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却能实现致命打击,隐形战机如何彻底改写战争规则?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14:07 2

摘要:无论是支援地面部队、深入敌境、情报侦察还是核威慑,隐形战机已经彻底改写了近七十年来的战争形态。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国家对这一领域的投入,更促使隐形技术不断更迭。

歼-20、B2“幽灵”、F-35“闪电II”......这些战斗机有一个共同点——隐形技术。

无论是支援地面部队、深入敌境、情报侦察还是核威慑,隐形战机已经彻底改写了近七十年来的战争形态。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国家对这一领域的投入,更促使隐形技术不断更迭。

如何让一架庞然大物在雷达的探测下完全“消失”?航空工程师们究竟攻克了哪些技术难关?中国的隐形战机研发又经过了哪些历程?

海湾战争中的“黑色幽灵”

1991年1月17日,全球电视台首次播出了海湾战争的画面。巴格达夜空中,密集的绿色光痕是伊拉克防空部队发射的曳光弹,攻击目标正是这个神秘黑色三角。

当时没人认识这架能悄无声息轰炸伊拉克首都的绝密战机,它的名字叫:F-117“夜鹰”。

海湾战争出动了约40架F-117隐形战机,这些战机执行了联军10万次空袭任务中的2%,但它们却摧毁了60%的战略目标。

奥利维尔·福特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防记者

当F-117战机执行首次空袭任务,直击伊拉克防御体系的中枢神经时,它们全程未被察觉。所有炸弹几乎在同一瞬间倾泻而下,直到此时,防空炮火才如梦初醒。

专为对地攻击而设计的F-117“夜鹰”隐形战机拥有棱角分明的奇特外形,单座,翼展13米,机腹弹舱可携带两枚威力巨大的激光制导炸弹,总载弹量达2270公斤。

埃马纽埃尔·于贝尔多 法国军事杂志记者

这种外形设计只为满足一个核心要求:降低雷达反射截面。

越战时期,美军发现他们的传统战斗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在北越河内周边频频遭遇苏联导弹威胁,随即召集国家顶尖航空工程师攻关,目标就是实现当时看来不可能的任务:让飞机在敌方雷达面前“消失”。

杰罗姆·博纳尔迪 法国科技记者

雷达发射的不是光,而是电磁波束,它们像无形的扫帚掠过天际。当遇到物体时,反射信号会在荧幕上形成光点,这就是雷达散射截面。物体越大、金属含量越高,荧幕上的光点就越明显。

各国军方清醒认识到:雷达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现代空战的规则。隐形飞机的时代就此开启。

飞入无人之境

1967年5月,一架高空侦察机悄然飞入中国大陆领空,驾驶它的,是台湾黑猫中队队员,庄人亮。

庄人亮 前黑猫中队飞行员我们从空中这样下去,像个漩涡,一直漩,漩到谷底的时候,大概有两三个足球场那么大,有铁塔,据说铁塔就是他们试爆的地方。

20世纪60年代,冷战局势紧张,美国急于获取有关中国大陆的战略情报,并很快将目标锁定在台湾。

1961年,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快刀计划”,在台湾成立“黑猫中队”,共二十八名队员,负责大陆高空侦察任务。

“黑猫中队”所使用的,是由美国提供的U-2侦察机。这款全球首架飞行高度达7万英尺的飞机,比当时的苏联军机高出整整两倍。

皮埃尔-阿兰·安托万 上校

法国前战斗机飞行员 航空历史学家

U-2采用直翼设计,起飞时借助翼尖辅助轮,使用中轴单轮起落架,虽爬升艰难,但一旦达到目标高度,便可在高空停留很久。

U-2诞生于冷战初期。20世纪50年代,在给予中国航空技术支援的同时,苏联与美国的核试验竞赛日趋升级。当时,获取敌方军力部署、军事基地及重要装备数量的唯一手段就是空中侦察,但这是在侵犯他国主权。

如何在不被发现、不被拦截、不引发外交危机情况下自由飞越苏联领空?1954年,高空侦察机U-2应运而生。

美国凭借U-2一度在苏联领空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将侦察范围扩大到其盟国上空,成为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常规操作。

1967年,当庄人亮驾驶U-2高空侦察机飞入大陆西北地区时,这里已经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并在筹备第一颗氢弹的试爆,这一次,U-2侦察机拍下了中国位于罗布泊的核弹试爆场。

面对U-2高空侦察机的威胁,解放军空军多次派出歼击机进行拦截,但收效甚微。

宋心之 空军军事专家

我们当年只具备第二代飞机的,还不是研制,还是仿制水平。苏联叫米格-21,我们把它引进过来,国内仿真歼-7飞机。

另一边,苏联已经意识到U-2所带来的威胁,迅速展开研发,设计出一种具备多级推进能力、能够升空至七万英尺的导弹。这就是后来被称为SA-2的地对空导弹系统。

1960年5月1日,在对苏联进行的第24次侦察任务中,一架隶属于中情局的U-2侦察机失踪。

让·雅克·梅尔霍尔 法国“泰雷兹”阵风计划总监

当天,U-2几乎垂直飞越了苏联一个地空导弹防御基地。苏军迅速反应,发射了一轮密集的导弹拦截。

对苏联而言,这次拦截是千载难逢的机遇——U-2的残骸为工程师们提供了绝佳的研究样本,让他们有机会弥补技术差距。 美国在苏联领空上的“无敌神话”彻底破灭,但这没有终结隐形战机的发展,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在悄然酝酿。

