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9800公里的师生情 事关淄川某小学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4:41 1

摘要: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淄博师专附小92级2班的微信群,因为一位远在德国的班主任“归队”,悄然掀起了一场跨越三十年的青春风暴。

一条群消息的提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尘封的记忆被悄然唤醒——“老师回来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淄博师专附小92级2班的微信群,因为一位远在德国的班主任“归队”,悄然掀起了一场跨越三十年的青春风暴。

当粉笔灰变成键盘声,当黑板报变成公众号,一群“超龄小学生”,正在用文字续写最动人的师生情缘。

2025年5月的某个傍晚,微信群里跳出一条提示:“你邀请刘老师进群。”

就是这一句简单的系统消息,仿佛一粒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让这个沉寂多年的群瞬间沸腾。

有人翻出泛黄的作业本和学生证,纸页间仿佛还留存着年少时的温度;有人找出老照片,照片里,那位穿着橘色毛衣、笑容温柔的年轻女老师,眉眼间满是青春的光彩;还有人小心翼翼地展示学生手册中老师亲手写下的评语,一笔一划,都曾照亮他们年少的笔尖,如今,更成为青春岁月里最温暖的注脚。

而老师,虽身在万里之外的德国,竟也珍藏着我们童年时的照片。

那一夜,微信群灯火通明,记忆被层层唤醒。

我们聊起教室窗外的合欢树、运动会上那个摔倒后被搀扶的身影,还有被罚站时偷偷吃话梅的小插曲。

那是一场迟到了三十年的班会,也是一场无人缺席的情感“点名”。

从《那年19》开始

刘老师是一位热爱写作的老师,如今居住在德国。入群不久,她便将这段跨越时光的重逢,写进了她的公众号《此心安然》中——《那年19》。

文章发布后,留言区瞬间被泪水浸湿。一百多条留言,三千多字。

 “上课,老师好!是故事的开始,下课,老师再见,是成长的答案……”

“那年我7岁,走进了未知空间,遇到了一群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同学,和照亮我们未来的美少女老师……”

“一笔一画,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刻在我们记忆最深处……”

“谁能体会在不惑之年,在满地鸡毛的日子里,重新捡回年幼美好时光的那份幸福和喜悦?……”

……

教师节快乐

一条条留言如潮水涌来,穿越时光的回响不仅是对老师的回应,更是对童年、成长与初心的深情回望。

有同学在留言中写道:“老师写我们的童年,我们也想写一写记忆中的老师和同学。”

于是,老师为我们开设了一个专栏——“92级2班 时光里的你我”。

这是一个特别的“投稿区”,写给过往,也写给未来。这些已为人父母的“孩子们”纷纷拿起笔:

爱笑爱劳动的女生写下《时光里的重逢》,回忆被老师温暖的童年时光,用“长大后我就成了您”诠释着老师“以一灯传诸灯, 终至万灯皆明”的使命。

当年爱脸红的女生写下《如果快乐不曾远去,悲伤又如何》,讲述时光筛滤了童年的羞涩,“哈哈哈哈哈”是中年的铠甲也是号角。悲欢相生,快乐是不曾远去的星光,是足以穿透生命雨季的彩虹。

三十几年后也成为语文老师的那个女生,记忆已然模糊却还能清晰忆起当年桌上泾渭分明的三八线,和同桌两个人轮流去小卖部买零食的情景。《童年琥珀》里珍藏的甜,会成为往后余生里最美的回忆。

从小喜欢画画的男孩写下《从课桌到人生:那些改变我的微光》,回忆了老师的点滴之恩,与同桌们的幸福往事,再次荡起了双桨。

当年上课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姑娘,在经历课后的成长与历练后悄悄的写下了《成长答卷 未完待续……》,再次举手说给老师听的她,倡议同学们向上生长,并在每个精彩的落笔时刻勿忘点赞自己!

HAPPY TEACHER'S DAY

老师说,真情实感是任何技巧和修辞都无法替代的。这些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真诚而动人。

三十年后,我们再一次“交作文”,而老师,仍在耐心点评与鼓励。

来源:淄川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