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拖半年,苏州外贸老板们可能要多花一辆特斯拉的钱才能把网站重新做一遍。”
“再拖半年,苏州外贸老板们可能要多花一辆特斯拉的钱才能把网站重新做一遍。”
这不是吓唬。
过去12个月,Google Ads 单次点击均价从1.8美元涨到3.4美元,Facebook CPM 也翻了近一倍。
流量越来越贵,网站却还是五年前的老样子——首页一张工厂大门照片,产品页 PDF 直接挂上去,手机打开要放大缩小三次才能点到邮箱。
结果?
询盘少、转化低,广告费像水一样流走。
苏州老板们最怕的其实是“算不清账”。
有人觉得花两万做个站就够了,结果上线后发现没有多语言、没有SEO、没有支付接口,改一次加五千,改五次直接超预算。
也有人一口气砸了八万,功能齐全,但页面加载8秒,海外客户直接关掉。
钱和时间都花了,订单却没多几张。
到底该怎么选?把价格拆开看就明白了。
基础展示型(6k-12k)适合刚起步的小团队,核心就是“先有个门面”。
但注意两点:域名自己买,别用建站公司送的;服务器放香港或东京,别省那几百块国内备案,国外打开慢半拍,客户就走了。
营销型(12k-30k)是大多数工厂的选择。
除了多语言、SEO结构,最重要的是“询盘按钮”别藏起来。
放在产品图右下角,颜色跳一点,手机端一滑就能点到。
别小看这个细节,实测能把询盘率拉高30%。
B2B独立站(3w-8w)适合已经稳定出口、SKU多的企业。
这里最容易踩坑的是“批量上传”。
Excel 表一万行产品,导入后图片全错位,返工一周。
提前让技术写脚本,按SKU命名图片,能省一半时间。
B2C跨境商城(5w-10w+)看起来最酷,但门槛也最高。
支付接口、物流追踪、会员系统,每一项都要单独对接。
更麻烦的是合规,欧洲VAT、美国销售税,一旦算错,罚款比建站费还贵。
建议先用Shopify过渡,跑通流程再考虑独立站。
说完价格,再说说人。
拓客科技干了19年,听起来像“老牌”,其实最值钱的是他们踩过的坑。
比如,中东客户习惯右对齐,德国客户讨厌弹窗,南美客户喜欢把电话号码放在页头。
这些细节不是设计师拍脑袋,是上千个网站跑出来的数据。
技术也在变。
去年开始,他们把ChatGPT接进了后台,产品描述一键生成英、西、阿三语,老板们省掉了外包文案的钱。
今年又加了AI客服,夜里12点也能自动回询盘,测试下来能把响应时间从平均11小时缩到4分钟。
但别迷信技术。
再智能的翻译也替代不了“人味”。
美国客户收到邮件,一看落款是“Sales Dept.”,多半不回。
改成“Mike from Suzhou”,回复率立刻上去。
网站也一样,首页放一段30秒的工厂实拍,比十张精修图更打动人。
最后提醒一句:网站不是装修,一锤子买卖。
上线只是开始,后面每月至少更新10%的产品图,Google 才会持续给流量。
把网站当成线上业务员,定期培训、优化、复盘,才能真正把广告费变成订单。
苏州的外贸老板们,别再等“有空再说”。
现在把网站升级,抢的是明年春天的订单。
拖到年底,竞争对手已经用新站把关键词占满,再追就难了。
来源:林间赏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