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车展第一天,朋友圈被一张图刷屏:一辆挂着试车牌的深蓝轿车,在人群最密集的展馆外环路上自己打灯变道,刹车点踩得比老司机还温柔。
上海车展第一天,朋友圈被一张图刷屏:一辆挂着试车牌的深蓝轿车,在人群最密集的展馆外环路上自己打灯变道,刹车点踩得比老司机还温柔。
有人拍车窗问司机“你怎么敢让它自己开”,司机摊手——车里压根没方向盘后的人,这是华为ADS 4.0的实车首秀。
说L3喊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个家伙敢把“脱手脱眼”四个字贴在挡风玻璃上。
不是PPT,不是封闭路段,是真·下班高峰的虹桥辅路。
把技术拆开看,ADS 4.0这次最不讲武德的是把“反应时间”卷到80毫秒——差不多人眨一次眼的三分之一。
以前总觉得自动驾驶像愣头青,看见障碍物先愣0.3秒再急刹,现在它能在120米外认出15厘米高的砖头,刹车力道提前分配,乘客连咖啡都不会洒。
更妙的是“老司机味儿”。
工程师没再堆算力,而是让车先学“人性”:遇到加塞先松油门而不是一脚剁死,遇到外卖小哥乱窜先往左带半米再回正,像副驾坐了位十年出租龄的老张。
数据说重刹率降了30%,其实就是少了很多“吓自己一跳”的操作。
泊车这次也卷出了烟火气。
P2P 2.0把车从小区地库一路开到公司楼下,中间过闸机、取卡、排队缴费全包圆。
最戳人的是“泊车无忧”保险:真刮了,600万以内华为赔。
一句话,怕出事的顾虑被一纸保单按在地上摩擦。
当然,华为没把安全当口号。
CAS 4.0把AEB玩出了花:雨天路面积水,系统先降速再识别水坑深度;高速爆胎,0.2秒内把方向盘稳住,车身不甩尾。
有人说冗余是浪费,可华为拉着12家车企签字画押:双冗余控制、实时状态监控,少一条就别叫智驾。
合作名单里,从比亚迪到奇瑞,22款车型已经上路。
有人调侃:以后路上跑的,一半是华为的灵魂,一半是车企的壳子。
数字更赤裸——2025年城区智驾搭载量400万辆,三年后2700万辆,相当于每卖出四辆新车就有一辆装着ADS 4.0。
但别急着高潮。
L3的门槛不是技术,是人心。
法律还没想好出事故算谁的,保险公司也在算概率。
华为能做的,是把“像人”做到极致,剩下的交给时间。
就像车展现场那位司机说的:“以前我觉得自动驾驶是科幻,现在我觉得是明天早上的通勤。
”
或许再过两年,早高峰的地铁里,最羡慕的不是有座的,而是能闭眼补觉的那批车主。
来源:祖祖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