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糖尿病人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全球每20-30秒就有一例因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其中15%-25%的患者会发生足部溃疡,早期预防可降低85%的截肢风险。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糖尿病人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全球每20-30秒就有一例因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其中15%-25%的患者会发生足部溃疡,早期预防可降低85%的截肢风险。
本文基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5年版)》及美国糖尿病协会最新共识,系统阐述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科学方案。
高血糖是糖尿病足发生的根本诱因。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降低1%,足部溃疡风险减少25%。患者需遵循“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中青年患者建议HbA1c≤6.5%,老年患者可放宽至≤7.5%。动态血糖监测(CGM)可实时掌握血糖波动规律,推荐每周至少3次指尖血糖检测,重点关注餐后2小时血糖值。
足部自查应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
采用“三步检查法”:
① 晨起后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变化。
②使用放大镜检查趾甲、趾缝及足底有无鸡眼、水疱或皮肤破损。
③ 夜间用棉签轻触足背判断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特别要注意第5趾外侧、足跟部等易受压部位,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足部清洁需用37-40℃温水,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其他有强烈刺激性物质,洗后用浅色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每个脚趾与脚趾的缝间。足部保湿应选择不含酒精的尿素软膏,忌用刀片修剪角质层。趾甲修剪需平剪成直线,边缘用锉刀磨圆,避免剪破甲沟。冬季可穿戴五趾棉袜,禁止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直接加热设备。
研究表明,穿着专业“糖尿病足鞋”可降低60%的足部压力。建议选择鞋头宽大、深度足够、鞋面柔软透气的运动鞋,鞋内长度应比足长多1-1.5厘米。定制鞋垫需根据足底压力分布制作,推荐每半年更换一次。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及露趾凉鞋,新鞋需从每日1小时开始逐步增加穿着时间。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专业足病筛查,内容包括:神经病变检查(10g尼龙丝试验、震动阈值检测)、血管评估(踝肱指数ABI检测、下肢动脉超声)、足部结构分析(足底压力测试)。高危患者需每季度进行预防性足部护理,包括指甲修剪、茧皮削除等。
禁止赤脚行走,包括室内;避免自行处理足部鸡眼、胖;禁止吸烟(吸烟会加重血管病变);控制体重(BMI<24kg/m²);适度运动(每日30分钟快走,避免长时间站立)。出现足部麻木、刺痛、灼热感等神经病变症状,或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血管病变表现时,需立即就医。
糖尿病足的危害重大,现代糖尿病足防治倡导“五师共管”模式:
① 内分泌科医生制定血糖控制方案
② 血管外科医生评估血管状况
③ 足病护士进行专业护理
④ 康复治疗师指导运动疗法
⑤ 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来源:中医骨科专家夏小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