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共话肿瘤未来·乳腺癌治愈之路的破与立”首期回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16:42 1

摘要: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随着检测、治疗的手段日益发展,乳腺癌已经进入慢病管理、乃至治愈的时代。为了发掘更多治愈可能,“2025共话肿瘤未来 · 乳腺癌治愈之路的破与立”系列会议正式召开,首期会议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烦繁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盛邀

编者按: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随着检测、治疗的手段日益发展,乳腺癌已经进入慢病管理、乃至治愈的时代。为了发掘更多治愈可能,“2025共话肿瘤未来 · 乳腺癌治愈之路的破与立”系列会议正式召开,首期会议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烦繁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盛邀诸多乳腺癌知名学者相聚一堂,共同聚焦PIK3CA/AKT通路诊疗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探讨PIK3CA/AKT通路抑制剂临床实践问题,为乳腺癌精准检测与治疗的落地指引方向。

李烦繁 教授

大会主席、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烦繁教授致辞指出,靶向PIK3CA/AKT通路的新药问世,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PIK3CA/AKT通路作用机制复杂,临床中相关检测、治疗的实践落地尚不成熟,亟待通过深入的研讨提升临床实践水平。李烦繁教授对此次会议交流充满期待,希望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乳腺大咖的讨论指导,为临床诊疗水平带来更多进步。

从机制到临床,靶向PIK3CA/AKT通路精准治疗改写临床实践

夏曦 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夏曦教授详细介绍了PIK3CA/AKT通路的机制及相关药物的发展。PIK3CA/AKT通路与细胞生长、增殖、存活和代谢等密切相关,主要包括PI3K、AKT、mTOR三个关键位点。PIK3CA/AKT通路可通过外源性配体如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或自身基因变异激活。PI3K激活后会催化PIP2磷酸化为PIP3,PTEN与PI3K作用相反,是其负调控因子,可将PIP3去磷酸化为PIP2。PIP3与AKT结合,进而激发包括mTOR家族在内的下游100多种底物。同时,PIK3CA突变、PTEN缺失、AKT1激活突变均会促进AKT活性增加,激活PIK3CA/AKT通路,导致耐药或肿瘤进展。近年来,针对PIK3CA/AKT通路重要靶点不断研发精准治疗药物,目前可选的药物包括PI3Kα抑制剂、AKT抑制剂、mTORC1抑制剂。由于AKT在PIK3CA/AKT通路中处于关键核心地位,针对该靶点开发的AKT抑制剂卡匹色替可全面抑制PIK3CA/AKT通路,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获益。在临床实践中,PIK3CA/AKT通路抑制剂常见不良事件为高血糖症、腹泻、皮疹、口腔炎等,减少毒性是其重要研发方向之一。

李明 教授

随着PIK3CA/AKT通路相关抑制剂的可及性日益提升,针对PIK3CA/AKT通路的检测也愈加重要。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明教授从病理角度解析了乳腺癌PIK3CA/AKT通路的分子检测的要点。李明教授重申了PIK3CA/AKT通路过度激活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治疗、化疗等耐药密切相关。中国乳腺癌人群中超过50%的人群存在PIK3CA/AKT通路改变,其中PIK3CA、PTEN、AKT1是突变频率排行前三的基因。由于存在PIK3CA/AKT通路改变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预后更差,且已针对此类突变的精准治疗日益成熟,国内外指南或共识建议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PIK3CA/AKT/PTEN基因检测,以明确相关靶向治疗机会。临床实践中可采用NGS方式一次性检出PIK3CA/AKT/PTEN改变;也可考虑PCR检测,但需注意假阴性的可能。李明教授总结强调,HR+/HER2-乳腺癌患者在确诊转移或一线治疗进展后,优先选取活检组织进行基因检测,以提示靶向治疗药物用药的机会及意义;当新取活检组织不可行时,也可选用存档组织。在临床实践中,行血液ctDNA检测需要考虑入血率低会导致敏感性不足以及PTEN大结构变异、纯合缺失类型难以检测等局限性。

