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仰望U9时速472公里,让西方坦克彻夜难眠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9 19:50 1

摘要:如果驾驶时速472公里的超级跑车仰望U9呢?用高德地图导航,里程数是1806公里,不考虑高速限速和堵车等问题,一道红色闪电闪过,仪表盘狂跳,也就不到4个小时。

从北京飞成都,直线距离1600公里,民航飞机时速800公里,要飞两个小时。

如果驾驶时速472公里的超级跑车仰望U9呢?用高德地图导航,里程数是1806公里,不考虑高速限速和堵车等问题,一道红色闪电闪过,仪表盘狂跳,也就不到4个小时。

即便有很多现实障碍,但迪子用高科技刷新了中国量产车极速纪录,这可不是玩笑。

四台单机功率555KW,转速达到每分钟30000转的电机,如同四位世界级短跑选手,在“易四方”平台精准指挥下,爆发出3018匹的狂暴动力。相当于把25辆家用车的动力压缩进一台超跑,每吨车重分配到1217匹马力的推重比。

有人说,“这不是超车,是消失”。其实对比一下更明确,布加迪威龙Chiron十六缸W16输出1578马力,科尼赛克JeskoV8双涡轮1600马力,宾利大陆GT混动V8只有782匹。中国网红电动车小米SU7 Ultra总输出是1548马力,最高时速350公里。

当然,仰望U9车重2480公斤,与轻量化到极致的传统超跑不可比。比如,最极致的道奇战斧SRT最大功率有2590匹,但车重只有661公斤,推重比每吨3981马力,也是逆天了。所以战斧SRI的极限时速能超过600公里。

可是,天知道比亚迪的超级电机天花板在哪里?而且固态电池量产后的车重,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重的离谱了。

要知道,这次472.41KM时速U9是在完全符合道路法规的量产配置下实现的,而不是特殊改装的实验车,这就像参加奥运会不仅破了纪录,还是穿着牛仔裤完成的。

“西方用一百年筑起技术高墙,中国人用电动机直接干飞了”,一家德国汽车刊物这么写道。其实,他们远远没有看清比亚迪背后的能量。

1,从赛道到战场,中国第四代坦克为啥“双离谱” ?

最近网友津津乐道的是中国第四代主战坦克,被戏称为“双离谱”。主要因为在设计理念和技术性能等方面,颠覆了系统西方列强的认知。

一方面,该坦克应用了大量先进的黑科技,配备了对空相控阵雷达以及遍布全身的摄像头,拥有13路传感器,可实现360°昼夜全天候“透视装甲”,具备多维度的态势感知能力。

其智能火控算法能根据来袭目标类型自动选择拦截策略,主动防御系统可同时追踪128个目标,对火箭弹、反坦克导弹等典型威胁的探测距离达15公里,在模拟对抗中,对同时袭来的6枚反坦克导弹和12架穿越机组合攻击的拦截成功率,保持在91%以上。

另一方面, “双离谱”坦克则采用了混合动力驱动和无人炮塔等创新设计,车高不足2米,体重40余吨,相比传统坦克体积缩小近三分之一,重量也大幅减轻,完全是轻量化、智能化的设计,与传统坦克完全不同。

“双离谱”坦克与比亚迪什么关系?

在技术进化树的顶级,是不分军用民用的。先进技术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可移植性,可以说,明眼人一看便知,仰望U9验证了成熟的三电技术,证明了第四代主战技术路径的可靠性。

中国的99A主战坦克只有1500匹马力,那个柴油机还是在德国技术上改进型的。而仰望U9不过一辆两吨重的跑车就有3000匹马力,未来坦克几十吨的大体坨儿,基本不用考虑装电池的空间。

据称,中国第四代坦克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由军用级固态电池与超级电容组合而成,能使坦克在-40℃环境下实现5秒极速启动,大大提升了战场响应速度

想象一下,“双离谱”可能具备以下超能力:

“芭蕾舞者”般的优雅机动。基于四电机独立驱动技术,坦克这种钢铁巨兽可以实现难以置信的灵活机动,在战场上跳起华尔兹,可以高速躲避来攻击。

“忍者”级的静默潜伏。混合动力系统让坦克在纯电模式下静默行驶,如同暗夜中的猎手,关键时刻瞬间爆发。

“饕餮”般的能源胃口。高压平台为未来装备大功率电子设备留下充足空间,包括主动防护系统、电磁装甲甚至激光武器。就像比亚迪的1200V高压平台支持超快充一样,坦克的高压系统可以为这些高能耗装备充足供电。

长期看,“民技军用”的最大优势是,用淘宝价买航母级技术。通过大规模民用市场验证,不仅技术成熟度高,成本更是大幅降低,这意味着中国未来主战坦克不仅可以技术领先,还能保持数量优势。

中国的“六代机”起飞了,“四代坦克”也上路了,什么德国豹2A7+、美国M1A2、俄罗斯T-14阿玛塔、以色列的梅卡瓦,甚至咱自己的99A,都像马路三大妈一样,估计要被淘汰了。这就是技术进化的颠覆性和残酷性。

2,比亚迪的技术基座,代表中国力量超越欧美

从智电技术体系的完整性看,成都车展几乎是比亚迪一个人的表演。

只有比亚迪,秀出的不是单一产品,而是一整套智能电动化“技术基座”。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首次具备了定义整个技术赛道的能力。

这个技术基座不仅仅是三万转的电机,还有易四方、易三方技术,让每个车轮都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云辇底盘系统,全主动车身控制让车辆具备“预判超能力”,目前已经有了C、A、P、X、Z、M几大系统;璇玑智能架构,AI大脑的综合协调,实现全域协同决策;DM超混家族,分别指向续航、公里驾控、越野穿越等场景……还有刀片电池、E超充平台、CTB/CTC电池车身一体化平台、灵鸢无人机平台等等。

比亚迪的技术基座,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欧美车企还在单个技术点上突破,中国企业已经在打造整个技术生态系统。

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突破50%,合资品牌正在换脑换心,通过融入中国智电产业链来应对市场竞争。成都车展上,BBA们在角落里哭泣。

一个6岁大的成都小朋友,爬进奔驰GLS宽大的座舱,说;“爸爸,这就是奔驰的味儿啊,但这里为什么没什么人呢?”他老爸悻悻回答,“它土鳖啦,连个大屏幕都没有,看不了动画片!”说完,拉着儿子走了。

规则已经改变,游戏完全不一样了。内燃机百年技术壁垒,正在电动化浪潮中快速瓦解。

从更宏观视角看,智能电动化革命的意义远超汽车产业本身。它代表着一种新发展模式的胜利:通过民用市场驱动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融合实现跨越发展,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掌握核心竞争力。

仰望U9飙出472公里/小时的极速,这不仅是一辆车的突破,更代表了一个国家高端制造业的整体崛起。从民用超跑到军用坦克,从交通工具到国防装备,整个世界正在被重塑。

西方的造车巨头为什么焦虑?那些曾经横行地球的西方坦克为什么失眠?因为中国人重新发明了轮子。

来源:水滴汽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