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月考压轴题:整体法求加速度,隔离法求内力(三)带你吃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11:49 1

摘要:# 高一物理压轴题:连接体不会解?“整体隔离”2步走,例题带你吃透! “月考最后一道压轴题,考的是两个木块的连接体,孩子盯着题看了20分钟,连方程都列不出来,直接空着——说‘不知道该分析哪个物体,也不知道怎么求它们之间的力’!”


# 高一物理压轴题:连接体不会解?“整体隔离”2步走,例题带你吃透! “月考最后一道压轴题,考的是两个木块的连接体,孩子盯着题看了20分钟,连方程都列不出来,直接空着——说‘不知道该分析哪个物体,也不知道怎么求它们之间的力’!”

高一物理月考,连接体(比如两个木块叠放、用绳子连接)是压轴题的 “常客”,也是拉开分差的关键。其实这类题不用怕,核心就一个方法:整体法求加速度,隔离法求内力,今天用 1 道例题,教孩子 2 步 “秒杀”!

二、1 道例题:从 “无从下手” 到 “快速列方程”例题:在水平面上,木块 A(质量 m=2kg)叠放在木块 B(质量 M=3kg)上,用 F=10N 的水平拉力拉木块 B,两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求 A、B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若拉力增大到 F'=25N,两木块一起加速,求此时 A、B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第一问:匀速运动时,求 A、B 间摩擦力

直接用整体法算加速度,再套牛顿第二定律,却不知道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 0,更不知道怎么判断 A、B 间有没有摩擦力。

对 A、B 整体,水平方向受拉力 F=10N 和地面的滑动摩擦力 f 地,因为匀速运动,合力为 0(牛顿第一定律):
F = f 地 → 地面给 B 的摩擦力是 10N(不用算 A、B 间的力,先看整体状态)。

A 只和 B 接触,水平方向若受 B 的摩擦力 fAB,A 就会有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但 A 匀速运动(和 B 一起),加速度 a=0,所以水平方向合力为 0:
fAB = 0 → A、B 之间没有摩擦力!
—— 这就是第一问的答案,是不是比想象中简单?

还是用整体法算,却不知道要 “隔离 A 求内力”,或者算错加速度。

对 A、B 整体,水平方向受拉力 F'=25N 和地面摩擦力 f 地 = 10N(地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合力 F 合 = F'-f 地 = 25-10=15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m+M) a:
15=(2+3) a → a=3m/s²(两木块一起加速,加速度相同)。

A 的加速度 a=3m/s²,是谁给的?只能是 B 对 A 的静摩擦力(A 和 B 没滑动,是静摩擦)!
对 A 用牛顿第二定律:fAB = m×a(A 水平方向只有这个摩擦力,合力等于 fAB):
fAB=2×3=6N → 这就是 A、B 间的摩擦力大小!

连接体问题不犯愁,两步解法记心头:
第一步:整体法,求加速(已知外力求 a,合力等于总质量乘 a);
第二步:隔离法,求内力(想要哪个物体间的力,就隔离哪个物体,用 a 算力);
匀速状态 a 为 0,隔离物体找平衡;
加速状态先算 a,再对单个列方程;
内力只在隔离时,整体分析看不见!

把这个模板练 3 道连接体题(比如绳子连接的两个物体、斜面叠放的物体),孩子下次遇到压轴题,再也不会空着,顺着 “整体→隔离” 的思路,5 分钟就能列完方程,期中考试压轴题轻松拿下!

这三篇内容覆盖了高一物理月考核心考点与实用技巧。你可以让孩子先练例题再背口诀,若觉得某类题型还需补充,或想调整内容侧重点,随时和我说。

来源:中国教师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