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大炮怎么从大佬混成了网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0 20:13 1

摘要:已经成为网红的呢,更进一步的目标则是当行业大佬。像辛巴成立辛选集团,小杨哥成立三只羊集团,都是想从网红提升为企业家。

1

当上网红,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成就。

已经成为网红的呢,更进一步的目标则是当行业大佬。像辛巴成立辛选集团,小杨哥成立三只羊集团,都是想从网红提升为企业家。

罗永浩这样的初代网红,一次又一次创业,却总是中道崩殂无法晋级。现在好像认命了,开视频新节目,安心靠嘴皮子吃饭。

可偏偏有早已功成名就的大佬,反过头来要当网红,实在匪夷所思。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有“红衣大炮”之称的360老板周鸿祎。

去年是周老板变身网红的关键一年。

开始是为了给他投资的哪吒汽车直播拉人气,后来玩嗨了,在北京车展爬上车顶,宣示成为车圈顶流。

虽然救哪吒汽车的初心没实现,但是“红衣大叔”彻底火爆全网,网红生涯从此正式启航。

大佬转型成网红,虽然怪怪的,如果了解周鸿祎过往的话,其实这条路对他还真是挺合适的。

2

周鸿祎本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佬。

最明显的不同,是他“杀气”太重!

在互联网的蛮荒时代,那些大佬还不是大佬的时候,都要跟对手拼命厮杀,你死我活之后清理出自己的领域,打下行业地位。这没什么奇怪,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周鸿祎跟别人不一样,他总在争夺地盘,每一次扩张都会结下新的仇敌,开启新一轮大战。

简单数数,红衣大炮曾经炸过多少次。

1999年成立3721,做中文域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前来挑战,周鸿祎发动舆论战,大讲“官商不分的机构抢占草根互联网公司利益”的故事。

最终微软放弃与CNNIC的合作,转而与3721结盟,IE直接支持网络实名上网。

2002年6月起,百度推出“百度搜霸”,与3721争抢IE地址栏入口,双方展开卸载与反卸载的缠斗。百度技不如人,嘴仗也没讨到便宜,李彦宏气不过,一纸诉状将周鸿祎告上法庭。甚至传言在庭审结束之后,两人差一点动手。

虽然3721防守成功,但百度却靠着更强大的搜索服务,抢走了企业市场。周鸿祎不得不在2003年把3721卖给刚进入中国的雅虎,出任雅虎中国总裁。

雅虎中国时期,周鸿祎先是推出超大容量邮箱,动了网易的奶酪,后又与阿里巴巴争夺雅虎中国控制权。

2005年8月,雅虎绕开周鸿祎,以10亿美元外加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参股阿里巴巴,获得其约39%的股份,对外声称由马云收购雅虎中国。

20天之后,周鸿祎带领团队离职。

2006年3月,周鸿祎加入老部下齐向东创立的奇虎,任董事长兼CEO。很快推出清理流氓软件的360安全卫士,首当其冲的是由马云接手的雅虎助手(原3721助手)。

马云情绪失控,2006年8月,阿里巴巴宣布永远断绝与周鸿祎的所有往来,呼吁所有公司和投资机构联合抵制,并正式起诉周鸿祎本人。

紧接着,360闯进杀毒软件领域,在2008年7月推出永久免费杀毒功能,瑞星与金山毒霸先后与其展开舆论大战,却无法扭转大势,个人杀毒收费时代从此终结。

之后就是周鸿祎人生的巅峰对决,2010年的“3Q大战”。

这年2月,腾讯把“QQ医生”升级为“腾讯管家”,与360安全卫生形成正面竞争,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10月29日是马化腾40岁生日,360推出一款名为扣扣保镖的工具,声称功能是防止隐私泄露,并阻止广告弹窗,直接切断了腾讯的弹窗广告收入。

马化腾勃然大怒。腾讯报案,据称当时有30多名外地警察去360总部调查。提前得知消息的周鸿祎,紧急从北京飞到了香港躲避。

11月3日,腾讯给所有QQ用户发了一封公开信,称“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强迫用户二选一。

当天被迫卸载360的用户高达6000万,正在准备中的赴美上市计划,原定主承销商突然撤离。周鸿祎找中间人说和,马化腾不为所动。

11月4日,周鸿祎第一次主动认栽,下线扣扣保镖,并请求用户卸载。

11月5日,工信部、公安部先后出面调停,要求双方停止相互攻击,确保软件的正常使用。不久后,两家公司分别发表致歉信,硝烟就此平息。

踢到腾讯这块铁板之后,周鸿祎性情大变,寻找各种机会与大佬们修补关系。

虽然在网上不时犀利开炮,但线下的商战逐渐熄火。

而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几乎与所有大厂交过手,与所有头面人物打过恶仗的,也就周鸿祎一人而已,足以封神了。

