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高铁:三十年守望,一朝梦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0 19:54 1

摘要: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太子山的雾霭,京山南站广场上的电子屏闪烁着“距正式通车还有98天”的倒计时。76岁的李正国老人摩挲着站前石碑上“穿山越岭为京山”的朱砂刻痕,眼角泛起泪光——这是他和3000名建设者用血汗浇筑的誓言。此刻,铁轨在晨露中泛着银辉,仿佛一条蜿蜒的银链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太子山的雾霭,京山南站广场上的电子屏闪烁着“距正式通车还有98天”的倒计时。76岁的李正国老人摩挲着站前石碑上“穿山越岭为京山”的朱砂刻痕,眼角泛起泪光——这是他和3000名建设者用血汗浇筑的誓言。此刻,铁轨在晨露中泛着银辉,仿佛一条蜿蜒的银链,将这座鄂中山城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

一、穿山越岭:钢铁动脉的诞生之路

京山的高铁梦,始于1995年一张泛黄的规划图。那时,年轻的工程师王建军站在雁鸣湖畔,指着起伏的丘陵说:“总有一天,高铁会从这里穿过。”然而,地质专家的报告如一盆冷水:太子山岩溶带、萧家山页岩层,设站将增加30%的工程成本。2018年,当沿江高铁初步设计图上的京山站点被红笔划去时,时任市长在国铁集团会议室拍案而起:“50万人口的消费潜力、华中最大的生态农业基地,不该被地理褶皱困死!”

这场与命运的博弈,最终以“自行承担新增费用”的承诺改写结局。雁门口镇639户拆迁户签下“零上访”协议,76岁的老党员李正国揣着孙子的大学喜钱:“给高铁买颗螺丝钉。”390个日夜,工人们在萧家山隧道里与死神共舞,地质雷达每10米一次的扫描声,成了最揪心的心跳。当隧道贯通时,岩壁上的朱砂刻痕在手电筒光束里红得滴血,那是建设者用生命写下的誓言。

二、时空折叠:开启“半小时生活圈”

8月26日试运行首日,雁门口镇村民徐荣先带着孙子站在站台上,看着复兴号列车如银龙般呼啸而过。小孙子指着车窗欢呼:“爷爷快看,我们的高铁!”老人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泪水——这条全长24.53公里的铁轨,让他从“转三趟车去武汉”的困局中解脱。如今,京山至武汉的时空距离从2小时压缩至30分钟,武汉光谷的技术人才、宜昌三峡的游客、京山的生态大米,都将在这“闪电式”接驳中实现高效流通。

在京山南站地下智慧枢纽,物流仓储中心的LED屏实时跳动着订单数据:惠亭湖的鲜鱼60分钟直达武汉商超,华中智能家居基地的产品当日送达全国120个城市。退休教师刘大爷每天清晨都要到站前广场散步,他说:“现在去武汉看孙子,吃碗热干面的功夫就到了。”更令人振奋的是,省发改委协调的2亿元专项债,撬动了武汉光谷企业家2000万元的“高铁支援团”投资,京山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这座山城正以高铁为引擎,驶入发展快车道。

三、幸福加速度:改写50万人的生活轨迹

高铁带来的,不仅是速度,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坪坝镇企业家丁远州放弃广州产业返乡创业,他的箱包厂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亿元:“武汉的技术团队乘高铁来指导,当天就能往返。”雁门口镇村民李大哥在自家果园里装上了智能监控,通过高铁物流中心实现“晨采午达”,预计年收入增长40%。更贴心的是,站前广场的“零换乘”设计,让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实现无缝衔接,雁门口镇新增的3条公交线路已提前完成调试,确保通车即实现“门到门”服务。

最动人的场景出现在文旅领域。持高铁票可兑换惠亭湖游船5折券或绿林山景区门票,“朝发夕至”的旅游模式让京山“鄂中绿宝石”的美誉加速传播。美术教师陈静在画布上添了一列飞驰的高铁,湖水倒映着银白的车身,与远处的稻田、厂房交织成画。她说:“这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打开世界的窗口。”

四、未来已来:从山城到枢纽的蝶变

京山南站的站前广场上,“绿竹节节高”造型的站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的光伏板每年可发电80万度,地下物流中心的智能货柜里,马家湖村的共享菜地二维码吸引着游客驻足。更令人期待的是,高铁小镇规划中的“智慧枢纽”将整合商业综合体、旅游集散中心和新能源充电站,形成“站城一体”的发展新极。

省发改委的专项债“及时雨”,让京山在财政压力下依然挺直脊梁。如今,京山正以高铁为支点,撬动“武汉光谷技术+京山制造”的协同模式:武汉的芯片技术当日送达智能制造企业,宜昌的水电能源与荆门的装备制造形成“技术-制造”链条。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发展逻辑,让京山在区域协同中找准了定位。

站在雁鸣湖畔,望着远处飞驰的试验列车,李正国老人的目光穿越三十年时光。

1995年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他曾跪在塌方边缘抢救工友;

2022年那个寒风刺骨的清晨,他曾揣着皱巴巴的党费支持高铁建设。此刻,他轻轻抚摸着站前广场的铜质站牌,仿佛在触摸一个时代的脉搏。

当2025年底的通车汽笛响起,飞驰的复兴号不仅载着旅客奔向远方,更将京山带入区域协同发展的快车道,书写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荆楚篇章。这条承载着50万人民期待的钢铁动脉,终将成为京山飞向未来的翅膀,在时代的天空划出最耀眼的轨迹。

来源:新京山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