“矛”与“盾”的较量

1960年代,面对苏联防空系统的升级,美国开始秘密开发新一代侦察机。

这款战机的核心目标非常明确:打造全球最快军用飞机,确保其能摆脱当时所有导弹和拦截机的追击。

这款将隐形技术推向新高度的革命性战机,正是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A-12高空高速侦察机。A-12的飞行时速超过 3000公里,而某些改进型号的最高时速甚至突破了3700公里。这样的极速在当时的航空界堪称天方夜谭。

盖坦·皮尚 法国军事网站主编

A-12的蒙皮技术同样突破常规:特种涂料中掺入微小钢珠,能够吸收雷达波,还使用了“吸波三角结构”诱捕雷达波,让入射雷达波在表面多次反射直到被耗尽。

但航空工程师们“矛”与“盾”的技术角逐从未停歇。侦察机时代之后,隐形打击技术成为新赛道。

盖坦·皮尚 法国军事网站主编

隐形技术不再只是为了潜入敌境侦察情报,而是要深入腹地,执行精准轰炸,攻击防空系统。

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惊艳表现,进一步巩固了F-117的神话地位,也正是这场战争,带给中国巨大的影响。

宋心之 空军军事专家

海湾战争有几个结果让中国军方受到震撼。第一,海湾战争被击落的敌机中90%以上是雷达制导的导弹,你根本没有发现对手在哪,就被人锁定击落,我们突然发现以为航炮会在未来空战中仍然成为主力,这是一个完全过时的错误观念。第二,隐身飞机的入侵确实对国家的重要目标和防空网的建设提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挑战。如果不跟上科技革新的时代,我们就会发生巨大问题。

1998年3月,中国自主研制的歼-10首飞成功,并逐渐成为中国空军的重要力量。

施孝玮 台湾军事评论员

歼-10战机里面有一款歼-10C,外销型战机叫歼-10C,提供给了巴基斯坦,然后巴基斯坦这次在印巴空战中作为霹雳-15飞弹的发射机,就是由歼-10C担任的。

2025年5月初,印度与巴基斯坦在争议边界爆发大规模空战,巴基斯坦随后透露,巴方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机和雷达预警系统,击落了印方6架战机,包括3架法制的“阵风”战机,1架米格-29战机和1架苏-30战机,歼-10C则无一损伤。

宋心之 空军军事专家

这里面反映的不只是一次空战的胜利,我们对未来作战的作战样式的发展,我们判断是正确的。我们强调是远程发现,锁定,攻击,是一个体系,我能看到你,我就能锁定,我就能击落你,而你毫无察觉。

永恒的竞赛

在美国,军方在研发F-117的同时从未放弃对“飞翼”设计的探索,B-2“幽灵”战略轰炸机横空出世。

B-2是为美国战略空军量身打造的隐形轰炸机,肩负着核威慑使命。这款上世纪80年代末问世的终极冷战武器,甚至比F-117更胜一筹。

尽管体积庞大,B-2在雷达上的信号特征,仅相当于一只在树梢盘旋的燕雀,几乎不会在雷达荧幕上留下踪迹。

杰罗姆·德·莱斯皮努瓦 中校 法国空军军事专家

整架飞机所有细节都围绕着“隐形”二字进行设计。B-2几乎不会主动发射信号,甚至未配备标准的Link-16战术数据链,这是一种用于实时获取战场态势信息的通信系统。

作为航空史上最昂贵的飞行器之一,1990年单架B-2造价就突破20亿美元大关。据专家估算,B-2每飞行一小时,就需要超过一百小时的地面维护。

B-2在某种意义上是“星球大战”计划的延续,是里根总统所推动战略的一部分。当时美国通过大力宣扬这些技术成果,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虚张声势,成功拖垮了无力跟进的苏联。

然而,这款战略轰炸机还能“隐形”多久?现代雷达技术是否终将识破它的伪装?

如同所有军事技术一样,B-2最终将被时代超越。如今,甚低频雷达已能捕捉隐形战机的踪迹,此外,还有 “被动雷达”的发展。

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掌握第五代战机的研制技术。像F-22“猛禽”和F-35“闪电II”这样的第五代战机,融合了过去七十年来积累的隐形设计经验。除美国外,中国的歼-20、俄罗斯的苏-57相继问世。

宋心之 空军军事专家

大概2003前后,我们开始了歼-20的研制。2011年也就是说大约用了8年时间就完成了歼-20隐形战机的首飞,时间比歼-10可是缩短了一半。

2024年11月,中国自主研发的另一款隐形战机歼-35,在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亮相,这是一款集合隐形、多用途及远程打击等多项能力的战机,它的出现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后,全球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隐形战机的国家。

宋心之 空军军事专家

歼-35的隐形能力是比歼-20更上一个档次,雷达反射面会更小,平滑度特别扁平,这说明飞机外形的隐身设计中国还在进步。

然而,隐形技术的终极形态可能仍未到来。

未来战场将见证隐形技术与电子欺骗的深度融合,当敌军耗尽防空导弹击落廉价无人机时,真正的载人隐形战机早已直取要害。

纵观七十载发展史,可以肯定地说,隐形技术彻底改变了空战规则,也重新书写了军事战略。无论哪个国家暂时领先,最终都将被追赶、被超越。这是一场注定无休止的技术竞赛,这场围绕“矛”与“盾”的较量,仍将在我们头顶的苍穹中,以无形的方式永恒上演。

本周六晚22:00

凤凰卫视中文台《皇牌大放送》特别呈现

《空天魅影——战机隐身科技探秘》

来源:凤凰卫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