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隔壁王姐告诉我县里的社会治理中心有个‘银耀天平工作室’,是专门帮我们老年人解矛盾的,我赶紧来问问我侄子欠我的钱怎么办。”来寻求帮助的王大爷在湖州市德清县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服务台焦急询问。
“隔壁王姐告诉我县里的社会治理中心有个‘银耀天平工作室’,是专门帮我们老年人解矛盾的,我赶紧来问问我侄子欠我的钱怎么办。”来寻求帮助的王大爷在湖州市德清县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服务台焦急询问。
一旁的赵大爷听到后走上前:“我刚从工作室登记完出来,法官跟我们差不多年纪,是老经验了。”
“银耀天平工作室”由德清县人民法院与县社会治理中心、县司法局共同组建。6名党龄超30年、审判经验丰富的离退休法官,与年轻调解员和志愿者组成家事、道交、合同3个解纷小组,轮班入驻在县社会治理中心,为老年群体提供优先调解服务。
此外,为高效化解涉老纠纷,工作室积极对接法院、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等职能部门,形成“一站式”解纷网络,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合力。
目前,工作室已累计化解成功各类纠纷超760余件,3个解纷小组化解涉老纠纷流转时长缩短至2天,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银发智囊团”。
“太感谢法官了,帮我要回了这笔赔偿金。”走进工作室的门口,就看到一位大爷握着轮值老法官何晓棠的手,连声道谢。
事情还要从年初说起。年逾六十的郭大爷因为退休后闲不下来,找了一份在工地打扫卫生的工作。这天,郭大爷在清理垃圾时,不小心被废弃金属划伤。就诊后,他拿着单据找到老板要求赔偿。
面对郭大爷的催讨,老板每次都是找借口敷衍:“等我这边空了就处理。”
等了两个月的郭大爷还是没能等到这笔赔偿,实在没有办法的他到社区寻求解决办法,社区工作人员告诉他:“法院在县里的社会治理中心派驻了为老年人解矛盾的老法官,郭大爷您去问问看。”
来到县社会治理中心的涉老窗口做完登记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便把他带到了“银耀天平工作室”。
“法官,老板一直故意拖欠不给钱,我识字不多,起诉状也不会写,也不懂得要准备什么资料,怎么办呀?”郭大爷满脸焦急。何晓棠给他泡了一杯茶,引导他细细讲述了一遍事情经过。
在掌握了郭大爷的实际情况和纠纷始末后,他发现老年人维权能力弱以及老板的消极敷衍是问题所在,“还是要把老板约过来坐到一起谈谈。”于是他电话联系了工地老板,向他说明了逃避行为会带来的后果,随后与双方约定了调解时间。
同时,他通过工作室“一站式”解纷机制,联系法院法官到现场主持调解,严正讲解法律相关规定。
“你再不赔给我,别怪我不客气!”“都跟你说了会解决的!”工作室的办公桌上,看着气氛开始剑拔弩张,何晓棠赶紧缓和郭大爷的情绪,用方言细心为他讲明赔偿规定等事项。
“郭大爷年纪大了,维权上本身就有困难。作为工地负责人,不能靠拖延解决问题。”
“大家都有老的那一天,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互相体谅,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最终,在工作室和法院的“情理法”共同努力下,双方终于握手言和,赔偿款当场履行。
郭大爷感慨道:“没想到我这点事情能受到这么多部门的帮助,真的太感谢了!”
银发调解员既是矛盾的“缓冲阀”,也是法治的“播种机”。工作室通过“银发智慧”化解纠纷的同时,这群退休的老法官也在传递解纷智慧。
在“银耀天平工作室”实习了三个月的小余,要前往阜溪街道未来社区正式上岗成为专职调解员了,谈及实习心得,小余说道:“刚来工作室时,我觉得调解不难,把双方叫到一起协商协商就行了。跟着老法官们干了三个月,我才知道调解要讲法讲情讲理。”
工作室成立以来,老法官们线上线下共开展调解技巧专项培训10余次,覆盖基层调解员和志愿者群体350余人次,指导调解102次,促推全县调解员专业化建设。
下一步,“银耀天平工作室”将扩容“银龄智库”,吸纳退休检察官、律师等加入调解队伍,让“银发力量”在基层治理中持续发光发热,为平安德清、法治德清建设注入更强动能。
来源: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