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夜:随着西南、东南两支低空急流加强,水汽输送辐合,在低空切变和地形抬升作用下,预计我省中西部、西南部率先出现强降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暴雨、大暴雨!
重点关注:10日夜里-11日
受低槽东移影响,今天下午黄河以南将自西向东转小雨。
今天夜间到明天是本轮降水最强时段。
今夜:随着西南、东南两支低空急流加强,水汽输送辐合,在低空切变和地形抬升作用下,预计我省中西部、西南部率先出现强降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明天:低空急流进一步加强、耦合形成低涡并逐渐东移,丰沛水汽维持,强降水区逐渐向东铺展,预计全省有中到大雨,黄淮之间和济源、焦作、新乡部分地区有暴雨,西北部、中东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东部、南部存在较高的不稳定能量积累,过程中还会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北部以稳定性降水为主,但作为暴雨核心区累计雨量大,同样要加强防范。
12日随着低涡移出,本轮强降水减弱,黄河以南有小雨,东部、南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此外,明天到12日,全省偏北风4到5级,北中部阵风7到8级,建议公众关好门窗,妥善安置室外搁置物,外出警惕高空坠物。
天气影响与提示
本轮强降水与前期叠加,土壤趋于饱和,需防范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农田渍涝和城市暴雨积涝气象风险。
受强降水影响,预计明后两天全省多处高速公路路段道路通行风险较高,建议公众在强降雨时段尽量减少非必要出行,驾车时注意避开深水区,保持安全车距。
气温波动大,及时增减衣物
受强降水影响,气温明显下滑,预计11-12日多地最高气温仅有25度上下,最低气温不足20度,在阴雨的加持下,体感凉意更重。降水结束气温反弹,13-14日多地最高气温又升至30度上下。提醒大家,气温波动较大,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以免感冒。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今天下午,全省多云转阴天,黄河以南地区自西向东转小雨;夜里,全省阴天有小雨,济源、焦作、新乡西部、三门峡、洛阳、郑州西部、平顶山、南阳部分县(市、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明天,全省阴天有中到大雨,黄淮之间和济源、焦作、新乡部分县(市、区)有暴雨,其中济源、焦作、新乡南部、郑州北部和东部、开封、商丘西部、许昌北部、周口北部部分县(市、区)有大暴雨,东部、南部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2日,黄河以南阴天有小雨,东部、南部部分县(市、区)有中到大雨;其他县(市、区)阴天转多云。
明天到12日,全省偏北风4到5级,北中部阵风7到8级。
13日,东南部阴天有阵雨、雷阵雨;其他县(市、区)多云转晴天。
省会郑州
今天下午到夜里,多云转阴天,夜里有小雨。偏东风2到3级。最高气温:26到27℃。最低气温:21到22℃。
明天,阴天有暴雨,东北风3到4级,阵风6级。
12日,小雨转多云。13日,晴天间多云。
暴雨预警!天气预报显示,新一轮的强降雨,郑州及周边将成暴雨核心区!