李晶晶 教授

为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落实好针对PIK3CA/AKT/PTEN改变的精准治疗,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晶晶教授全面解读了CAPItello-291研究结果及安全性管理内容。该研究纳入708例既往内分泌和化疗经治后进展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全人群中,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组和氟维司群组的mPFS为7.2个月vs 3.6个月,HR值0.6;在PIK3CA/AKT/PTEN变异人群中,两组的mPFS为7.3个月 vs 3.1个月,HR值0.5;在PIK3CA/AKT/PTEN变异的CDK4/6抑制剂经治人群中,两组mPFS为5.5个月 vs 2.6个月;亚组分析显示年龄、肝转移、内脏转移、内分泌耐药、既往CDK4/6i或化疗经治等均可从卡匹色替组治疗取得获益。在中国人群中,全人群卡匹色替联合氟维司群与氟维司群组的mPFS为6.9个月vs 2.8个月;PIK3CA/AKT/PTEN改变人群的mPFS为 5.7个月 vs 1.9个月,与全人群获益一致。安全性方面,该研究全人群最常见≥3级不良事件为皮疹(12.1%)、腹泻(9.3%)和高血糖(2.3%)。李晶晶教授强调,CAPItello-291研究入组患者线数为中位二线,且为两药联合方案,在PIK3CA/AKT/PTEN相关靶向治疗药物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表现值得肯定,并对未来继续向前线拓展的CAPItello-292研究等充满期待。

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实践,把握PIK3CA/AKT/PTEN检测、治疗、安全性管理的种种细节

杜瀛瀛 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杜瀛瀛教授的主持下,与会专家就PIK3CA/AKT/PTEN相关检测、诊断、治疗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了研讨。

张剑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指出,PIK3CA/AKT通路异常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抗HER2治疗及化疗的耐药密切相关。目前除了HR阳性乳腺癌外,在TNBC治疗领域AKT抑制剂、PIK3CA/AKT通路双靶点抑制剂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显示了广阔的前景。在不同的PIK3CA/AKT通路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方面,从机制而言,PIK3CA处于通路上游、AKT处于核心位置、mTOR处于下游,因此PI3K抑制剂仅对PIK3CA突变有效,AKT抑制剂对PIK3CA、AKT1、PTEN任一靶点变异具有广泛的治疗效果。在安全性方面,作用于相对下游的AKT抑制剂对血糖影响作用更小。在临床实践层面,INAVO120研究主要针对辅助内分泌耐药人群而非CDK4/6i耐药人群,但我国大多数患者在晚期阶段多为CDK4/6i经治,限制了其临床应用。CAPItello-291研究入组患者较为符合中国临床实践现状,更具参考意义。HR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以在内分泌一线治疗2年左右尚未进展时或者进展之后进行PIK3CA/AKT通路检测,可采用NGS或多个基因片段的组合检测,以期为患者争取更多获益。在未来PIK3CA/AKT通路精准治疗的发展方面,上下游的多靶点联合治疗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周文斌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周文斌教授回顾了PIK3CA/AKT通路精准治疗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强调了对患者进行相关病理检测的必要性。对于晚期HR+/HER2-乳腺癌患者而言,在临床实践中应做到应检尽检,尤其是晚期一线或一线进展后的患者,更需要争取精准治疗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在真实世界的复现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此外,对于患者的安全性管理、生活质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全病程、全方位的管理将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王瑾 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瑾教授表示针对PIK3CA/AKT通路的临床研究涵盖了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病理检测方面,王瑾教授所在医院采用6个基因组合的小Panel检测设计,保障了可及性及可支付性。然而在检测过程中,面对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表现不一致时,应如何决策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在临床应用方面,靶向PIK3CA/AKT通路相关抑制剂导致的高血糖需要重点关注,对于存在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的应用及管理措施有待深入探索。未来,在保障疗效的基础上,完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管理将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主席总结

会议尾声,大会主席李烦繁教授对与会专家的讲解与讨论再次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次会议的初衷是通过基础理论的探讨,让临床医生了解病理检测相关知识,进而反哺临床,在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为后续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做好铺垫。李烦繁教授表示此次会议为临床医生带来诸多收获,也反映了临床医生对PIK3CA/AKT通路靶向治疗相关高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关注,期待未来能够再次开展不良事件相关专题,为临床答疑解惑。

来源:肿瘤瞭望

相关推荐