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会很好奇,为什么广东菜心会种在云南呢?”“你知道河南蔬菜基地的蔬菜送到超市,损坏率是多少吗?只有普通蔬菜的三分之一!”……很多个清晨里,云南、宁夏、河南蔬菜基地的雾气还未散尽,罗培霖就已经带着拍摄团队,在田埂上记录一颗颗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第一步,述说着
“很多人会很好奇,为什么广东菜心会种在云南呢?”“你知道河南蔬菜基地的蔬菜送到超市,损坏率是多少吗?只有普通蔬菜的三分之一!”……很多个清晨里,云南、宁夏、河南蔬菜基地的雾气还未散尽,罗培霖就已经带着拍摄团队,在田埂上记录一颗颗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第一步,述说着蔬菜的故事。
这位1999年出生的年轻人,是位于江南市场的广东宏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升农业”)的首席运营官,也是一位带着国际视野和广告人思维回到田间地头的“菜二代”。从世界百强名校毕业,经历过广告公司的锤炼,他回归家业,以“数字化”和“品牌化”闯出一条新路。罗培霖说:“我最希望的,是让家家吃上新鲜、好吃的蔬菜。”
宏升农业首席运营官罗培霖。
从广告人到种菜人,要说清“菜好在哪里”
“刚毕业时,我对农业没有兴趣。”罗培霖坦言,虽然他出生于潮汕家庭,哥哥姐姐从事这一行,父亲却鼓励他出国留学,去看看更大的世界,支持他进入完全陌生的广告行业,去接受最前沿市场的锤炼。父亲认为,“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罗培霖的人生“篮子”里,不应该只有“宏升”这一颗鸡蛋。
2021年,罗培霖从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毕业后,赴英国华威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回国后,他并没有直接回到家族企业,而是进入一家广告公司,负责内容策划和品牌推广。罗培霖告诉记者:“那时候天天琢磨怎么卖产品,比如一瓶水,它从哪里来、好在哪里、为什么值得买。”
正是在广告行业的经历,罗培霖看到了传统农业的“品牌空白”,这让他意识到品牌化与数字化对传统行业的重要性。他说:“过去在广告公司,核心是把产品的‘差异化价值’讲给目标用户听,而传统蔬菜行业最大的问题是 ‘无品牌、无故事、无认知’——农户只懂 ‘种得好’,却不懂‘说清楚好在哪’。”
罗培霖希望以所学帮助家族企业打破“传统农业”的刻板印象,让优质农产品通过更年轻的传播方式触达消费者。2023年,他正式加入宏升农业,负责品牌宣传。
从零搭建短视频团队,让蔬菜会讲故事
宏升农业是一家集种植、批发、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集团,在云南、宁夏、河南等地拥有自营种植基地超15000亩,订单合作基地超25000亩,在云南、宁夏、河南、广东共设有10个加工配送中心,日均蔬菜处理量达5000吨。
宏升农业是一家集种植、批发、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集团。
农业基础雄厚,但在品牌传播上,宏升需一切从零开始。罗培霖做的第一件事,是启动品牌升级。他为优质蔬菜设计统一视觉形象,搭建短视频团队,引入了二维码溯源系统,让每一棵蔬菜都能“扫码见一生”。
怎么挑选蔬菜,什么菜是好菜,各个产地的菜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要去宁夏、云南、河南种菜……起步时,罗培霖一步步探索,策划题材、打磨脚本、出镜讲解,成为了江南市场的蔬菜视频“大V”。“运营了8个月,80多条视频,每周更新两到三条,现在有3000多粉丝,正持续增长。”他说。
从加工厂流水线到田间地头,这些视频讲述了一个个小知识:宁夏的黄河水灌溉、云南的山泉土壤、河南的冷链运输……当中也有生动的人物故事,如视频《想当将军的老农》,浏览量高达20万次,讲述了一位老师傅的逆袭故事——曾经只负责犁地、撒种、洒水的老农赖永辉,凭借努力,从“撒种小工”成长为“技术总管”。
