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你认真耕耘过,就不会被辜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2 09:31 1

摘要:耕耘二字,听起来颇为古旧,像是从田垄间走出来的词。其实人生何处不是耕耘?读书、工作、持家、交友,乃至养心修身,无一事不需要认真对待。

文|幸福娃

人民日报有言:“你认真耕耘过,就不会被辜负。”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但凡认真耕耘过的,不论收成如何,到底不曾辜负自己。

耕耘二字,听起来颇为古旧,像是从田垄间走出来的词。其实人生何处不是耕耘?读书、工作、持家、交友,乃至养心修身,无一事不需要认真对待。

耕耘是日常,是分内事,是本分。只可惜,世人多重收获,轻耕耘;重结果,轻过程。总盼着天上掉下馅饼,不肯老老实实耕地播种。

耕耘之要,首在“认真”二字。什么是认真?是全心全意,是专注持久,是不敷衍、不苟且。

杨绛先生曾说:“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这便是认真的境界。

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不同外界喧嚣,不为浮名所累,只安静地耕耘自己的一方心田。

耕耘之人,往往不同收获计较。他们明白,耕耘是自己的事,收获却关乎天时地利,非人力所能强求。

只管低头耕耘,莫问收获几许,反而能得大自在。人心一计较,便生得失之念,患得患失间,初心已失,何谈耕耘?

耕耘时的专注与投入,本身已是回报。那种心灵的充实与安宁,远非外在的收获可比拟。

耕耘需要耐心。春播秋收,是自然规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成长法则。

现代人最缺的便是耐心,总想立竿见影,马上见效。殊不知,任何有价值的事物,都需要时间的酝酿与沉淀。

杨绛先生翻译《堂吉诃德》,花了整整二十年光阴,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一字一句推敲琢磨,不急不躁,终成经典译本。这便是耕耘者的姿态。

耕耘者不为外界评判所扰。别人说好说坏,是别人的事;自己认准的路,便坚定地走下去。这并非固执,而是明白自己的本分。

人心如面,各不相同,何必求人人理解、个个称赞?耕耘者的心安,来自于内心的充实,而非外界的认可。

有人说,我耕耘了,却未见收获,岂非徒劳?此言差矣。耕耘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认真耕耘过的人,纵使外在收获不丰,内心已然不同。那耕耘时流下的汗水,那专注时凝聚的精神,那坚持时磨砺的意志,都已融入血脉,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这内在的收获,远比外在的成果更为珍贵。

《道德经》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耕耘便是从毫末做起,从累土累起,从足下起步。没有耕耘,何来参天大树、高台广厦、千里之遥?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若事事计较得失,恐怕要终日郁郁。不如换个念头: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认真做去,踏实前行,心便安了。

耕耘时的专注,可忘烦恼;耕耘后的充实,可生欢喜。这便是人生最大的不辜负。

杨绛先生一生历经风雨,却始终从容淡定,何也?无非是认真耕耘自己的园地,不问外界荣辱。

她翻译、写作、做学问,无一不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到得晚年,回首往事,可以说一句:我认真耕耘过,未曾辜负光阴。

你我普通人,亦当如此。在自己的位置上,尽自己的本分,认真耕耘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不必羡慕他人的收获,不必焦虑自己的进度,只安安分分地耕自己的地,种自己的田。

到头来,你会发现,那耕耘的过程本身,已是生命最好的馈赠。

耕耘不负人,不是说耕耘必得丰硕成果,而是说耕耘必得内心安宁。这安宁,便是人生至宝。

来源:小牛来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