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评论的人,下一秒就被打脸——视频里那只狸花,一个后空翻逮住无人机,播放量直接飙到两千万。
“狸花猫?
不就是楼下那只抓老鼠的嘛。
”
刷到这条评论的人,下一秒就被打脸——视频里那只狸花,一个后空翻逮住无人机,播放量直接飙到两千万。
别急着笑,这猫真有点东西。
基因测序报告甩出来:37种抗病突变,患病率比布偶低六成八。
说人话就是,别人猫看病烧钱,它看病烧……老鼠。
零下十五度不感冒,四十五度不中暑,体温调节跟装了变频空调似的。
故宫那群“宫猫”更离谱。
研究员偷偷测了员工唾液,摸猫五分钟,催产素飙升42%,摸完回去写文物报告都带笑脸。
现在年轻人云养猫,专蹲狸花睡觉直播——四仰八叉的睡姿被做成表情包,配文“摆烂学大师”,点赞百万。
别以为只有国内上头。
伦敦咖啡馆推出“狸花特饮”,杯套印着八字眉猫脸,卖18英镑还得排队。
剑桥和哈佛联手搞研究,发现这猫能听懂120个单词,还会用爪子扒拉杠杆开零食盒——实验室那台装置,原本是给黑猩猩设计的。
最魔幻的是CFA认证现场。
评委举着放大镜找“杏仁眼、M字纹”,有只狸花因为眉心花纹歪了3毫米,当场被判“失格”。
转头它就被沙特土豪3万美金拍走,理由是“瑕疵美”。
但滤镜背后也有糟心事。
有人嫌它“不够萌”,弃养率悄悄涨了。
北京某救助站上周收了七只,全是网购冲动下单的。
工作人员翻白眼:“嫌野性?
人家老祖宗在粮仓混了两千年,凭什么给你当毛绒玩具?
”
说到底,狸花猫压根没想当顶流。
它捕鼠时11米/秒的爪击,转头就能瘫成液体睡你键盘上——像极了当代年轻人,卷的时候杀疯了,躺的时候六亲不认。
下次再刷到它翻垃圾桶的视频,别急着笑“土猫”。
那可能是某个实验室在逃博士猫,正用尾巴给你发摩斯密码:
“不必讨好全世界,老子自己就是江湖。
”
来源:科学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