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热浪漫过黄土高原的沟壑,而岚县岚城镇闹沐浴村却迎来了一年中最沸腾的时刻。当暮色缓缓晕染天际,村子里的露营基地已是灯火通明,一串串暖黄色的灯饰如繁星坠落人间。欢笑声、音乐声、烧烤架上油脂滋滋作响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幅由光影与烟火织就的乡村长卷正缓缓展开。
□ 本报记者 梁瑜
当热浪漫过黄土高原的沟壑,而岚县岚城镇闹沐浴村却迎来了一年中最沸腾的时刻。当暮色缓缓晕染天际,村子里的露营基地已是灯火通明,一串串暖黄色的灯饰如繁星坠落人间。欢笑声、音乐声、烧烤架上油脂滋滋作响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幅由光影与烟火织就的乡村长卷正缓缓展开。
此时,一场充满北方风情的乡村晚会正热烈上演。蒙古族舞蹈刚健有力,舞者矫健的身影在灯光下投下剪影;悠扬的草原长调深情绵长,仿佛穿越千山万水而来;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岚县八音”则以铿锵的节奏,将整个晚会推向高潮。台上台下,人声鼎沸,啤酒与烧烤的香气升腾而起,与艺术的温度交融,点燃了属于乡村的激情。
来自太原的游客李女士带着一家老小首次踏足这个小山村,便被眼前的热闹与生机深深震撼。“绿树成荫,孩子玩的项目特别多,还有蒙古包可以休息,一家人其乐融融,特别解压。”她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孩子们在水边嬉戏,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轻松与满足。
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都市人的心声。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逃离钢筋水泥的包围,寻找一片可以安放心灵的净土。而闹沐浴村,正是这样一个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集儿童乐园、水上项目、自助烧烤、草原风情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乡村旅游目的地。孩子们在浅水池边追逐嬉戏,大人们围坐在烤架旁翻动着滋滋冒油的肉串,五彩斑斓的休闲帐篷点缀在田野间,动静相宜,构成了一幅极具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图。
这份热闹的背后,是岚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巧妙布局。作为全县“三点五村”文旅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闹沐浴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日益完善的露营基础设施,成为岚县打造“土豆花走廊”与休闲度假区的关键地域。政府不仅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专业规划,还推进了园路铺设、木栅栏围合的营区建设、特色挡墙设计等多项工程,使得昔日荒僻的山村焕然一新,成为游客心中的“世外桃源”。
李军是一名助农主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新媒体平台帮助农民销售土特产。而如今,他的工作重心也悄然发生变化,从农产品转向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名新媒体主播,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把我们岚县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岚县,走进岚县,感受这里的人文历史,欣赏这里的壮美风光。”他的话语朴实却坚定,道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中新媒体力量的独特价值。
夜色渐深,营地的歌声仍未停歇。微风拂过,带来了草原长调的余韵,也带来了远处八音鼓点的回响。村干部站在人群中,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眼中满是信心与憧憬:“下一步,我们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油桃、梅杏等采摘农业,打造特色民宿,让游客真正吃在村里、住在村里,舍不得走!”
这不仅是闹沐浴村的发展蓝图,更是岚县“以旅彰文、以文促产”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岚县持续投入专项衔接资金,联动本地企业,培育农家乐、沙棘产业、马铃薯基地等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项目,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最后一段八音旋律随风远去,夜色中的闹沐浴村依旧灯火阑珊,人声鼎沸。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用满天星光和人间烟火,用热情与梦想,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最动人、最鲜活的注脚。
来源: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