“我们讲种植人的故事,再向他们了解更多故事。”罗培霖说,虽然父亲从事蔬菜行业,但他自己对蔬菜并不熟悉,甚至分不清菜心和芥蓝,但在短视频拍摄过程中,他不仅知道菜心长什么样,还知道什么时候拉地膜、浇水、施肥等,也更懂得了农民从早到晚劳作的艰辛。未来,他还计划做直播,尝试网上卖菜,一步步提升企业知名度。
创新父辈的泥土经验,挖掘数字基因
父辈是实干派,更喜欢种一亩田要亲力亲为,信土地、信经验、信人工;罗培霖则是数字派,信数据、信技术、信品牌。罗培霖说:“我们这辈更聚焦品牌塑造,希望用智慧化手段让‘好蔬菜’变成‘有品牌的好蔬菜’,最终父辈也接受了我们的想法,支持我们去做宣传、做品牌,不断发展。”
“父亲习惯带着农户看天浇水、按季施肥,觉得‘机器哪有老把式准’。比如我们想在云南基地推无人机打药,他担心 ‘飞一圈药没打匀,反而浪费钱’,后来我们在河南基地选了20亩麦田做试点,一边是传统人工打药,一边是无人机AI航线作业,结果无人机作业不仅效率提升3倍,农药用量减少 20%,小麦病虫害率也降了。”罗培霖说。
如今,宏升农业围绕“基地筑基-加工增值”来实现全链条智慧化,凸显“智慧农业”品牌标签。目前,云南基地已有20多台农机负责开沟、播种、翻地,宁夏基地用无人机精准施药;江南市场配备了加工车间和净菜加工车间,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每日鲜切套餐”定制蔬菜。
宏升农业围绕“基地筑基-加工增值”来实现全链条智慧化,凸显“智慧农业”品牌标签。
罗培霖的父亲曾说过,蔬菜最重要的是品质,菜要有菜味,吃到嘴里的东西,一斤就要有一斤的品质和价值。因此,当被问及是否想成为“中国版都乐”时,罗培霖摇头说:“宏升的愿景没那么宏大,只想让家家吃上新鲜、好吃的蔬菜。”
他心中的农业未来有两个方向:一是把智慧农业技术做“轻”做“透”,让普通农户也能用得起、用得好;二是把流通链路做“短”做“鲜”,通过冷链和数字化减少损耗、提升效率。
融入食材之都新机遇,推动企业走得更远
在白云区松洲街,越来越多像罗培霖这样的“菜二代”正逐渐走向台前。而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无疑是他们展示能力的舞台。作为全国乃至东南亚果菜销量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江南市场2024年果菜交易总量约503万吨,总交易额约290亿元,果菜单品交易量连续21年名列全国第一。
江南果菜批发市场。
“江南市场在我心中一直是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实干标杆,是珠三角乃至全国消费者餐桌上的新鲜保障,尤其是节假日等消费高峰时段,‘24小时无休’让南菜北运、进口水果直达餐桌的链路始终畅通,无论是送菜到广州各区商超,还是对接佛山的餐饮客户,都能实现半日达,这种效率,放眼全国食材商圈,都是很高的。”宏升农业扎根松洲街多年,对于企业所在的江南市场,罗培霖再熟悉不过,他还列举了松洲街的优势:“16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扎堆,东旺市场是华南调味品枢纽……这里是食材流通的‘黄金走廊’。”
当前,白云区正在积极打造广州食材之都。面对机遇的到来,罗培霖希望能融入发展浪潮,同时也对食材之都的建设充满期待。他说:“希望能推出‘广州优鲜’认证标准,覆盖种植到流通,让消费者选食材不踩坑,我们做品质也有方向;同时希望建立共享冷链和直播基地,比如开展食材直播节,让中小商户省成本、卖更远。”
在这片土地,越来越多的“菜二代”带着留学背景、数字思维和品牌意识,回归最传统的行业,擦出了最亮的火花。从田间到云端,从农产品到品牌货,他们正在书写中国农业的新篇章——不再只是“种得好”,更要“说得好”“卖得好”。这正是白云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也是一代新农人最真实的梦想。
文 | 陈淑娴
图 | 邓长强 企业供图
通讯员 | 吴克振
编辑 | 曾晓泳 李杏婵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白云融媒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来源:广州白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