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钴业“减仓”BCM公司获利4.7亿 半年赚27亿投资净收益4.45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1 07:50 1

摘要:华友钴业公告,为了满足美国《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大而美法案”)关于电池材料进入美国市场的要求,以及欧盟CRMA法案对电池关键原材料的限制条件,同时引入战略股东以优化BCM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增强其在美国正极材料市场的竞争力

长江商报消息 应对海外市场风险,华友钴业(603799.SH)“减仓”参股公司LG-HY BCM, Co.,Ltd.(以下简称“BCM公司”)。

9月8日晚间,华友钴业发布公告,拟将所持参股公司BCM公司25%股权转让,交易完成后,持股比降至24%。

入股BCM公司3年,如今降低对参股公司持股比例,华友钴业一次性获利约4.7亿元。

4.7亿元的收益,对于华友钴业的经营业绩而言,将是锦上添花。

2025年上半年,华友钴业实现营业收入约372亿元,同比增长23.78%;归母净利润约27亿元,同比增长逾62%。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20年以来,虽然华友钴业的营收净利偶见波动,但整体是在上升,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超过40亿元。

投资净收益对华友钴业的利润有积极影响。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资净收益分别为13.62亿元、4.45亿元。

华友钴业的财务压力有缓解趋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9.12亿元,同比减少14.80%。

转让BCM公司25%股权赚4.7亿

投资三年多,华友钴业审时度势,降低对BCM公司的持股仓位。

华友钴业公告,为了满足美国《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大而美法案”)关于电池材料进入美国市场的要求,以及欧盟CRMA法案对电池关键原材料的限制条件,同时引入战略股东以优化BCM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增强其在美国正极材料市场的竞争力,2025年9月8日,华友钴业与TOYOTA TSUSHO CORPORATION(以下简称“丰田通商”)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公司持有的BCM公司25%股权以 约1.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对方。

BCM公司系华友钴业的参股公司,持股比为49%。截至2025年8月末,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为约为6.94亿元。如本次交易按计划完成,预计将产生约 4.73亿元的投资收益,持有BCM 公司的股权比例从49%变更为24%。

公开资料显示,BCM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如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历史信息显示,2022年5月,华友钴业通过控股子公司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巴莫科技”)拟认购LG化学旗下BCM发行的普通股,并与LG化学双方设置了10年的股份锁定期限。BCM计划建设年产6.6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总投资额为4371亿韩元(约23.37亿人民币),其中60%的资金由巴莫科技和LG化学根据协议约定的时间出资,其中巴莫科技出资1285亿韩元(约6.87亿人民币)。

2023年,华友钴业完成对巴莫科技在《新股认购合同》项下合同地位及权利义务的受让,并获得BCM公司49%股权。

截至2025年8月末,上述投资反映在华友钴业的财报上,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6.94亿元。截至2024年末,华友钴业关于BCM的应收账款为1.25亿元,其中坏账准备626.79万元。

此外,在BCM公司于2024年1月正式投产后,华友钴业还为其提供商品和服务。

为何“减仓”也不“清仓”?华友钴业方面表示,保留一定比例股权,与BCM公司仍然继续保持锂电材料领域业务合作和市场推进,并引进丰田通商作为战略股东,有利于BCM公司全球市场深入拓展,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

境外市场收入占比65%

华友钴业深耕全球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华友钴业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研发、制造,产品广泛供应新能源整车企业及电池厂商。经过多年布局,公司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构成纵向一体化产业链。

在产业上游,华友钴业红土镍矿湿法冶炼产能逐步释放,2024年,镍中间品实现出货量近23万金属吨,同比增长近50%,为下游镍系产品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原料保障。在下游材料端,公司与全球动力电池头部企业LG新能源达成深度协同,突破三星SDI、松下等国际知名客户供应链体系,成为亿纬与宝马产业链,远景AESC与雷诺、日产、路虎捷豹产业链战略定点伙伴,与大众PowerCo展开上下游产业链深度合作。

近年来,华友钴业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2020年,华友钴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87亿元、11.65亿元。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3.17亿元、630.34亿元、663.04亿元、609.46亿元,除了2024年略有调整外,其余年度均为增长。同期,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8亿元、39.10亿元、33.51亿元、41.55亿元。2023年出现一次调整,其余年度均为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友钴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1.97亿元、27.11亿元,同比增长23.78%、62.26%。

2025年上半年,华友钴业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增长17.68%,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出口量占中国三元正极总出口量的57%;三元前驱体出货量4.21万吨,因主动减少部分低盈利产品出货、优化产品结构,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钴产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下降9.89%;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增长83.91%。

境外市场是华友钴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361.80亿元、241.9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9.36%、65.04%。

总体而言,深耕全球市场,华友钴业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责编:ZB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