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双手承担了大量劳动任务,但手部的防护却常常被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双手承担了大量劳动任务,但手部的防护却常常被忽视。
有很多医生建议:在做这6件事情之前,最好佩戴上手套。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健康风险,为身体建立起一道重要的安全屏障。
1、接触热敏纸票据
超市小票、外卖单和电影票等热敏纸表面常涂有“双酚A”,这是一种遇热显色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通过皮肤渗透,干扰人体内分泌,模拟雌激素作用,与儿童性早熟、肥胖及乳腺癌等疾病相关。
建议:
普通人接触后及时洗手,孕妇、婴幼儿需格外谨慎,而收银员、银行职员等长期接触者最好佩戴手套防护。
2、使用家庭清洁用品
洗衣液、洗发水、洗洁精等产品中常含有表面活性剂和碱性成分,频繁接触可能损伤皮肤屏障,导致干燥、瘙痒甚至开裂,增加皮炎或湿疹风险。
建议:
洗碗、洗衣时佩戴手套,保洁人员、美发师等职业群体更应做好日常防护。
3、处理海鲜
鱼虾蟹等海产可能携带“海洋创伤弧菌”,一旦被刺伤,细菌迅速繁殖可引发严重感染,出现高烧、组织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感染者48小时内死亡率超过50%。
如果不小心被扎伤,应该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配合肥皂搓洗和碘伏消毒,出现红肿、发热须尽快就医。
4、使用强酸强碱清洁剂
洁厕剂里面通常都含有盐酸、次氯酸,油烟机或管道疏通剂多为强碱性,接触皮肤可能引起化学灼伤。
建议:
操作时佩戴带棉内衬的丁腈手套,既能抗腐蚀,也可吸收手汗,提升舒适度和安全性。
5、处理呕吐物或排泄物
这类污物中可能含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原体,极少量的诺如病毒即可导致感染。
建议:
佩戴手套能阻断90%以上的接触传播风险,是防护的关键步骤。
6、清理宠物粪便
猫狗粪便中可能含有绦虫、弓形虫等寄生虫卵。孕妇若感染弓形虫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而蛔虫、钩虫等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威胁。
建议:
清理时务必戴手套,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此类操作。
文末总结
做好手部防护,本质上是一种健康自律。在适当的场景中选择佩戴手套,不仅能避免短期伤害,更是对长期健康的负责。
来源:韩胖说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