深究他杀气如此之重的原因,是曾经数次丢失地盘,造成他极度缺乏安全感。

2003年,与百度竞争失败,周鸿祎不得不把3721卖给雅虎,并带领团队为其打工。

才过两年,雅虎就把周鸿祎带领的雅虎中国,连锅端给马云手里,老周流离失守,只能加入IDG干了一阵投资。

直到2006的3月,周鸿祎才有了奇虎这个稳固的根据地,经营到现在。

那几年寄人篱下的经历很不好受,周鸿祎非常惧怕在外战中失败,下手特别重,导致圈子人缘很差,多次被联合抵制。

同时,他对内也有极强的控制欲。

奇虎是在雅虎中国时期,周鸿祎在外布局的备胎。后来不得不启用备胎后,他主抓的项目是社区搜索。

没想到由傅盛主导的360安全卫士大获成功,所有的资源最终倾斜到这款明星产品上,连公司名也改成了“奇虎360”。

手下出现能开疆拓土的大将,该如何处理与他的关系,是每个大佬都要经历的考验。

周鸿祎的做法是给傅盛的团队加薪,往里面掺沙子安排亲信。最后的结果是2008年9月,傅盛离职,此后奇虎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人物。

同年,“中国IT第一记者”刘韧,这位曾在与CNNIC对战期间拔刀相助的“兄弟”,在与360谈付费公关的现场,被埋伏的警察抓了现行,后以敲诈罪入狱三年。

周鸿祎在“人和”方面做得怎样,自有公论。

2018年3月30日,47岁的周鸿祎在朋友圈感慨:“我的人生竟然如此失败,没有任何意义。”第二天,他再次发文解释称自己状态不好,挫败感源自平衡不好工作和家庭的无能。

2019年,齐向东带领奇安信从360独立,多年合作伙伴分手。

3

看了周鸿祎的经历,也就明白为什么说他与众不同了。

有人喜欢从道德层面去评价企业家,陶叔并不认同这种方式。且不说古话有“义不主财,慈不掌兵”,能在互联网的开创时期,从无到有打下一片基业的,肯定不是特别在意他人议论的谨小慎微之辈。

要成为大佬,个人能力绝对要强,有创造力、有判断力,更能把想法落实到行动,把事给做成。

而在功成名就之后,该如何更进一步呢?

每次出现新机会,还是自己带着大家往前冲吗?

当然不该这样。年纪在增长,知识结构老化,全是老板一个人在扛,不可能长久。

所以,大佬要做的是整合资源,发掘有能力的后辈,给机会让他们把担子挑起来。

以自己为中心干,与放权给别人干,完全是两种状态,完成状态的转换并不容易,但这是一位大佬完成进阶的关键一步。

用行话说,这叫“组织建设”,要打造一个能让人成长发展的环境。

周鸿祎的问题,就是卡在这一步迈不过去——他确实是位大佬,却不是修炼完全的大佬。

结果就是,360这些年尝试了大量新产品,浏览器、搜索、手机、儿童手表、直播、投资汽车、AI……每个风口都有它的身影,却再也没有一飞上天的爽感。

忙碌在前台的,永远是贵为老板的红衣大叔,与其他大佬身后不断涌现的生力军相比,显得过于形单影只。

不是说周鸿祎没有反思过,人的成长也总是要付出些代价,但周鸿祎过往的成长,却总是别人在付出代价。

所以,大家都明白了,还是让他独自美丽吧。

另外,周鸿祎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与众不同。

在产品层面,他是难得的天才,中国为数不多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吃透了的大专家。而在看透事物本质的战略层面,他却犯了不少糊涂。

比如,大佬出面搞流量,目标是什么?行动上该如何取舍?

在这件事上,农夫山泉的钟睒睒与周鸿祎,属于两个极端。

钟睒睒直言看不起做直播带货的企业家。周鸿祎则说企业家搞流量不是不务正业,可以利用直播来延续自己的市场和宏观的工作。他还建议钟睒睒也开始做自己的IP。

老周的说得挺好,但他实际是怎么做的呢?

跑到重庆去做吃播,跟他的宏观工作有什么关系吗?

说是向雷军学习做营销,难道雷军会抛开小米的业务,去蹭荣昌卤鹅的流量?

迷失自我,为了流量而流量吧。

罗永浩作为网红鼻祖,有人建议他跟俞敏洪、王自如上演大和解,可以大吃一波流量,老罗不屑一顾。

可老周跟马化腾的和解戏码,都不知道上演多少回了。

在最近一次见面时,马化腾有句极高情商的话:你这个红衣大叔,现在是网红的红是吧。

老周听了觉得挺美。

怎么着却让人想起宋仁宗的那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说到了点子上,不妨点个关注,并请一键三连。

来源:跟陶叔一起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