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是如何对抗遗忘的?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0 15:19 1

摘要:没有文字的时代,人类通过口耳相传,传播一些故事和传说,传播英雄神话,传播生产经验。尤其是人老了之后,会自动回忆往事,变得絮絮叨叨起来,要把以前的事说给儿孙听,让儿孙在故事中获得一些经验教训,获得一些启示。人老了之后会说过去的事,似乎是人的基因决定的,因为绝大多

人都有遗忘的本能,尤其到老了以后,很多事情都忘掉了,想起来感觉很有意思,想不起来就有可能真的想不起来了。为了对抗遗忘,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

没有文字的时代,人类通过口耳相传,传播一些故事和传说,传播英雄神话,传播生产经验。尤其是人老了之后,会自动回忆往事,变得絮絮叨叨起来,要把以前的事说给儿孙听,让儿孙在故事中获得一些经验教训,获得一些启示。人老了之后会说过去的事,似乎是人的基因决定的,因为绝大多数老人都会这样做。有的老人只找同龄人在一起玩耍,不会和年轻人在一起,也不会和小孩在一起,同龄人有共同语言,因为他们共同经历了一些时代,会受到时代思潮的影响,虽然各有各的想法,但他们能够认同一些事物,交流起来就没有太多的障碍。倘若老年人和青年人或小孩交流,就很可能存在着精神代沟,无法正常交流,甚至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而互相看不上。不过,为了对抗遗忘,老年人还是会絮絮叨叨,会说以前的人和事,虽然年轻人不一定爱听,但他们就是要说,甚至有的老年人精神恍惚,和死去的亲人对话,吓得年轻人脊梁沟发凉,汗毛倒竖,不敢和老年人说话。老年人这种絮絮叨叨说往事的能力是一种本能,是深深刻在人类基因中的,就是要对抗遗忘,实现人类群体记忆的传承。

有了文字之后,就方便多了。人们会把想法写成书本,把经验写成书本,把各种思想化成文字,写成书本,流传下去。但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尤其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总是和别人的认识不一样,以自己的经验来代替别人的经验,怎么说都是以偏概全,并不科学。很多作者都认为自己认识的是对的,能够获得读者的认同,就要不停地观察,不停地写下去,还要传承人类的精神文明,尤其要传承文化和生产经验,起码不至于让后代人因为缺少文化而变得野蛮,也不至于因为他们缺少生产经验而饿肚子。这种传承有着一定的作用,算作人类群体对抗遗忘的手段,通过书本传承文化,传承经验,传承历史等等。为此人们建立了很多图书馆,不管是盛放羊皮卷的欧洲古代图书馆,还是现代大都市的图书馆,收藏图书都是非常丰富的,足以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去除偏见。但很多图书馆遭到过焚毁,不能很好地传承文化。可以说人类集体记忆可以通过书本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人类的遗忘本能,但并不能完全对抗遗忘。因为写书的人会带有评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遗忘,甚至会对写作素材进行取舍,只写作对权力系统有利的,对自身有利的,而故意忽略对权力系统与自身不利的材料,最终形成了片面的记述。就像一些名人写自传一样,总是写自己光辉亮丽的一面,故意忽略自己丑陋的一面,当然也就变得比较片面了。

书籍传承是人类群体对抗遗忘的一种方式,但口耳相传的模式并没有消失,不管是老年人还是中年人,都可以通过口耳相传的模式传授文化和经验。学校建立以后,很多学生要靠老师指引学习,最终成批量的学生都接受了文化教育,甚至全民普及教育之后,扫除了文盲。但这样的大规模教育并没有完全对抗人类的遗忘,只能说是全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但该遗忘的还是遗忘。有权力系统故意遗忘历史,就是遗忘曾经的困难,遗忘曾经的错误路线,却不会建立有关的博物馆,供后人瞻仰,而是轻描淡写放过去,甚至主流意识形态不再提了,就相当于没有了。主流意识形态提的都是权力系统光辉亮丽的一面,是所谓的正能量,而不是所谓的负能量。时间久了,人们就认为权力系统做的所有事都是正当的,合法的,合理合情的,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权力系统内部的官员有的贪污腐败,有的私生活混乱,有的叛逃国外,并没有为老百姓做实事。这些事情应该交给权力系统去解决,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但并不一定非常彻底。权力系统会故意遗忘一些事情,还会故意张扬一些事情。在权力系统的指导下,历史都被改写了,出现了很多夸张的成分,就像小说一样,人们读得兴味盎然,却不知道历史的客观性在哪里。

有了录音机、录像机、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等电子设备以后,录音录像变成了简单的事,甚至一个小孩子就能完成,可以实现文化和经验的传承。但很多人只是拍摄生活日常,拍摄很多杂七杂八没用的东西,就没有对抗遗忘的效果。最初摄影出现的时候,就是为了对抗遗忘,留住美好的瞬间。很多人拿着老照片,思维会回到过去那个时代,回想很多事情,仿佛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但这种回忆也是靠不住的,很容易删繁就简,也很容易去除对自己不利的事,只是挑拣美好的事,但这种选择是人不自觉的行为,很多人根本感受不到。为了进一步对抗遗忘,有些宗族建立宗庙,不但古代的皇帝建立宗庙,而且农村的宗族也建立宗庙,供奉祖宗牌位,还要制造族谱,让每一个宗族内部的人都知道祖先是谁。知道这个宗族是如何传承的,当然宗族内部也有文化,有规则,有领导,也有执行人。这种宗族记忆变成一种社会记忆,本身就有对抗遗忘的作用。保罗·康纳顿说:“至于社会记忆本身,过去的形象一般会使现在的秩序合法化,这是一条暗示的规则,任何社会秩序下的参与者必须具有一个共同的记忆。”也就是说,现在之所以存在,是建立在历史延续的基础之上的,而村庄之所以存在,则是由村落中的群体对历史时空中事件的共同体验而维持的。不管是村庄中的宗庙,还是人们信仰的寺庙,都有一定的历史,也有一定的信仰传承,可以拼凑零星的记忆,最终形成群体记忆的一部分,用来对抗遗忘是有效的。但这样的群体记忆仍然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不具有全面性,甚至有一些封建糟粕在里面,需要辩证地看待和接受。

人类为了对抗遗忘,想出了很多办法,最终人类群体变得不会遗忘,但权力系统很有可能限制人们,还有可能故意遗忘一些历史事件。但只要人类群体能够生生不息,能够实现口耳相传以及文字传承,那么历史终究不会被忘却,人类的遗忘终究会被抵抗,人类文明终究会向前发展,而遗忘的那些事情也终究会有一天重见天日。

来源:铁剑帮帮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