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软糯、清香,东北农业大学培育出能吃的玫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15:34 1

摘要:近日,以“智慧农业·科技赋能未来农业”为主题的2025年黑龙江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开启,东北农业大学在科普月展示了“新品种”和“新技术”,既有会“讲故事”的农作物,也有能“沉浸式种田”的黑科技。

近日,以“智慧农业·科技赋能未来农业”为主题的2025年黑龙江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开启,东北农业大学在科普月展示了“新品种”和“新技术”,既有会“讲故事”的农作物,也有能“沉浸式种田”的黑科技。

一缕淡淡的花香悄然萦绕,循香望去,只见各色月季花竞相绽放。这正是科研团队自主培育的成果——东北寒地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地月季品种。不远处,洁白与浅粉交织的绣球花同样引人注目,它们是团队与优势单位联合筛选出的抗寒品种,在这片土地上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

在这里,玫瑰不仅能看还能吃。集美味与颜值于一身的大果玫瑰,果实最长能达到6厘米,饱满圆润的模样自带吸引力。轻咬一口,甘甜的滋味、软糯的口感、自然的清香。更难得的是,果实里藏着丰富的叶黄素,让它不仅能作为可口的食材供人享用,还兼具了不俗的营养价值。

一排颜色奇特、体态小巧的玉米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它们有个潮流名字——文玩玉米。文玩玉米每一颗玉米粒的纹路、色彩都不相同。据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副教授谢腾龙介绍,它并非人工刻意培育,而是多品种玉米自然混合而成,因保留原始基因而抗病性强。

另一边的科技展区更显“未来感”:戴上MR混合现实眼镜,同学们瞬间“置身”农田,用虚拟播种机精准播下种子;农业物联网教学实验箱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农业大数据采集—传输的全流程,边缘计算机像农机“大脑”实时处理数据;小型多光谱巡田无人机掠过,即可监测作物叶绿素含量。

图片由东北农业大学提供

“智慧农业要多学科融合。”东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系胡振帮副教授说,学校整合17个学院资源,为智慧农业专业设计“农业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的课程,致力培养“定义未来农业”的复合型人才。

龙头新闻·生活报 实习生:陈越 吕婷婷;通讯员:徐晓添;记者:吕晓艳

来源:生活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