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罗甸县茂井镇:点“茶”成金 群众增收“油”此出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15:04 1

摘要:“今年雨水充沛,50亩油茶都挂果了,预计能增收10余万元!”看着满山翠绿的油茶树,贵州省罗甸县茂井镇布江村村民杨小盘的笑容里,满是对丰收的期待。提起油茶,有人会联想到冲泡饮用的茶品或地方特色饮食。但在茂井镇,油茶是村民眼中实打实的“致富树”——这种能结出优质食

“今年雨水充沛,50亩油茶都挂果了,预计能增收10余万元!”看着满山翠绿的油茶树,贵州省罗甸县茂井镇布江村村民杨小盘的笑容里,满是对丰收的期待。提起油茶,有人会联想到冲泡饮用的茶品或地方特色饮食。但在茂井镇,油茶是村民眼中实打实的“致富树”——这种能结出优质食用油的常绿乔灌木,不仅能带来可观收入,还能保持水土,其种子榨油后的茶饼更是改良土壤的好肥料,堪称集经济、生态价值于一体的“黄金作物”。

如今,茂井镇油茶种植面积已达9000余亩,丰产期亩产约400斤,总量有望突破1800吨,按市场价每斤7-8元计算,总收入将达2000余万元。这份亮眼的“丰收答卷”,背后是茂井镇以“组织引领、产业筑基、链条贯通、品牌增值”为路径的民生实践,更勾勒出乡村振兴中“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图景。

茂井镇大亭村油茶挂满枝头。

高位推动,凝聚共识,把稳“方向盘”

产业要发展,组织领导是核心。茂井镇围绕“1233”发展方向,结合地形地貌特点,以大亭社区为主建设金花茶、油茶基地,制定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将大亭社区油茶产业发展任务落实到村,联系村班子负责牵头调度落实,农业服务中心(项目)负责油茶产业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村级负责组织实施,形成了镇、站所、村三位一体的油茶产业发展网,确保各个环节工作有人落实、有人跟踪、有人反馈。通过院坝会、村民小组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对适种油茶的土地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建立土地适种台账,为油茶产业发展布局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做好宣传动员,为群众算好经济账、长远账,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变“要我种”为“我要种”。目前,茂井镇已种植9000余亩,其中退耕还林种植3000余亩。

科学指导,政策推动,筑牢“压舱石”

高质量发展,科学种植是关键。通过农技人员“网格化+责任制”管理模式,积极对接协作单位及上级部门技术员,组织镇村两级农业技术骨干,通过“田间课堂”现场示范等形式,围绕种植、管护、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开展培训,确保农户“能种下、会管护、高丰收”。年初以来,县镇两级农业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指导14次,覆盖200余人。

茂井镇田坝村群众进行油茶管护。

此外,茂井镇及时免费发放优质种苗和有机肥料,推动政策落实,降低农户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自项目实施以来,已发放油木苗20余万株,发放肥料200余万吨,提质增效发放补贴20余万元,覆盖2000人次。

完善基建,打造示范,疏通“中梗阻”

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为切实解决油茶种植过程中“中梗阻”,积极对接贵阳高新区、广州协作帮扶单位及县级部门,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目前已协调投入200余万元专项资金,修建产业路、机耕道,解决生产资料运不进、农产品运不出的难题,降低了运输成本,打通“最后一公里”。协调广州协作帮扶资金40万元修建油茶加工作坊,推动初级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加工作坊每天可榨干果2000~3000斤,村民们可以实现就近榨油。同时,茂井镇集中力量打造大亭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将其作为技术推广的窗口、管理模式的样板、辐射带动的引擎,以点带面推动全镇油茶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茂井镇油茶基地一角。

品牌培育,产销联动,激活“新引擎”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品牌与销路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茂井镇以“帮群众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从品牌培育和产销联动两方面发力:借力贵阳高新区帮扶资源,推进“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目前已成功注册产业商标,“油茶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申报正在推进,“金茶果园秀丽茂井”区域公共品牌逐步打响;同时,争取贵阳高新区资助直播设备,搭建电商销售渠道,未来将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展销”模式拓宽销路,让茂井油茶“走出大山、走进市场”,彻底消除群众“销售之忧”。

从一棵油茶树,到一条产业链,再到一条致富路。近年来,茂井镇始终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依托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政策,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擦亮“一渔两茶三蔬五果”特色产业名片,巩固渔业养殖、脐橙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火龙果、枇杷等产业提质增效,朝着“山上有果、林中有茶、坝中有菜、湖中有鱼,房前屋后有庭院经济”的美丽乡村目标稳步迈进,让更多群众借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图/文 罗甸县茂井镇党政办)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