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说我这车才买两个月,怎么就是库存车了?”上周,一位粉丝在微信上气呼呼地问我。他在某4S店买了辆号称“全新”的轿车,后来无意中发现生产日期竟然是半年前的。
库存系数1.31的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行业真相?
“你说我这车才买两个月,怎么就是库存车了?”上周,一位粉丝在微信上气呼呼地问我。他在某4S店买了辆号称“全新”的轿车,后来无意中发现生产日期竟然是半年前的。
我问他为什么不早点发现,他无奈地说:“当时光顾着谈价格了,哪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
这样的故事,我从业20年来听得太多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31,虽然环比下降了3.0%,但同比却上升了12.9%。
很多人听到“库存系数”一头雾水,其实说白了,就是经销商手里的库存车还能卖多少个月。系数1.31,意味着经销商手里的库存车还能卖1.31个月。
按照行业标准,库存系数在0.8-1.2
之间算是合理范围,高于1.5就达到警戒线了。1.31这个数字,虽然还在警戒线以下,但已经高于合理区间了。
关键是这个数字同比上升了12.9%,说明经销商们的库存压力比去年更大了。
不同品牌的日子,那可真是天壤之别。
高端豪华&进口品牌:库存系数1.48,环比下降5.1%合资品牌:库存系数1.28,环比下降0.8%自主品牌:库存系数1.30,环比下降3.0%看出来了吗?豪华车品牌的库存压力最大,虽然环比有所下降,但仍然高居榜首。这也难怪,经济不确定性下,土豪们花钱也谨慎了啊。
“我们店去年亏了800多万,但区域经理却开上了保时捷。”一位合资品牌经销商负责人苦笑着告诉记者。
这可不是个例。现在卖车几乎成了亏本买卖,经销商只能靠厂商给的返利来弥补卖车的亏损。要是完不成提车任务,连这点返利都拿不到。
更可怕的是那种“被压库”的感觉。一位经销商抱怨道:“不给大区经理好处、不跟对方处好关系,很可能就会被多压库存。”
有些大区经理能在总部指示情况下,对单个4S店做30%左右提车任务的调整,这足以决定某个经销商的生死了。
先说结论:能,但得会挑!
我那个粉丝后来跟我说,4S店最后给他多送了三次免费保养,又给了不小的折扣,想想也就忍了。
其实库存车不是不能买,但要注意几点:
检查电瓶:长时间停放最伤电瓶检查轮胎:看看有没有变形或老化检查各种油液:尤其是刹车油和机油全面清洗油路:这是很多人的忽略点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争取更多优惠和赠送服务,因为库存车本来就应该打折卖!
面对库存压力,经销商们也不是坐以待毙。
有的转型做新能源车,虽然竞争激烈,但至少是增量市场;有的重点发展售后服务,靠修车赚钱;还有的搞起了二手车业务,8月份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33.67万辆,环比增长了5.96%。
最厉害的是那些玩转新媒体营销的,通过抖音、小红书直播卖车,效果居然不错。毕竟现在人都不爱去4S店了,线上看看车,线下直接提车,多爽快。
库存压力大,对消费者其实是好事!意味着你有更多讲价空间了!
金九银十是传统购车旺季,加上开学季家庭购车、国庆自驾及婚庆用车需求集中释放,9月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将加速释放。
想捡漏的记住这几个时间点:
月底:销售冲业绩,好谈价季度末:经销商冲返利,力度大车型换代前:老款清库存,折扣狠车展期间:促销活动多,礼品多别忘了,现在还有很多政府补贴政策,比如以旧换新,多加利用能省不少钱。
库存压力短期内恐怕难以缓解。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9月乘用车终端零售将实现环比稳步增长,市场表现将优于8月。
但长期来看,行业需要更深层的变革。比如:
数字化管理:减少人为干预,降低腐败空间以销定产:根据实际订单安排生产,避免压库渠道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新势力品牌采用的直营模式,虽然也有自己的问题,但至少从根本上杜绝了传统渠道腐败问题。
在我20年的职业生涯中,总结出一条铁律:没有最便宜的车,只有最合适的车。
不要光看价格,还要考虑:
售后服务质量:修车方便吗?费用高吗?保值率:开三年还能卖多少钱?品牌可靠性:故障率低吗?记住,买车不只是买一辆车,而是买一整套服务体系。有时候多花点钱,买个省心,反而更划算。
前几天又遇到那个买了库存车的粉丝,我问他现在心情怎么样?他笑着说:“想想省下的钱,真香!反正开起来也没什么区别。”
是啊,汽车说到底是代步工具,只要车况好,价格合适,库存不库存的,重要吗?
重要的是,作为消费者,我们要睁大眼睛,学会辨别,敢于谈判,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市场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好车。
(本文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证券时报网、搜狐新闻等媒体报道)
亲爱的读者朋友,您有没有买过库存车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故事和心得!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赞和转发,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购车内幕!
来源:北漂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