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玩火”!流量狂欢下的公共安全不容践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09:14 1

摘要:近日,一则“机舱内点燃打火机”的视频引发舆论哗然。9月8日,四川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经调查,当事人迟某某在国际航班飞行过程中,故意点燃打火机拍摄视频,并杜撰文案、虚假定位后发布至社交平台,目前,迟某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个别网民为博

近日,一则“机舱内点燃打火机”的视频引发舆论哗然。9月8日,四川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经调查,当事人迟某某在国际航班飞行过程中,故意点燃打火机拍摄视频,并杜撰文案、虚假定位后发布至社交平台,目前,迟某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个别网民为博流量毫无底线的行为,更再次敲响了公共安全与网络文明管理的警钟。

航空安全从来不是“私事”,而是关乎全机人员生命的“公事”。飞机飞行过程中,机舱属于密闭增压环境,打火机等易燃易爆物品被严格禁止携带与使用,这是全球航空业的共识,更是写入法规的铁律。迟某某为“博取流量”,明知禁令却执意为之,其行为虽未直接引发安全事故,但已构成对航空安全秩序的严重破坏。这种“以公共安全为赌注”的博眼球行为,本质上是对他人生命权的漠视,理应受到法律的惩处与社会的谴责。

更值得深思的是,迟某某的行为并非个例,而是“流量异化”的典型缩影。近年来,为吸引关注、收割流量,部分人屡屡突破道德与法律的边界:有人在古迹上乱涂乱画拍视频,有人编造虚假灾情博同情,如今又有人在机舱内“玩火”。这些行为背后,是“流量即真理”的错误价值观在作祟,为了点赞、评论和关注,将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抛诸脑后。正如网友所言,“博眼球蹭流量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个人价值观”。当“流量至上”碾压公序良俗,不可避免会污染网络生态,若“越出格越火”成为常态,坚守底线的人反而被忽视,最终只会让公共安全的“防火墙”层层失守。

惩处不是目的,唤醒敬畏才是关键。对迟某某的行政拘留,既是对其个人行为的警示,也是对全社会的普法宣传:流量有边界,法律有底线,任何以突破规则为代价的“博眼球”,终将付出应有的代价。要遏制此类现象,一方面需要平台强化审核责任,从源头切断不良流量的传播链条。尽管近年来网信部门持续开展“清朗”专项行动,但此类事件仍频发,说明平台内容审核、推荐机制亟待优化。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真正的流量,源于对规则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唯有让“流量向善”成为共识,才能避免“玩火”的恶作剧重演,守护好公共安全的底线。

来源:淄博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