郑州兴隆铺涵洞、三全路京广铁路涵洞……每次强降雨,这些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易积水点位和市区其他易积水点位一样,令人担忧和牵挂。
为应对9月10日至11日的强暴雨及强对流天气,位于郑州最北边的惠济区,都提前做好了哪些准备工作?各部门又提前准备好了哪些应对措施?9月10日,大河报记者向郑州市惠济区提前打探。
易积水点位预置强排力量,108支应急救援队24小时备勤
9月10日,大河报记者从郑州市惠济区了解到,惠济区应急管理局已构建起多层级预警体系,加强部门会商和风险监测,自9月7日起组织多轮专题会商,聚焦农业防涝、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重点领域动态研判雨情。通过印发风险提示和工作通知,完善“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有效管用。
对于黄河桥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该区已全部转移并实行“一对一”包联监护工作机制,坚决防止人员提前返回。在辖区易积水点预置强排力量,统筹108支共1911人的应急救援队伍24小时备勤。物资储备充足,现有编织袋15.11万条、各类舟艇632艘、排涝设备374台、发电机117台、救生衣4520件,并配备通信装备32台、卫星电话26部,全力保障应急指挥畅通。此外,组织6000余名机关干部、党员和志愿者下沉一线,在涵洞、易涝点、地下车库等重点区域轮班值守,协助开展交通疏导和群众帮扶工作。
针对兴隆铺涵洞、三全路京广铁路涵洞等易形成积水的点位,实施清淤疏通和管网修复等靶向治理,降雨期间专人监测水位、及时强排。加强对贾鲁河、索须河等河道的巡防排查,实行隐患整改闭环管理,目前相关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
已备齐抽水泵14台,随时待命
9月10日,大河报记者从郑州市惠济区了解到,针对新一轮雨情,惠济区城市管理局及时召开防汛专题部署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研判当前防汛形势,成立防汛工作小组,建立“分组负责、分片包干”责任机制,将排水清淤、垃圾清运、设施保障和应急值守等任务逐级细化、明确到人。
该局同步修订环卫系统暴雨应急预案,优化应急响应、人员调度及物资调配流程,确保防汛责任全面压实、环环相扣。
全区开展“拉网式”排查,紧盯易积水路段、地下通道、雨水篦子和排水井口等关键节点,全面清理落叶、淤泥等堵塞物,对露天作业工具和垃圾容器进行加固处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目前,该局已备齐铁锹、推水板等清淤工具1200余件、防雨布260余套、抽水泵14台,以及雨衣、雨鞋、反光背心等防护物资。所有物资集中存放、专人管理、统一调度,确保应急状态下迅速到位、高效使用。全区环卫作业车辆已完成检修,随时待命。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开通24小时群众求助热线
以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为应对本轮暴雨天气,郑州市惠济区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灾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该区将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防汛动态、预警提示和避险指南,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积极营造全民参与防汛的良好氛围。
届时,为方便群众及时求助,该区还会同步开通24小时防汛咨询和求助热线,建立群众诉求台账,及时转办、反馈,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惠济区正严阵以待,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面对9月10日夜间至11日郑州市将出现的强降水天气,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召开全市交通运输行业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组织降雨应对会商,统筹安排全行业防汛任务,以多维度举措筑牢交通防汛“安全网”,全力保障公路畅通与市民出行安全。
国省干线公路防线全面筑牢。郑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建22支应急抢险队伍,836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配备排涝车、装载机、抽水泵等251台应急设备,实现路网保障力量全覆盖。该中心以“风险隐患一张图”为抓手,重点加强12处积水点、14个下穿隧道、易滑坡路段及G310水毁路段的监测管控,严格执行“一处一策”闭环管理,确保一般隐患100%整改;同时备足发电机、抽水泵车等应急物资,保障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城市公共交通保障精准高效。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中心依托信息化手段监测出租车运营状态,通过11800余台巡游出租车LED顶灯循环播放安全提示,每两小时借助车载终端推送预警信息,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以便根据汛情动态调整公交、轨道交通运营方案。
郑州公交集团组建8支共200余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在全市100余处场站、调度点储备20000余件防汛沙袋、救生衣等物资,同步开展车辆设备、站台隐患排查及驾驶员安全教育,严守“五个到位”要求。郑州地铁则在279个关键点位部署约2800人防汛力量,将全线网划分为5个应急区域(每区域配备不少于60人救援队伍),9月9日至10日由领导班子带队开展全线防汛隐患专项检查;郑州中建深铁3号线通过OCC实时监控调整行车计划,在车站铺设防滑垫、设置提示标识,强化乘客服务与设施巡查。
长途客运与交通执法协同发力。郑州交运集团配备6台抽水泵、2台应急发电机及2000余件防汛沙袋等物资,组织800余名应急保障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车站广播及时发布班次信息,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处置。
郑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制定专项应对方案,围绕“保安全、保畅通、强服务”核心任务,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强化源头监管、严查交通违法行为、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全力保障公路水路安全畅通,守护群众出行安全与重要物资运输秩序。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