热烈,学员互相交流金点子、好方法。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我们一定要明白首要职责是抓党建,着眼明年9月村“两委”换届,带强村“两委”班子。”作为上一届留任的前辈,国网黄冈供电公司驻大悟县红畈村第一书记刘胜真诚给出建议。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驻五峰县石柱山村第一书记李启文分享了自己用半个月走访全村425户村民的经历:“只有真正跟村民聊过,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我们才知道应该做什么。”工作队了解到村里用水吃水难,第一件事就是申请资金修了两口蓄水池,初步解决用水问题。
扎实学习了三天,又与同行的书记们交流经验,省委政研室驻团风县朝阳山村第一书记吴涛信心满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驻村书记的岗位虽小,但责任重大,我一定要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天高气爽,桂子飘香。
全省1.4万名驻村第一书记进一步强化了使命担当,掌握了政策要求,厚植了为民情怀,他们将真抓实干、担当作为,认真履行驻村帮扶职责,提升驻村帮扶工作质效,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 党员生活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