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间常说的‘鬼压床’,临床上其实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医学上称之为睡眠瘫痪症。现实中,很多人都有过相关经历。如果偶尔出现不需要过多担心和干预,但如果这一症状反复出现,则需要引起注意。”9月8日,“鬼压床原来是睡眠瘫痪症”话题引发热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民间常说的‘鬼压床’,临床上其实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医学上称之为睡眠瘫痪症。现实中,很多人都有过相关经历。如果偶尔出现不需要过多担心和干预,但如果这一症状反复出现,则需要引起注意。”9月8日,“鬼压床原来是睡眠瘫痪症”话题引发热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郭兮恒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睡眠瘫痪症是一种症状,偶尔出现一般不能定义为疾病。
“鬼压床”通常发生于从睡眠到睡眠觉醒的阶段,通常表现为意识已经逐渐清晰,但肢体还不能活动,人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表现出一种绝望和无力感。
“首先,这一情况偶尔会出现在健康人群中。一般情况下,睡眠状态下人的肌肉会极度松弛,若从睡眠切换到清醒的状态时,肌张力没有完全恢复,就容易出现这一情况。”郭兮恒解释,睡眠瘫痪症有一些诱因,包含情绪的剧烈波动,如过度兴奋和过度悲伤、脑力疲劳和体力疲劳,这几种原因引发的睡眠瘫痪偶发都无需过多担心,也无需治疗。
山东省立医院东院保健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卢林则解释,“睡眠瘫痪症的核心症状是即刻的运动功能丧失,但部分患者会合并幻觉(如幻视、幻听)或濒死感;睡眠瘫痪通常是良性的过程,具有自限性,进入睡眠瘫痪状态后往往可以自发缓解,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睡眠瘫痪的反复发生会降低睡眠质量和缩短有效睡眠时长,也可能影响工作学习表现,引起焦虑和紧张情绪,或者对睡眠产生恐惧,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干预。”
山东省立医院东院保健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卢林则解释,“睡眠瘫痪症的核心症状是即刻的运动功能丧失,但部分患者会合并幻觉(如幻视、幻听)或濒死感;睡眠瘫痪通常是良性的过程,具有自限性,进入睡眠瘫痪状态后往往可以自发缓解,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睡眠瘫痪的反复发生会降低睡眠质量和缩短有效睡眠时长,也可能影响工作学习表现,引起焦虑和紧张情绪,或者对睡眠产生恐惧,这种情况就需要积极干预。”
卢林建议,预防睡眠瘫痪发作,可通过心理疏导、改善睡眠习惯、药物治疗等形式。而一旦出现了相关症状,可以尝试中止睡眠瘫痪状态:比如被动外在刺激:有频繁发作者,可告知睡眠伴侣如果发现其在睡醒后出现睡眠瘫痪,通过触碰、唤醒来协助中止睡瘫状态;尝试主动肢体活动或尝试发出声音,帮助中止睡瘫状态;此外,可以主动心理干预:尝试通过自我催眠减轻焦虑、集中内在注意力冥想结合肌肉放松等方法协助中止睡瘫状态。
郭兮恒也强调,“如果睡眠瘫痪症经常反复出现,需要引起特别注意,如果短时间内出现频率较高的话,建议前去医院进行检查,警惕睡眠疾病和心理疾病。”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